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气动油脂加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74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气动油脂加注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加注润滑油的设备,使用其可以方便地对矿山机械、冶金机械、工程车辆、各种机器设备及汽车保养中需要加注润滑油的部位加注润滑油。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油脂加注器的工作原理是:从外界进气,推动动力部分动力缸的活塞做往复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其连接的推油杆往下运动,将进油套中的油脂通过管道压出,从而实现对设备和车辆的润滑。现有传统油脂加注器的缺点是:1、柱塞杆部分分成几段,每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直线度差,同时由于每段柱塞杆的内部都设置有单向阀门开关,油脂内的杂质只要影响其中任意一个单向阀门开关,就会使整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2、整个柱塞杆的内外均被油脂包裹,维修难度大,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更难维修;3、其动力部分和油路部分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只要其中的任一部位需要维修,都需要将整台机器全部拆掉,大大降低了维修效率;4、注油部分结构复杂,管道弯曲,过油通道狭窄,导致油脂流速低;尤其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润滑油的粘稠度较高,更易出现润滑油的流速慢和压强更低等情况,因此加油脂的工作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气动油脂加注器,它加油脂的工作效率高。同时,本新型维修方便,整机工作效率高。

本新型气动油脂加注器,它包括上部的动力部分、下部的储油部分;动力部分包括上部的动力缸、下部的配气装置、动力元件,上部的动力缸与下部的配气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储油部分包括油桶、设置在油桶内的加压元件、注油元件。

进一步地,动力缸包括上盖、缸体,配气装置包括配气体、气室盖,动力元件包括活塞、拨套、封气滑块、柱塞杆、套管;上盖固定在缸体上,缸体通过螺纹与配气体连接;气室盖通过螺纹旋合在配气体上,上面设置有进气孔A,配气体与A孔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3个孔B、C、D,其最上面的B孔为“L”形孔,其横向孔开口在配气体5的内壁,其竖向孔开口在配气体的上平面,中间的C孔为通孔,最下面的通孔D孔与上盖上的通孔F孔通过管道连通;活塞的上部设置在动力缸内,与缸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大密封圈,其下部设置在配气体内,与配气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小密封圈,拨套套在活塞上,封气滑块设置在拨套的凹槽里;柱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的下部,套管套在柱塞杆外,其上端与油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与柱塞杆两者的下端均伸入储油部分内。

进一步地,油桶包括桶盖、桶体和底座,三者由上而下组成油桶,桶盖与配气体紧密贴合;加压元件包括压油板、压油弹簧,注油元件包括进油套、单向阀、油管、出油接头;套管和柱塞杆从桶盖、压油板穿过后伸入压油板下部的润滑油内,压油弹簧套在套管外,其上端顶在桶盖的内壁上,下端压在压油板上,进油套设置在润滑油里,套在柱塞杆外,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的下端,其下端连接单向阀,进油套的上部设置有进油孔,其下部设置有出油孔,油管设置在油桶内,其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进油套上的出油孔,另一端与外部的出油接头连接。

进一步地,单向阀包括上部的阀芯、中间的弹簧、下部的阀座,阀座螺纹连接在进油套下端的大孔上,通过弹簧将阀芯紧压在进油套的小孔末端,进油套的出油孔设置在与阀芯相对应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进油套的进油孔为若干个腰形孔,在其径向上等分设置,柱塞杆的下端位于其进油孔的上部。

进一步地,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还包括下部的轮子,轮子安装在油桶底座的侧下方。

本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空气为动力,空气通过气室盖上的进气孔A通过配气体、管道进入动力缸内,推动大活塞带动其下部的柱塞杆向下运动,压缩充满在进油套内的润滑油,使润滑油经过单回阀经油管从出油接头中挤出,从而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部位进行润滑。

本新型油脂加注器的优点是:1、柱塞杆为一根整体,其直线度好,同时只有一个单向阀,因油脂内的杂质影响单向阀开关的机率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2、柱塞杆不被油脂包裹,维修方便、易清洗;3、本新型的动力部分和油路部分是独立的,可快速分开,维修效率高;4、注油部分结构简单,输油油路管径较大,油脂流速快,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润滑油的粘稠度较高,润滑油的流速也很快,因此加油脂的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气动油脂加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E-E线上面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E-E线下面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气动油脂加注器,它包括上部的动力部分、下部的储油部分;动力部分包括上部的动力缸、下部的配气装置、动力元件,上部的动力缸与下部的配气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储油部分包括油桶、设置在油桶内的加压元件、注油元件。

本新型气动油脂加注器的具体结构如下:

