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查供电设施隐蔽部位的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53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查供电设施隐蔽部位的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修机械,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检查供电设施隐蔽部位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在供电领域,为保证供电安全,要按期检修供电设施。特别是深埋在建筑物内的供电设备,如控制柜、电缆槽等,如不能及时排除隐患,势必导致严重财产和生命损害。实践中,因为控制柜和电缆槽等局部较为隐蔽,不易于观察,无法准确获知其工作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多采用辅助设备将摄像机和照明装置送至隐蔽处,并通过外部的显示器(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观察内部的状况,这一手段有效解决了清楚观察隐蔽部位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摄像机和照明装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以便获得周边的影响,全面观察隐蔽死角。现有技术中,为了调整摄像角度,多是通过转动整个投送机构(摄像机和照明装置安装在投送机构的末端),因隐蔽部位空间限制,投送机构整体调整角度容易与周边发生碰撞,影响检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查供电设施隐蔽部位的专用工具,解决了使投送机构局部转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检查供电设施隐蔽部位的专用工具,包括用于将采光和摄像组件送入隐蔽部位的投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送机构包括长轴和基座,基座安装在长轴的末端,基座上安装传动组和置物台,传动组的动力输入端是蜗轮,置物台安装在传动组的动力输出轴上,沿长轴走向安装蜗杆,蜗杆和蜗轮配合驱动蜗轮转动。

所述长轴内形成贯通的内腔,蜗杆内置在内腔中。

所述蜗轮的转轴旁边并列再安装一个从动转轴,从动转轴和蜗轮的转轴之间用一组齿轮传动,置物台安装在从动转轴上。

所述基座形成装配内腔,所述蜗轮、蜗轮转轴、从动转轴和齿轮均安装在装配内腔里。

所述基座上形成限位间隙,从动转轴上固定止挡部,止挡部嵌装在限位间隙内,使从动转轴在限位间隙内转动。

所述蜗杆的自由端部安装驱动手轮。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蜗杆和蜗轮配合结构,将动力从投递机构的一端输送至另一端,置物台位于基座上,以蜗轮为核心部件的传动组具有一个动力输出轴,蜗轮带动动力输出轴转动,置物台安装在该动力输出轴上,这样转动长轴蜗轮的驱动端,可实现置物台的转动,从而调整固定在置物台上的摄像机和采光装置的角度,实现了投送机构局部转动的目的,避免发生意外碰撞损伤,提高检修效率。

首先,蜗杆的两端需要满足:蜗杆一端延伸至长轴的手持部,便于操作人员驱动,蜗杆的另一端和基座上的蜗轮传动配合,其次,最好将蜗杆设置在长轴的内腔中,这样可以使整个投送机构更加简约,减小了投送机构的径向尺寸,对深入狭小空间是较为有益的。

转动蜗轮,再将动力传动给从动转轴的好处是:可以调整置物台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如果蜗轮直接通过其中心的转轴输出动力,置物台的安装位置势必受限于蜗轮的位置,实践中,当蜗杆沿长轴的中轴线布置时,蜗轮就位于长轴中轴线延伸位置的一侧,使得置物台的转动支点不能位于长轴的中轴线所在的竖向平面上,影响了整体布局,也与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不匹配,为此,安装从动转轴,从动转轴和蜗轮的转轴之间通过齿轮组联动,并将从动转轴的一端作为动力输出轴,置物台安装在该动力输出轴上,实现调整置物台转动支点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B向截面图。

附图标记

1驱动手柄,2凸环,3内腔,4长轴,5蜗杆,6基座,7齿轮,8置物台,9齿轮,10转轴,11蜗轮,12从动转轴,13装配内腔,14限位间隙,15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为了将摄像机和照明装置送入供电设施的隐蔽部位,借助投递机构,操作人员手持投递机构的一端(即前端),摄像机等安装在投递机构的另一端(即末端),这样,将摄像机等顺利送入供电设施的隐蔽部位。

为了解决调整摄像机等视角,必须整体转动投递机构的技术问题,如图1,在投递机构的长轴4的末端(即投递机构的末端方向)安装一个基座6,该基座6用于安装摄像机和照明装置,为了实现局部调整摄像机的视角,在基座6上安装置物台8,置物台8相对基座6可转动,摄像机等安装在置物台8上。这样通过转动置物台8调整摄像机的视角。

为了实现置物台8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机构,特别是蜗杆结构,如图1所示,蜗杆5应当具备合理的长度,至少应当从长轴4的近端伸出,这样才能方便操作人员在近端驱动蜗杆5转动。蜗杆5可以安装在长轴4的内腔3里,也可以安装在长轴4的外部。考虑到投递机构整体结构和尺寸的限制,优选实施方式应当将蜗杆5沿长轴的走向,嵌装在蜗杆5的内腔3中。

蜗杆5的前端安装凸环2,凸环2和长轴前端的内侧面上的环槽组合,凸环2嵌装在环槽内,蜗杆5的末端贯穿基座6上的支撑孔,这样蜗杆5具备稳定的转动结构。

基座6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装平台,基座6最好形成封闭内腔,对其内部组件起到保护作用,如图1,在基座6的装配内腔13里,安装有蜗轮11,蜗轮11和蜗杆5传动配合,置物台8可以直接安装在蜗轮11的转轴10上(需要说明的是转轴10应延伸出基座的顶壁),这样存在的问题是,蜗轮的转轴10和蜗杆的中心轴线不在不在同一个竖向平面内,导致置物台8在基座上的安装位置不理想,为了自由调整置物台8在基座6的顶面上的位置,如1,在装配内腔13内安装从动转轴12,从动转轴12和蜗轮的转轴10之间用齿轮7和齿轮9传动。置物台8安装在从动转轴12的动力输出端上。

结合图2、图3和图4,在基座6的顶壁上,形成限位间隙14,从动转轴12上设置止挡部15,这样可以约束置物台8在一定角度内转动,避免转动角度过大导致对摄像机等部件本身的碰撞损伤。如图1,在蜗杆5的前端还设有驱动手柄1,更易于转动蜗杆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