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22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柄轴,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载具的曲柄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近距离的移动上,由于脚踏车相较于机车或汽车等交通工具而言,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且因为脚踏车的驱动动力来源为人力的踩踏,不需另外添加燃料便能行驶,以及因为占据空间较小而具有收纳方便的优点,因此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日常生活中仍时常可见到人们骑着脚踏车作为近距离的代步交通工具。

承上所述,虽然脚踏车因为驱动动力来源为人力,可供人们即时的上路,但也因此当使用者疲累或遇到上坡路段时,往往无法维持一定的行进速度,因此具有辅助动力的电动脚踏车也就应运而生。

其中,由于脚踏车的动力来源为人力的踩踏,因此一般脚踏车通常都是在车架设有一曲柄轴,并利用曲柄轴两端的方形连接端分别连接曲柄,借以在使用者踩踏曲柄时,通过曲柄轴将动力传送至轮轴,使轮胎可以像前转动。当脚踏车进化为电动脚踏车时,主要是在车架上设有马达装置,并通过传动元件将动力传送至曲柄轴,进而再传送至轮轴来带动轮胎转动;然而,由于使用者在实际骑乘电动脚踏车时,很有可能同时通过电动马达与脚踏的曲柄带动曲柄轴转动,导致曲柄轴设有电动马达的传动元件的一端同时承受电动马达与曲柄所传送的动力,导致曲柄轴因此造成损坏,尤其在电动马达与曲柄所传送的动力之间有落差而形成扭力差时更容易产生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在现有的技术中,电动脚踏车等具有多种动力输出的装置通常会在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多种动力来源,然而这些动力来源的供应往往不一致,导致传动轴转动时很容易承受过大的扭力差,进而因为过大的扭力差而造成损坏;缘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以利用较多的受力点来分散多种动力来源之间所产生的扭力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必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包含一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一连结轴以及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是沿一轴向延伸出,具有一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并用以穿设固接于一第一曲柄的一第一套接孔;连结轴是自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沿该轴向延伸出;第二曲柄连结端部是自该连结轴沿该轴向延伸出,并用以穿设固接于一第二曲柄的一第二套接孔。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包含一第一连结段以及一第二连结段。第一连结段是自该连结轴沿该轴向延伸出,并用以固接于一辅助动力输出组件;第二连结段是自该第一连结段沿该轴向延伸出,并用以穿设固接于该第一套接孔。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是沿一与该轴向相反的反轴向凸伸出一第一螺柱,且该第一螺柱是用以供一螺帽螺合,借此使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该第一曲柄彼此固接。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是沿该轴向开设一第一螺孔,且该第一螺孔是用以供一螺合件螺合,借此使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该第一曲柄彼此固接。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是沿该轴向凸伸出一第二螺柱,且该第二螺柱是用以供一螺帽螺合,借此使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与该第二曲柄彼此固接。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是沿一与该轴向相反的反轴向开设一第二螺孔,且该第二螺孔是用以供另一螺合件螺合,借此使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与该第二曲柄彼此固接。在实务上,用以螺合于第一螺孔或第二螺孔的螺合件皆可为螺丝、螺丝或螺柱中之一。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是具有一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或一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

在上述必要技术手段所衍生的一附属技术手段中,该连结轴的直径是自与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连接处沿该轴向递减至与该第二曲柄连结端部连接处。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具有一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来取代现有技术中具有一实质距形(包含实质方形)轮廓横截面的曲柄连结端部;因此,可利用星形轮廓具有较多数量且较大面积的受力部位的特性,使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能够承受较大的扭力。

承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设有星形轮廓横截面,因此相较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所具有的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第一曲柄连结端部连结辅助动力输出组件与第一曲柄,并利用第二曲柄连结端部连结第二曲柄,有效的解决连结轴两端需承受不同扭力的问题。换言之,可解决第一曲柄连结端部需要承受较大扭力,但第二曲柄连结端部只需承受较小扭力的问题。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结轴的直径是自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连接处沿轴向递减至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连接处,因此在连结有第一曲柄与辅助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只有连结第二曲柄的第二曲柄连结端部之间,可通过连结轴递减的直径变化,避免连结轴具有明显的直径落差(不连续性的段差式直径变化)。借此,可有效避免在连结轴处产生局部性的应力集中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显示图1A-A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显示图1B-B的断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显示图4C-C的断面示意图;

