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无铅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742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新型无铅水龙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龙头大部分都是金属材料制成,水龙头本体(简称壳体),阀芯,手柄,出水弯管组成。水龙头本体一般为铜合金材质,锌合金材质,不锈钢材质所制成。如用铜合金材质铸造本体,环境污染较重,铜资源耗用量大,铜合金本身加工中加入大量的铅和其它重金属,以达到好加工,减低成本的目的,从而忽略了消费者的使用健康问题;锌合金材质铸造整个水龙头,水龙头进水口容易腐蚀。二次修复需更换埋入墙体的管道,由此造成浴室、厨房、阳台二次装修,增加居住成本,给用户带来麻烦,而且锌合金在铸造加工过程中也存在跟铜合金一样的问题,加入其它重金属达到好加工降低成本的问题。不锈钢龙头在铸造过程也跟铜合金铸造过程存在着一样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龙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水龙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以人体健康为目的, 自来水不被重金属所污染或是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包括龙头壳体、龙头阀芯、出水弯管、龙头手柄及龙头进水脚;所述的龙头进水脚连接在所述的龙头壳体的底部,所述的出水弯管连接在所述的龙头壳体的顶部,所述的龙头阀芯通过所述的龙头手柄安装在所述的龙头壳体内,位于所述的出水弯管与所述的龙头进水脚之间,构成水龙头主体;所述的龙头壳体、龙头阀芯、出水弯管及龙头进水脚的内壁表面分别烧制一层搪瓷层,自来水通过所述的搪瓷层与所述的水龙头主体的内壁接触。

上述的新型无铅水龙头,其中,所述的搪瓷层的厚度为1mm-3mm。

上述的新型无铅水龙头,其中,所述的龙头壳体为锌合金或铜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上述的新型无铅水龙头,其中,所述的出水弯管由不锈钢或铜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现有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水龙头内壁烧制一层一定厚度的搪瓷层,搪瓷层可以将自来水跟水龙头的金属材质很好很完美的隔开,就能达到自来水不被水龙头金属材质所污染和影响的效果,搪瓷层本身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也很环保,性能也稳定,水龙头能达到直饮水龙头标准,实现健康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无铅水龙头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无铅水龙头的龙头壳体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无铅水龙头的出水弯管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新型无铅水龙头,包括龙头壳体1、龙头阀芯2、出水弯管3、龙头手柄4及龙头进水脚5;所述的龙头进水脚5连接在所述的龙头壳体1的底部,所述的出水弯管3连接在所述的龙头壳体1的顶部,所述的龙头阀芯2通过所述的龙头手柄4安装在所述的龙头壳体1内,位于所述的出水弯管3与所述的龙头进水脚5之间,构成水龙头主体;所述的龙头壳体1、龙头阀芯2、出水弯管3及龙头进水脚5的内壁表面分别烧制一层搪瓷层6,自来水通过所述的搪瓷层6与所述的水龙头主体的内壁接触。

所述的搪瓷层6的厚度为1mm-3mm。

所述的龙头壳体1为锌合金或铜合金或不锈钢制成。

所述的出水弯管3由不锈钢或铜制成。

搪瓷层6能完全将自来水和水龙头的金属材质完完全全的隔开,且长期使用不会脱落,自来水不接触金属,从而达到自来水不被金属材质所污染和影响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底部”、“顶部”、“之间”、“内”、“厚度”、“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烧制”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现有生产工艺生产出的水龙头内壁烧制一层一定厚度的搪瓷层,搪瓷层可以将自来水跟水龙头的金属材质很好很完美的隔开,就能达到自来水不被水龙头金属材质所污染和影响的效果,搪瓷层本身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也很环保,性能也稳定,水龙头能达到直饮水龙头标准,实现健康用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