伸缩式升降给水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57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伸缩式升降给水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



背景技术:

给水栓是农田管道灌溉工程中由地下管道向地面田间垄沟及畦田输水配水的装置。在田间平均5-8亩设置一处,面广量大,是农民群众使用最频繁的管道灌溉工程附属设施之一。目前,工程实际中,传统的给水栓产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传统的给水栓大多安装于畦田内部,地面以上,影响农机耕作的问题极为突出,因影响耕作导致被农机碰坏的现象极为普遍。

二是外压止水,松动漏水现象极为普遍,每逢灌溉季节需逐一检查是否关紧,费工费时,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开启扳手极易仿制,群众随意开启现象较为普遍,导致灌水轮灌制度难以维持,难以实施有序灌溉。

四是功能单一,只能开启和关闭,不具备自动关闭,用水量统计,多向出水,进气排气,保护管道等综合功能。

五是无计量设施,无法计量水量到户,无法按用水量收费到户。

六是保护装置多位现场砌筑、费工费时,占用农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包括升降筒、导向筒、上栓体、下栓体、进排气阀和支架,其中,

所述升降筒置于所述导向筒内部,以导向筒为轨道上下伸缩升降;所述导向筒内底部设有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与所述升降筒配合,用于实现给水栓的开启和关闭;上栓体底部设有与地下管道相连接的进水口,用于形成地面输水供水的固定装置;

升降筒为带有弯头的圆管状结构,顶部设有启闭把手及出水口,出水口端部设有快速接头卡扣,升降筒底部外侧设有止脱台;

导向筒与上栓体为一体式结构,其顶部设有止水压盖;上栓体底部与下栓体顶部分别设有相匹配的法兰盘和法兰;

进排气阀顶部设有第一进排气孔,所述阀体的内腔设有浮球,所述阀体底部设有浮球支架及第二进排气孔,所述浮球支架与所述阀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止水压盖与所述导向筒通过螺纹连接,并设有第一橡胶止水件。

优选地,所述止水板顶部设有第二橡胶止水件,所述第二橡胶止水件与所述止水板胶粘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外侧设有支架固定圈,所述支架固定圈与所述上栓体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筒外侧设有用于起保护作用的砼保护筒。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伸缩式升降给水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管道正常运行、充满水压的状态下,升降筒能够按压回落到地面以下,可彻底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水栓升降筒在管道正常运行期间不能回落的问题;

2、止水原理非常简单,提起升降筒即可开启灌溉,回落升降筒即可关闭;

3、整套装置安装于田间固定畦埂处,并用砼保护筒保护,不会影响农机耕作;

4、砼保护筒为装配式结构,可彻底解决传统给水栓保护墩现场砌筑,费工费时,占用农田的问题;

5、升降筒可任意方向供水,解决了传统给水栓只能单一方向供水的问题;

6、升降筒出水口设有快速接头卡扣,输水软管的一端与快速接头帽粘接固定,灌溉时,出水口可与输水软管快速连接,解决了传统出水口与输水软管现场绑扎连接,既麻烦又漏水的问题;

7、栓体内设有进排气阀,可排出管内空气,有效防止水锤冲击和回水负压对管道造成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排气阀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出水口、连接软管、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把手

2 出水口

3 橡胶止水件

4 止水压盖

5 升降筒

6 导向筒

7 上栓体

8 法兰盘

9 橡胶止水件

10 法兰

11 下栓体

12 止水板

13 进水口

14 螺栓

15 橡胶止水件

16 止脱台

17 进排气阀

18 进排气孔

19 橡胶止水件

20 支架固定圈

21 支架

22 进排气孔

23 浮球支架

24 浮球

25 阀体

26 快速接头卡扣

27 快速接头帽卡扣

28 连接软管

29 盖板

30 田间畦埂

31 砼保护筒

32 基础

33 田间地面

34 快速接头

35 弯头

36 地下管道

37 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伸缩式升降给水栓,包括升降筒5、导向筒6、上栓体7、下栓体11、进排气阀17、止水板12等,其中,

升降筒5为圆管状结构,顶部为把手1和出水口2,出水口2与连接软管28通过快速接头34连接;升降筒5底部外侧设有止脱台16;导向筒6与上栓体7为一体结构,其顶部外侧为螺纹结构,导向筒6顶部设有橡胶止水件3和止水压盖4,止水压盖4与导向筒6为螺纹连接,并将橡胶止水件3压紧;上栓体7底部外侧设有法兰盘8,与下栓体11法兰连接。

下栓体11与进水口13为一体结构,顶部为法兰,与上栓体7法兰连接,两法兰之间设有橡胶止水件9.

如图2所示,止水板12、支架21、支架固定圈20以及进排气阀阀体25为一体结构,进排气阀17底部设有进排气孔18和橡胶止水件19,阀体25内腔设有浮球24,阀体25底部设有浮球支架23和进排气孔22,浮球支架23与阀体25螺纹连接;止水板12顶部设有橡胶止水件15,橡胶止水件25与止水板12胶粘连接;支架固定圈20外侧为螺纹结构,与上栓体7螺纹连接。进排气阀17、止水板12、橡胶止水件15通过支架固定圈20固定于给水栓栓体腔内,形成进气、排气、开启、关闭等功能正常发挥等关键部件。

如图3所示,出水口2与快速接头34通过一端(约0.5米长)软管连接为一体,并胶粘连接,快速接头34一端设有快速接头卡扣26;快速接头帽与连接软管28用胶粘固定连接为一体,其另一端设有快速接头帽卡扣27和橡胶止水件,与快速接头34连接后,将连接软管28与出水口2连为一体。

工作原理及工作状态描述:

给水栓安装与田间畦埂30的中间位置,用砼保护筒31保护,砼保护筒31宽度小于田间畦埂30的底宽,不影响农机耕作。

出水口2与快速接头34用连接软管28连为一体,非灌溉季节与升降筒5一起置于砼保护筒31内。灌溉时,先用专用工具打开砼保护筒31的盖板29,取出连接软管28及快速接头34,与带有快速接头帽的软管快速连接,然后握住把手1,提起升降筒5,升降筒5底部与止水板12顶部的橡胶止水件15分离,管道内的水流在压力作用下沿支架21间的通水流道进入升降筒5内,并沿出水口2进入软管流向田间进行灌溉。

一个给水栓的控制面积灌溉结束后,握住把手1将升降筒5下压使其底部与止水板12顶面的橡胶止水件15压紧既可以关闭该给水栓。此时软管内的水流停止,脱开快速接头,将连接软管28及快速接头34折叠后放入砼保护筒31内,改后盖板29即完成灌溉。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