图6是显示图4D-D的断面示意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显示图7E-E的断面示意图;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100a、100b、100c 交通载具的曲柄轴;

1、1a、1b、1c 第一曲柄连结端部;

11、11a、11b、11c 第一连结段;

12、12a、12d、12c 第二连结段;

121、121a、121c 第一螺孔;

13a、13b 第一螺柱;

122 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

2、2a、2b、2c 连结轴;

21b、21c 键槽;

3、3a、3b、3c 第二曲柄连结端部;

31、31a、31b、31c 连结段;

311 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

311c 第二螺孔;

32、32a、32b 第二螺柱;

200 辅助动力输出组件;

301 第一曲柄;

3011 第一套接孔;

302 螺合件;

303 垫片;

401 第二曲柄;

4011 第二套接孔;

402 螺帽;

403 垫片;

L1、L2、L3、L4 轴向;

d1 第一直径;

d2 第二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技术方案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清楚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包含一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一连结轴2以及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

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包含一第一连结段11以及一第二连结段12。第一连结段11是沿一轴向L1延伸出,第二连结段12是自第一连结段11沿轴向L1的反向延伸出,且第二连结段12是沿轴向L1开设一第一螺孔121。

连结轴2是自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的第一连结段11沿轴向L1延伸出,且连结轴2的直径是自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连接处的第一直径d1沿轴向L1递减至远离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且小于第一直径d1的第二直径d2。

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包含一连结段31与一第二螺柱32。连结段31是自连结轴2沿轴向L1延伸出,且第二螺柱32是自连结段31沿轴向L1凸伸出。

请继续参阅图2与图3,图2是显示图1A-A的断面示意图;图3是显示图1B-B的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的第二连结段12具有一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2,而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的连结段31是具有一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311。其中,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所指的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2是指除了十二个转折处(包含六个角与六个腰)的弧形导角结构外,大致上呈现星形的轮廓横截面;以此类推,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311在本实施例中所指的是除了四个转折处(四个角)的弧形导角结构外,大致上呈现矩形的轮廓横截面;此外,本实施例的矩形为方形,但不限于此。

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图5是显示图4C-C的断面示意图;图6是显示图4D-D的断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在实务运用上,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的第一连结段11是用以固接于一辅助动力输出组件200,而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的第二连结段12是用以穿设固接于一第一曲柄301的一第一套接孔3011,其中第一套接孔3011是为一与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2相吻合的星形套接孔。此外,第一曲柄301还通过一螺合件302锁入第二连结段12的第一螺孔121而进行固定,且螺合件302与第一曲柄301之间还设有一垫片303。在本实施例中,螺合件302是为螺丝,但在其他实施例中,螺合件302也可为螺栓或螺柱。

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的连结段31是用以穿设固接于一第二曲柄401的一第二套接孔4011,其中第二套接孔4011是为一与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122相吻合的矩形套接孔。此外,第二曲柄401还通过一螺帽402锁入第二螺柱32而进行固定,且螺帽402与第二曲柄401之间还设有一垫片403。

请参阅图7与图8,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显示图7E-E的断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a包含一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一连结轴2a以及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a。

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包含一第一连结段11a、一第二连结段12a以及一第一螺柱13a。第一连结段11a是沿一轴向L2延伸出,第二连结段12a是自第一连结段11a沿轴向L2的反向延伸出,第一螺柱13a是自第二连结段12a沿轴向L2的反向凸伸出。

连结轴2a是自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的第一连结段11a沿轴向L2延伸出,且连结轴2a的直径是自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连接处沿轴向L2递减至远离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连接处。