实施例2

其中,动力缸包括上盖1、缸体2,配气装置包括配气体5、气室盖6,动力元件包括活塞3、拨套8、封气滑块9、柱塞杆16、套管19;上盖1固定在缸体2上,缸体2通过螺纹与配气体5连接;气室盖6通过螺纹旋合在配气体5上,上面设置有进气孔A,配气体5与A孔相对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3个孔B、C、D,其最上面的B孔为“L”形孔,其横向孔开口在配气体5的内壁,其竖向孔开口在配气体的上平面,中间的C孔为通孔,最下面的通孔D孔与上盖1上的通孔F孔通过管道10连通;活塞3的上部设置在动力缸内,与缸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大密封圈4,其下部设置在配气体5内,与配气体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小密封圈7,拨套8套在活塞3上,封气滑块9设置在拨套8的凹槽里;柱塞杆16通过螺纹连接在活塞3的下部,套管19套在柱塞杆16外,其上端与油桶通过螺纹连接,套管19与柱塞杆16两者的下端均伸入储油部分内。

实施例3

其中,油桶包括桶盖20、桶体21和底座26,三者由上而下组成油桶,桶盖20与配气体5紧密贴合;加压元件包括压油板23、压油弹簧22,注油元件包括进油套24、单向阀25、油管27、出油接头28;套管19和柱塞杆16从桶盖20、压油板23穿过后伸入压油板下部的润滑油内,压油弹簧22套在套管19外,其上端顶在桶盖20的内壁上,下端压在压油板23上,进油套24设置在润滑油里,套在柱塞杆16外,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19的下端,其下端连接单向阀25,进油套24的上部设置有进油孔,其下部设置有出油孔,油管27设置在油桶内,其一端通过螺纹连接进油套24上的出油孔,另一端与外部的出油接头28连接。

单向阀25包括上部的阀芯、中间的弹簧、下部的阀座,阀座螺纹连接在进油套24下端的大孔上,通过弹簧将阀芯紧压在进油套24的小孔末端,进油套24的出油孔设置在与阀芯相对应的位置上。

进油套24的进油孔为若干个腰形孔,在其径向上等分设置,柱塞杆16的下端位于其进油孔的上部。

实施例4

高压气动油脂加注器还包括下部的轮子29,轮子29安装在油桶底座27的侧下方。

本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空气为动力,空气通过气室盖上的进气孔A通过配气体、管道进入动力缸内,推动活塞带动其下部的柱塞杆向下运动,压缩充满在进油套内的润滑油,使润滑油经过单回阀经油管从出油接头中挤出,从而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部位进行润滑。

具体地说:在初始状态时,活塞3的上部位于缸体2的最上方,这时使进气装置与气室盖6上的进气孔A连接,使气体进入配气体5内,此时,封气滑块9盖住B、C两个孔,气体从D孔中排出经管道10从上盖1上的通孔F孔进入到缸体内,在气体的压力下,活塞3向下运动,带动柱塞杆16向下运动,使进入到进油套24中的润滑油在柱塞杆16的下压下,从进油套24的出油孔进入到油管27后从出油接头28中挤出,从而对需要加注润滑油的部位进行润滑。

同时,活塞3向下运动时,推动拨套8向下运动,从而带动封气滑块9向下运动,盖住C、D两个孔,此时,配气体内的气体通过B孔进入到缸体2内,推动活塞3向上运动,缸体2上部的气体从上盖1的通孔F孔通过管道10、D孔进入到配气体5内,从C孔中排出,从而使活塞3上部的压力变小,进一步加快活塞3的向上运动,使其复位,完成一个循环。活塞3向上运动时,停止注油。此时,进气装置再次进气,开始新的一轮压油动作。

当油桶内的油脂在工作中减少时,由于油脂持续受到压油弹簧和压油板的挤压,从而通过进油套的腰形槽进入到进油套内,即能为持续工作时快速供油,确保柱塞杆每次向下运动时都能有充足的油量供给。随着油脂量越来越少,压油弹簧和压油板会自动下压直至油脂全部用完。

为了使整个设备可方便地移动,在本新型气动油脂加注器还可以安装轮子,轮子安装在底座的下方。

本新型油脂加注器的优点是:1、柱塞杆为一根整体,其直线度好,同时只有一个单向阀,因油脂内的杂质影响单向阀开关的机率大大降低,提高了工作效率;2、柱塞杆不被油脂包裹,维修方便、易清洗;3、本新型的动力部分和油路部分是独立的,可快速分开,维修效率高;4、注油部分结构简单,输油油路管径较大,油脂流速快,特别是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即使润滑油的粘稠度较高,润滑油的流速也很快,因此加油脂的工作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