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流量调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流量的弧形阀。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筑行业中干混砂浆是其中重要的建筑原料之一。成品的干混砂浆需要经过多道加工工序加工而成。成品的干混砂浆通常由多种组分的原砂混合而成,在进行混合搅拌前必须把需要的原料进行定量称重,这就需要操作员及时的控制各种原料砂的重量,通常操作人员都是都过在砂仓的下端设置由气缸带动的插板来实现各种砂的流量,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插板或出现弯曲现象,究其原因在于,原砂对插板的冲击力太大导致的,到最后导致插板插入的阻力变大,无法对各种原砂量的流量进行控制。这种控制原砂流量的装置使用寿命低,增加了维修和使用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流量的弧形阀,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弧形板组件与导向板的配合实现原砂量的流量控制,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控制流量精确,减少了维修和使用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流量的弧形阀,包括进料口、阀体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阀体的上端和下端;还包括设置在阀体上的流量控制组件,所述流量控制组件包括气缸支座、气缸、摇臂、摇臂轴、主动轴、从动轴、弧形板组件、侧板和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阀体的内部,所述气缸支座固定在阀体的一侧,所述气缸固定设置在气缸支座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摇臂,所述摇臂通过摇臂轴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穿设在阀体上,所述从动轴上设置有弧形板组件,所述弧形板组件包围设置在导向板的外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组件包括两块侧板和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弧形底板。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弧形板组件的转动来实现对阀体内的物料流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板组件在阀体中的转动角度范围为50°~90°。这样的设计通过气缸调节弧形板组件转动来实现阀体内物料流量的控制。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弧形底板与导向板之间的间距为3~5mm。这样设计是为了保证弧形组件在关闭状态后,可以很好的锁住物料出口,保证流量调节阀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块侧板上均设置有镂空。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节约原材料,降低气缸的耗能,提高转动效率。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弧形底板的两端还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两块侧板,所述挡料板的高度高于导向板的底端25~35mm。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挡料板防止弧形底板和导向板之间的间隙处出现漏料的现象,提高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向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90°。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实现物料的快速下料,提高下料速度。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阀体内侧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通过压板固定设置在阀体内部,用于防止弧形板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撞击阀体。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整体弧形流量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说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从动轴与阀体连接处位于阀体内侧均设置有防尘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整体弧形流量阀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物料泄露现象。
采用上述结构后,结构简单,可以通过弧形板组件与导向板的配合实现原砂量的流量控制,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控制流量精确,减少了维修和使用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流量控制组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流量控制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为进料口,2为阀体,3为出料口,4为气缸支座,5为气缸,6为摇臂,7为摇臂轴,8为主动轴,9为从动轴,10为导向板,11为两块侧板,12为弧形底板,13为镂空,14为挡料板,15为缓冲垫,16为压板,17为防尘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可调流量的弧形阀,包括进料口1、阀体2和出料口3,进料口1和出料口3分别设置在阀体2的上端和下端;还包括设置在阀体2上的流量控制组件,流量控制组件包括气缸支座4、气缸5、摇臂6、摇臂轴7、主动轴8、从动轴9、弧形板组件和导向板10,导向板10设置在阀体2的内部,气缸支座4固定在阀体2的一侧,气缸5固定设置在气缸支座4上,气缸5的输出端连接摇臂6,摇臂6通过摇臂轴7连接主动轴8,主动轴8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从动轴9,从动轴9穿设在阀体2上,从动轴9上设置有弧形板组件,弧形板组件包围设置在导向板10的外部。
其中,弧形板组件包括两块侧板11和设置在两块侧板11之间的弧形底板12。弧形板组件在阀体2中的转动角度范围为50°~90°。两块侧板11上均设置有镂空13。设置在两块侧板11之间的弧形底板12的两端还设置有挡料板14,挡料板14的两侧分别连接两块侧板11,挡料板14的高度高于导向板10的底端25~35mm。导向板1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90°。阀体2内侧还固定设置有缓冲垫15,缓冲垫15通过压板16固定设置在阀体2内部,用于防止弧形板组件在转动过程中撞击阀体2。从动轴9与阀体2连接处位于阀体2内侧均设置有防尘套17。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料口1和出料口3可以安装各种不同类型的法兰实现弧形流量调节阀的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弧形底板12与导向板10之间的间距优选5mm,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采用5mm的间距,可以很好的缓解物料的冲击压力,又可以使得弧形底板12能够锁住物料出口,提高其使用效率。
挡料板14的高度高于导向板10的底端30mm,经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采用30mm的高度,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从弧形板组件中露出,提高其调节效果。
如图1所示的是流量控制组件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经过阀体2的物料被弧形板组件堵住,由于弧形板组件中的弧形底板12采用的弧形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物料对其的冲击力,也加强了弧形板的强度;另一方面也可以便于减小弧形板组件在阀体2中的旋转空间,被堵住的物料就不会从阀体2中通过,弧形板组件中设置的挡料板14,可以很好的将物料挡住,不会出现漏料现象;弧形板组件的转动角度通过气缸5的行程来进行控制,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选择多行程的气缸来实现弧形板组件的多角度调节,可以实现不同的流量需求;在进行关闭的时候,为了避免弧形板组件上的挡料板14会因为惯性撞击阀体2,故在阀体2的内侧上相对挡料板14的位置处设置了缓冲垫15,通过压板16固定在阀体2的内侧壁上,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撞效果,提高整体弧形流量调节阀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为流量控制组件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弧形板组件转动到阀体2的一侧。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气缸5运行,气缸5的伸出会使得摇臂6带动主动轴8向相对于气缸5的一侧运动,主动轴8的运动带动从动轴9实现转动,从动轴9上设置的弧形板组件会实现跟转,实现了阀体2的开启状态,物料可以从阀体2中通过,物料经过导向板10的导向作用,可以提高物料的通过速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