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a包含一连结段31a与一第二螺柱32a。连结段31a是自连结轴2a沿轴向L2延伸出,且第二螺柱32a是自连结段31a沿轴向L2凸伸出。

如上所述,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a与上述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相似,其差异主要在于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a的自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包含有一第一螺柱13a,因此相较于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开设有第一螺孔121可供螺合件302螺接,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a可通过第一螺柱 13a与另一螺帽(图未示)螺合,借此,当第二连结段12a与一第一曲柄(图未示)通过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1a与相吻合的第一套接孔(图未示)连结时,可通过第一螺柱13a与螺帽的螺合来进行固接。

请参阅图9,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b包含一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一连结轴2b以及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

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包含一第一连结段11b、一第二连结段12b以及一第一螺柱13b。第一连结段11b是沿一轴向L3延伸出,第二连结段12b是自第一连结段11b沿轴向L3的反向延伸出,第一螺柱13b是自第二连结段12b沿轴向L3的反向凸伸出。

连结轴2b是自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的第一连结段11b沿轴向L3延伸出。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包含一连结段31b与一第二螺柱32b。连结段31b是自连结轴2b沿轴向L3延伸出,且第二螺柱32b是自连结段31b沿轴向L3凸伸出。其中,连结轴2b连结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的一端设有一键槽21b,而键槽21b是用来传动连结于一动力输出件(图未示),在实际上动力输出件例如为齿盘,但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b与上述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a相似,其差异在于连结轴2b是由连结轴2b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的连接处沿轴向L3水平地延伸至连结轴2b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的连接处,且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的第二连结段12b以及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的连结段31b皆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结段12a相似,同样是具有如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2;借此,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b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b皆可以同时设有辅助动力输出组件(图未示)与曲柄(图未示),意即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b可承接双人力踩踏与双辅助动力的输出。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实际运用的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c包含一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一连结轴2c以及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

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包含一第一连结段11c与一第二连结段12c。第一连结段11c是沿一轴向L4延伸出,第二连结段12c是自第一连结段11c沿轴向L4的反向延伸出,且第二连结段12c是沿轴向L4开设一第一螺孔121c。

连结轴2c是自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的第一连结段11c沿轴向L4延伸出。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包含一连结段31c。连结段31c是自连结轴2c沿轴向L4延伸出,且连结段31c是沿轴向L4的反向开设一第二螺孔311c。其中,连结轴2c连结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的一端设有一键槽21c,而键槽21c同样是用来传动连结于一动力输出件(图未示)。

如上所述,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c与上述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b相似,其差异在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与一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分别设有第一螺孔121c与第二螺孔311c,借此,可分别通过螺合件(图未示)进行第一曲柄(图未示)与第二曲柄(图未示)的固定,且由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的第二连结段12c以及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的连结段31c皆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连结段12a相似,同样是具有如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122;因此,第一曲柄连结端部1c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3c皆可以同时设有辅助动力输出组件(图未示)与曲柄(图未示),意即交通载具的曲柄轴100c可承接双人力踩踏与双辅助动力的输出。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具有一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来连接第一曲柄,因此可以通过具有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来承受较大的扭力差,其中,当本实用新型的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具有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且第二曲柄连结端部具有实质矩形轮廓横截面时,由于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所承受的扭力较大,因此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连结轴的相接处的直径会略大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与连结轴的相接处,另外当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皆具有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时,第一曲柄连结端部与第二曲柄连结端部皆可用来连结辅助动力输出组件与曲柄。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曲柄轴往往因为承受不同动力源所形成的扭力差而造成毁损,本实用新型利用具有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的第一曲柄连结端部或第一曲柄连结端部可以承接较大的扭力差,进而有效的提升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稳定性,并延伸交通载具的曲柄轴的使用寿命。

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实质星形轮廓横截面是指除了转折处(包含多个角与多个腰)的导角结构外,大致上呈现星形的轮廓横截面。同理,实质方形轮廓横截面也是指除了导角结构外大致上呈现方形的轮廓横截面。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