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572阅读:7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时一种常用的植保设备,用于对植物喷洒农药或者肥料。现有的一些杀虫剂或者肥料为了方便运输和储存一般制成颗粒或者粉末的,使用时需要倒入喷雾器的药箱中先进行溶解,然后再将药液通过输液泵送入喷杆进行喷洒。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颗粒或者粉末状的杀虫剂和肥料会沉在药箱底部,导致药液箱底部的药液浓度过高而药液箱顶部的药液浓度过低,起不到较好的杀虫或者施肥效果。

目前有一种药液搅拌器,包括壳体,壳体为圆形,壳体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与输液泵吸液口连接的供液口,供液口和壳体内部连通,壳体下端设置有供水进入壳体内部的开口。同时壳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环形管道连通,环形流道焊接在壳体内壁。使用时放置在药液箱内,其中进水口和输液泵溢流口相连,当输液泵溢流时,溢流出来的药液进入进水口并从出水口喷出,推动药液箱内的药液流动,以达到促进药液箱内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的目的。这种药液搅拌器虽然能够实现对于药液的搅拌,但是环形管道结构较为复杂,在注塑过程中较为麻烦,导致整体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生产时较为方便,便于降低生成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包括壳体,壳体上端中部设置有用于与输液泵吸液口连接的供液口,供液口和壳体内部连通,壳体下端设置有供水进入壳体内部的开口,壳体侧面设置有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之间依次通过直管相连,进水口与其中一根直管中部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直管代替环形管道,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另一方面相对于环形管道需要焊接在壳体内壁的焊缝长度,直管之间相互连通的焊缝长度更小,加工时更加方便,同时能够减少加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圆形,直管数量为三根,直管之间相互连通,直管一端伸出壳体侧面形成出水口,直管与壳体连接处的切线和直管轴线倾斜,三根直管轴线均倾斜向同一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出水口在喷水时3个出水口喷出的水流会驱使药箱内的药液朝同一个旋转方向旋转,使药液箱内形成漩涡,便于药液箱内不同浓度的药液混合。同时壳体为圆形的,在药液箱内的药液呈旋涡状流动时,壳体对药液流动时产生的阻碍作用较小。直管数量为三根,数量较少,便于加工。

优选的,所述出水口上设置有喷头,喷头喷出的水流流向与喷头正对处壳体的切线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喷头喷出的水流流向与喷头正对处壳体的切线方向相同,当该药液搅拌器在工作时,可以较为快速地使药液箱内的药液形成漩涡,从而起到较好的混合不同浓度的药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壳体、供液口、直管均由塑料一体注塑成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有组件一次性注塑而成,只要加工好模具就可以大规模制造,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加工时较为方便。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与壳体卡接的环形盖板,环形盖板中部设置有第一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吸入供液口的药液进行过滤,避免吸入输液泵内的药液带有较大体积的杂质,导致输液泵损坏。环形盖板和壳体之间卡接,便于拆卸,当环形盖板上的滤网表面附着有较多的杂质时可以将环形盖板拆下进行清洗。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卡块,环形盖板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只要将壳体上的卡块卡入到环形盖板上的卡槽内然后旋转一下壳体或者环形盖板即可将卡块卡入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环形盖板底部设置有用增加环形盖板底部到药液箱底部之间距离的支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输液泵工作时会从供水口吸取药液,导致壳体内部形一个负压,使环形盖板底部和药液箱底面之间贴合,影响壳体内部的进水。支脚的设置可以使环形盖板和药液箱底部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壳体内部的进水。

优选的,所述供水口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吸入供水口的药液进行二次过滤,进一步提高吸入输液泵内的药液的清洁度。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固定座,第二滤网固定在固定座内,固定座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过滤网的凸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的设置可以较好地对第二滤网进行固定,此外,由于供水口的直径较小,所以该处的水流流速较快,对第二滤网产生的冲击也较大,凸棱的设置可以对第二滤网进行有效的支撑,避免第二滤网被药液冲击而从固定座上脱落、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为图1中下方视角的外形图;

图3为环形盖板的外形图;

图4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未安装第二滤网时的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中壳体的内部安装第二滤网后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壳体;2、供水口;3、进水口;4、出水口;5、喷头;6、支脚;7、第一滤网;8、第二滤网;9、环形盖板;10、卡块;11、卡槽;12、直管;13、固定座;14、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一种用于喷雾器的药液搅拌器,包括圆形的壳体1,壳体1上端面中部设置有用于与喷雾器输液泵的吸液口连接的供液口,供液口和壳体1内部连通,壳体1下端设置有供药液箱内的药液进入壳体1的开口。当药液进入壳体1后在吸液泵的吸力作用下经过供液口进入输液泵的吸液口最后经过输液泵的加压一部分通过喷杆喷出;另一部分经过输液泵内的溢流阀溢流。同时,壳体1内还设置有3根相互连通的直管12,直管12的一段伸出壳体1侧面形成出水口4,同时壳体1侧面上还设置有一个与输液泵溢流口相连的进水口3,进水口3与一根直管12的中部相连通。出水口4和进水口3这样设置可以方便该药液搅拌器的加工,便于降低成本。同时为了提高出水口4喷出液体时驱动药液箱内的药液流动的效率,使直管12的轴线和直管12与壳体1连接处的切线相倾斜,且使三根直管12的轴线同向倾斜。此外再在出液口上安装喷头5,并使喷头5朝向与喷头5正对处的壳体1切线方向相同。这样当输液泵工作时,溢流口流出的药液从出水口4喷出时可以较为方便地使药液箱内的药液同向流动形成漩涡,使药液箱内不同浓度的药液达到较为均匀的混合状态。

如图2、图3和图6所示,壳体1、供液口、直管12均由塑料一体注塑而成。相对于先将各个组件分体加工而成然后在组装的加工方法,加工时更加方便,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为了提高吸入输液泵内的药液的清洁度在壳体1下端设置环形盖板9,在环形盖板9中部热压有第一滤网7,以实现对于药液的初步过滤,同时在注水口下端设置第二滤网8,以进一步提高吸入输液泵内的药液的清洁度。由于供水口2内径较小,药液流速较快,为了使第二滤网8固定更加牢固,所以在供水口2下端设置有固定座13,将第二滤网8热压在固定座13的台阶上,同时在壳体1上设置支撑第二滤网8的凸棱14,以防止第二滤网8收到水流的冲击而导致第二滤网8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其起不到应有的过滤作用。

如图2、图4所示,环形盖板9和壳体1之间卡接,壳体1上设置有卡块10,环形盖板9上设置有卡槽11。当需要将环形盖板9和壳体1之间连接在一起时,将卡块10插入卡槽11内并旋转环形盖板9,即可将卡块10卡入卡槽11内,实现环形盖板9和壳体1之间的连接。使用这样的连接方式组装、拆卸时较为方便,便于维护。此外为了保证壳体1内部的进水,在环形盖板9底部还设置有支脚6,用于保证环形盖板9和药液箱底部之间的距离,避免由于输液泵吸水时使壳体1内部产生负压而使环形盖板9底部和药液箱底部吸合,影响壳体1内部的正常进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