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720阅读:39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级锁紧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无级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无极锁紧机构,就是在一般设备中的一个部件,主要用于需要经常直线移动,但又不受移动距离限制,而且移动频繁,安装位置狭小,因此一般用于要求操作方便且锁紧力度不定的设备上;这种无极锁紧机构能够广泛应用目前市场各种机械设备上,比如应用于3C、造船、航空、汽车、铁路、行吊、升级机以及电缆等领域,可以用于锁紧导轨或导向轴,应用基本上不受环境影响,便于实现自动化,提高可靠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缩短调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级锁紧机构,一般都是依靠外力,对需要移动的导杆和滑轨进行锁紧,锁的力度与外力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要考虑结构本身的复位,复位力如果太大就会抵消一般锁紧力,进而使得需要锁紧的部件就有不牢固的可能;复位力小就会存在容易卡死的弊端,造成需要移动时反而动不了。虽然现有的无级锁紧机构也可以实现自动化,但缺点就是机构大和成本高,受刻度或者尺寸影响不能随意调整,还要根据所需要的锁紧力大小选定合适电机和相应的结构,因此其锁紧力度和使用环境都有一定的限制范围;而且需要有专门的控制部分,因此会进一步增加了整机的结构、成本、操作难度以及维护成本,对于维护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也都会相应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便且无需专门控制部分的无级锁紧机构。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级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块、锁紧滚轮、锁紧机构本体和弹簧,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的内腔设置有锥角,所述锁紧块和锁紧滚轮均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的内腔中,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的锁紧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块中设置有锁紧滚轮空腔,所述锁紧滚轮设置于所述锁紧滚轮空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的两端设置有滑轨槽,所述锁紧机构本体通过滑轨槽设置于所述滑轨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设置于所述弹簧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上设置有轴承轴,所述弹簧通过轴承和轴承轴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弹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杠杆和解锁机构传动杆,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通过解锁杠杆与所述轴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解锁杠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盖板,所述锁紧机构盖板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上,所述解锁杠杆穿过所述锁紧机构盖板与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弹簧的复位原理,推动所述锁紧块带着锁紧滚轮一起往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移动,所述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的内腔设置有锥角,因此所述锁紧块和锁紧滚轮在往锁紧机构本体两端移动后,两侧的锁紧滚轮之间的中心距减小,对位于中间的导轨或者导向轴等需要锁紧的构件实施锁定;由于所述无级锁紧机构是两面对称设计,无论中间导轨或者导向轴往任何一端移动,锁紧机构本体内部的锥角结构会限定锁紧滚轮的运行轨迹,使得两侧的锁紧滚轮之间的中心距继续减小,外力反作用越大,锁紧力就越大。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简便的无级锁紧,节省了空间资源,体积小,操作简单有效,无需专门的控制部分,成本低,且对于维护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来说几乎不需培训就能直接动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锁紧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例提供一种无级锁紧机构,包括:锁紧块1、锁紧滚轮2、锁紧机构本体5和弹簧7,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内腔设置有锥角13,所述锁紧块1和锁紧滚轮2均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内腔中,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锁紧块1之间设置有弹簧7。

如图1和图5所示,优选的,所述锁紧块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紧块1分别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内腔中;所述锁紧滚轮2的数量为四个,每一个锁紧块1均与两个锁紧滚轮2相对应,这两个锁紧滚轮2对称设置于滑轨6、导轨或者导向轴等导向零件的两侧;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内腔设置有一定的锥角13,即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的四个内角设置为锥角13,便于与所述锁紧块1和锁紧滚轮2相配合,实现锁紧或解锁的操作;所述弹簧7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滑轨6、导轨或者导向轴等导向零件的两侧,且每一个弹簧7的一端与左边的锁紧块1相连接,另一端与右边的锁紧块1相连接;本例所述锁紧块1中设置有锁紧滚轮空腔11,所述锁紧滚轮2设置于所述锁紧滚轮空腔11中,便于所述锁紧块1带着锁紧滚轮2一起移动;所述弹簧7优选为压缩弹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例的锁紧过程和原理如下:通过弹簧7的复位原理,推动所述锁紧块1带着锁紧滚轮2一起往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移动,如图5所示,本体两端的内腔设置有锥角13,因此所述锁紧块1和锁紧滚轮2在往锁紧机构本体5两端移动后,两侧(即图5中的上下两侧,也就是中间的滑轨6、导轨或者导向轴等需要锁紧的构件的两侧)的锁紧滚轮2之间的中心距减小,对位于中间的滑轨6、导轨或者导向轴等需要锁紧的构件实施锁定。

