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溢油的切断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026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防止溢油的切断阀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断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防止溢油的切断阀。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车辆油箱内的燃油于挥发后所生成的油气,会在油箱内形成一膨胀压力,油箱内因为燃油消耗减少也会形成一真空的负压,都容易对油箱造成不良的影响。为解决上述缺点,均会于油箱连接一通气管,使油箱能连通外界的空气,以避免油箱内产生膨胀压力或真空的负压。但是安装通气管,一旦车辆倾斜或油箱内的燃油过多时,却容易造成燃油的外泄而发生危险。

因此有2014年12月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490997号「溢油切断阀」专利案,其揭露:包括一阀体、一滚动珠及一浮塞,其中,该阀体双端分别形成一油气入口及一油气出口,该阀体内形成一连通油气入口及油气出口的腔室,该腔室内形成可容置该滚动珠的一珠槽,该浮塞滑组于腔室内且介设于滚动珠与油气出口之间,该腔室、珠槽及浮塞分别坐落于一轴心在线,该腔室的四周壁面拘束浮塞沿轴心线往复滑移,该珠槽的槽壁容许滚动珠自由滚动而推触浮塞,该浮塞经由滚动珠的推动或经由溢流至腔室内的油液的推动而封闭油气出口。借此,改善传统溢油切断阀耐久性欠佳的问题。

又有2013年3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发明第I388459号「溢油切断阀」专利案,其揭露:包括:一基座、一滚动件、一中空阀体、及一上盖。基座具有一油气入口、一承载部、及一连通油气入口与承载部的油气通道;滚动件承置于基座的承载部上;中空阀体组设于滚动件上,且中空阀体具有一凸块;而上盖则盖合于基座上,上盖具有一油气出口、一盖孔、及一连通油气出口与盖孔的油气通道。其中,上述中空阀体上开设至少一贯孔,该贯孔可用以将油气经由油气出口排放至油箱外,因而可降低油箱内的压力,确保供油的正常运作,避免引擎熄火。

上述专利前案于油箱倾斜时,均利用一浮塞或一阀体能够自动阻塞油气出口或阀口,浮塞或阀体与油气出口或阀口之间的密合度不佳,仍然会造成部分渗油,而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故于使用上仍然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于油箱倾斜时,防止油气或燃油外泄的防止溢流的切断阀。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防止溢油的切断阀,其包含:一阀座,内部设有一挡墙,所述挡墙将所述阀座内部区隔出一第一气室及一第二气室,所述挡墙设有一阀孔,所述阀孔连通所述第一气室及所述第二气室,所述阀座设有一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贯通至所述第一气室;一阀块,设入于所述第一气室内,借以活动阻塞所述阀孔,所述阀块设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阀孔,而伸入至所述第二气室内,所述支撑杆套设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借由所述弹性元件向上的弹力,使所述阀块弹性阻塞所述阀孔;一球体,设入于所述第二气室内,常态推动所述支撑杆倾斜,使所述阀块与所述阀孔之间产生一空隙;一顶盖,固定于所述阀座的顶部,借以密闭所述第二气室,所述顶盖设有一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通至所述第二气室;一底盖,固定于所述阀座的底部,借以密闭所述第一气室。

进一步,所述挡墙设呈为一锥形。

进一步,所述挡墙的最底端设有一凹部,所述阀孔设于所述凹部上,所述弹性元件设入于所述凹部内。

进一步,所述阀座外缘设有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一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阀块上套设有具有弹性的一垫圈,所述垫圈弹性阻塞所述阀孔。

本实用新型防止溢流的切断阀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具有下列优点:

1、利用球体可以常态推动该支撑杆倾斜,使阀块与阀孔之间产生空隙,可供油气经由该第一气室通过该阀孔的空隙而进入到该第二气室,然后再排出,借以能降低该油箱内的膨胀压力或真空的负压,以确保引擎供油正常运作。