本例所述锁紧块1、锁紧滚轮2、锁紧机构本体5和弹簧7均是对应设置的,也就是说,所述无级锁紧机构为对称式的锁紧机构,其上下两侧和左右两端均优选采用对称设计;由于所述无级锁紧机构是两面对称设计,无论中间滑轨6、导轨或者导向轴往任何一端移动,锁紧机构本体5内部的锥角13结构会限定锁紧滚轮2的运行轨迹,使得两侧的锁紧滚轮2之间的中心距继续减小,外力反作用越大,锁紧力就越大;本例在实现锁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些微量的滑动,但是这种微量的滑动只是钢件微量变形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本例通过简单的硬件机械结构实现了简便的无级锁紧,节省了空间资源,体积小,操作简单有效,无需专门的控制部分,成本低,且对于维护人员以及操作人员来说几乎不需培训就能直接动手操作。

如图1所示,本例还包括滑轨6和轴承3,所述锁紧块1设置于所述滑轨6上,便于实现移动的导向作用;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的两端设置有滑轨槽12,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通过滑轨槽12设置于所述滑轨6上。所述轴承3设置于所述弹簧7的两端;所述轴承3上优选有轴承轴4,所述轴承轴4为轴承3上的轴,所述弹簧7通过轴承3和轴承轴4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内。

如图1和图4所示,本例所述无极锁紧机构正常情况下处于锁紧状态,需要解锁时,必须通过解锁机构才能实现解锁;也就是说,本例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轴承3与所述弹簧7相连接。优选的,本例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杠杆8和解锁机构传动杆10,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10通过解锁杠杆8与所述轴承3相连接,所述轴承3与所述弹簧7的连接;所述弹簧7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解锁杠杆8。本例所述解锁杠杆8的数量优选为四个,每一个弹簧7对应设置两个所述解锁杠杆8,因此,相应的,所述轴承3的数量也是优选为四个。

本例的解锁过程和原理如下: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10带着解锁杠杆8,拨动轴承3以实现压缩弹簧7,带动锁紧块1往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的中心移动,由于锁紧机构本体5的内腔设置有锥角13,锁紧块1带着锁紧滚轮2向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的中心移动,使得两侧的锁紧滚轮2之间的中心距增大,与中部需要锁紧的导轨或者导向轴出现间隙,锁紧作用失效实现解锁;当需要重新锁紧时,只需要移开所述锁紧杠杆就可以了,其实现结构简单有效,操作简便。

如图1和图4所示,本例还包括锁紧机构盖板9,所述锁紧机构盖板9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上,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10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盖板9上,所述解锁杠杆8穿过所述锁紧机构盖板9与所述解锁机构传动杆10相连接。

本例所述锁紧滚轮2的表面优选为光滑面,本例采用光滑的锁紧滚轮2与位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中的需要锁紧的导轨或者导向轴接触,不会对导轨或者导向轴等导向零件产生任何的损伤,更不需有特定位置限定,能够根据实际使用地方与导向行程范围内随意任何位置实现无级锁紧,甚至于可以达到免维护的目的。

除此之外,本例还可以优选包括锁紧机构杠杆和锁紧弹簧固定块,所述锁紧机构杠杆优选与所述锁紧块1相连接,这样能够实现锁紧过程的借力,使得锁紧过程的操作更加省力;所述锁紧弹簧固定块设置于所述锁紧机构本体5的内腔中,用于实现弹簧7的固定,能够有效加强所述无级锁紧机构的机械结构稳固性。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