2、当油箱发生倾斜状态时,可以使球体不再推动支撑杆倾斜,利用弹性元件的向上弹力,可以使阀块紧密的阻塞阀孔,借以防止油箱内的油气或燃油外泄,以避免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别连接油箱及碳罐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当油箱倾斜时使阀块紧密阻塞阀孔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阀座 11 挡墙

12 第一气室 13 第二气室

14 凹部 15 阀孔

16 进气管 17 固定部

18 固定孔 2 阀块

21 支撑杆 22 弹性元件

23 垫圈 3 球体

4 顶盖 41 出气管

5 底盖 A 碳罐

A1 第一管体 B 油箱

B1 第二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阀座1、阀块2、球体3、顶盖4及底盖5,其中:

阀座1,其内部设有锥形的一挡墙11,该挡墙11将该阀座1内部区隔出一第一气室12及一第二气室13〔如图3所示〕。该挡墙11的最底端设有一凹部14,该凹部14上设有一阀孔15,该阀孔15连通该第一气室12及该第二气室13。该阀座1向外延伸设有一进气管16,该进气管16贯通至该第一气室12。另于该阀座1的外缘设有一固定部17,该固定部17上开设一固定孔18。

阀块2,设入于该第一气室12内,借以活动阻塞该阀孔15。该阀块2一体成型设有一支撑杆21,该支撑杆21通过该阀孔15,而伸入至该第二气室13内。该支撑杆21上套设一弹性元件22,该弹性元件22的一端固定于该支撑杆21上,另于该阀块2上套设具有弹性的一垫圈23。该弹性元件22设入于该凹部14内,借由该弹性元件22的向上弹力,使该阀块2上的该垫圈23可以向上弹性阻塞该阀孔15。

球体3,其设入于该第二气室13内,而常态推动该支撑杆21倾斜,使该阀块2的该垫圈23与该阀孔15之间产生一空隙〔如图3所示〕。

顶盖4,其固定于该阀座1的顶部,借以密闭该第二气室13。该顶盖4向外延伸设有一出气管41,该出气管41贯通至该第二气室13。

底盖5,其固定于该阀座1的底部,借以密闭该第一气室12。

使用时,如图3及图4所示,将该阀座1的固定部17上的固定孔18,利用一固定螺丝穿设而固定于一车辆引擎室内的适当位置〔图中未示〕。再将该顶盖4的该出气管41连接一第一管体A1,该第一管体A1则连接至一碳罐A,而该阀座1的该进气管16连接一第二管体B1,而该第二管体B1则可以连接至一油箱B。借以使该油箱B中的油气可以经由该第二管体B1及该进气管16,而输入至该第一气室12内。又利用该球体3常态推动该支撑杆21倾斜,而使该垫圈23与该阀孔15之间所产生的空隙,可供油气经由该第一气室12通过该阀孔15的空隙而进入到该第二气室13。进入到该第二气室13内的油气,则可以再经由该出气管41,再通过该第一管体A1而输送至该碳罐A,借以可对该油气进行吸附后再排出至大气中〔此为习知技术,兹不赘述〕。而能降低该油箱B内的膨胀压力或真空的负压,借以确保引擎供油的正常运作,以避免引擎熄火或抖动。

如图5所示,如果车辆突然发生倾斜时,而使该阀座1因此倾斜为45度以上,此时该第二气室13内的该球体3,则脱离该支撑杆21,而不再常态推动该支撑杆21倾斜。当该支撑杆21不再倾斜后,则会恢复成直立的状态,因此,利用该弹性元件22的恢复弹力,可以使该垫圈23弹性的紧密阻塞该阀孔15,以关闭该阀孔15的空隙,并切断该阀孔15的畅通,故可完全防止油箱B内的油气或溢出的燃油,经由该第一气室12进入到该第二气室13内,再输送到该碳罐A内,以避免溢出于该阀座1外,从而可防止发生危险。待该车辆经扶正后,则该球体3可再常态的推动该支撑杆21倾斜,以开启该阀块2的该垫圈23与该阀孔15之间所产生的空隙,而保持继续导通油气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简单的等效变化与替换,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