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总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7027阅读:20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合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总泵。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特别是商用车行业的离合器操纵系统,大部分通过离合器总泵和离合器助力器来实现离合器的分离和结合。如图1所示,当踩下离合器踏板1’时,踏板力由踏板摇臂2’和推杆3’传递给离合器总泵活塞4’,离合器总泵活塞4’运动后会建立密封的压力油腔,实现将机械力通过建压腔的液压力传递给离合器助力器从而分离离合器的功能。由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离合器总泵活塞4’直接承受来自推杆3’的作用力,而且在踩离合器踏板1’时,推杆3’跟着踏板摇臂2’做弧线运动,因此离合器总泵活塞4’与推杆3’并不同轴,在与离合器总泵活塞4’运动的垂直方向上存在一个侧向分离力,会使离合器总泵活塞4’偏磨。该分离力增大了离合器总泵活塞4’运动过程中与离合器总泵缸体5’的摩擦力,加速了离合器总泵密封件磨损,活塞也因受侧向力而倾斜从而出现发卡的故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密封件磨损严重、容易出现发卡缺点,提供了一种密封件磨损轻、不容易出现发卡的离合器总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离合器总泵,包括缸体,缸体内部设有建压活塞,建压活塞的右侧设有与建压活塞连接的助推活塞,建压活塞右端面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杆孔,助推活塞左端面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杆孔,助推活塞和建压活塞通过连杆活动连接,连杆设在第一连杆孔和第二连杆孔内。当踩下离合器踏板时,踏板摇臂旋转带动推杆做弧线运动,踏板力通过推杆作用在助推活塞上,此时推杆与助推活塞并不同轴,所以助推活塞上存在运动方向的一个分离力以及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一个侧向分离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离力通过连杆传递在建压活塞上,由于连杆活动连接在助推活塞和建压活塞之间,垂直的一个侧向分离力通过推动连杆右端向下调节位置而抵消,此时建压活塞就只受运动方向的作用力,不会因有侧向分离力而导致偏磨,避免工作时侧向分离力使建压活塞与缸体产生摩擦,降低建压活塞及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连杆的左端设在第一连杆孔内且与建压活塞相抵,连杆的右端设在第二连杆孔内且与助推活塞相抵,第一连杆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杆孔的直径,第二连杆孔的直径与连杆的直径相等。助推活塞通过第二连杆孔卡住连杆的右端,提高助推活塞运动时连杆的稳定性,助推活塞运动时,通过带动连杆在第一连杆孔内活动抵消垂直的侧向分离力,使运动方向的分离力通过连杆传递到建压活塞,因此建压活塞不会受到垂直的侧向分离力使建压活塞倾斜,降低了离合器总泵发卡的故障率。

作为优选,助推活塞和建压活塞之间的间隙范围在2~5mm。助推活塞和建压活塞通过连接杆相抵留有间隙,方便连杆受力时在第一连杆孔内活动,抵消垂直的侧向分离力。

作为优选,建压活塞的右端和助推活塞的左端均设有环形导向槽,环形导向槽内设有与环形导向槽配合的导向环。通过设置导向环带动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在缸体内导向移动,提高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移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建压活塞的左端和助推活塞的右端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套设有与环形槽配合的密封圈。提高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助推活塞和建压活塞在移动的过程中达不到所要求的压力。

作为优选,缸体内部还设有设在建压活塞右侧的建压腔,建压腔的右侧设有与建压活塞左侧连接的油阀门和右侧与油阀门连接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左侧与缸体左端内部相抵。通过设置复位弹簧使移动后的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复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并采用连杆来传递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之间的力,解决现有离合器总泵总成在工作状态时离合器总泵活塞偏磨的现象,减少了建压活塞运动过程中与离合器总泵缸体间的摩擦力,降低了建压活塞密封圈的磨损,同时不会受到垂直的侧向分离力使建压活塞倾斜,降低了离合器总泵总成发卡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使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3是建压活塞和助推活塞连接的结构图。

图4是建压活塞的结构图。

图5是助推活塞的结构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缸体、2—建压活塞、3—助推活塞、4—第一连杆孔、5—连杆、6—环形导向槽、7—导向环、8—环形槽、9—密封圈、10—建压腔、11—油阀门、12—复位弹簧、13—第二连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离合器总泵,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缸体1,缸体1内部设有建压活塞2,建压活塞2的右侧设有与建压活塞2连接的助推活塞3,建压活塞2右端面的中部均设有第一连杆孔4,助推活塞3左端面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杆孔13,助推活塞3和建压活塞2通过连杆5活动连接,连杆5设在第一连杆孔4和第二连杆孔13内,连杆5的左端设在第一连杆孔4内且与建压活塞2相抵,连杆5的右端设在第二连杆孔13内且与助推活塞3相抵,第一连杆孔4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杆孔13的直径,第二连杆孔13的直径与连杆5的直径相等,助推活塞3和建压活塞2之间的间隙为2mm。

建压活塞2的右端和助推活塞3的左端均设有环形导向槽6,环形导向槽6内设有与环形导向槽6配合的导向环7,建压活塞2的左端和助推活塞3的右端均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内套设有与环形槽8配合的密封圈9,缸体1内部还设有设在建压活塞2右侧的建压腔10,建压腔10的右侧设有与建压活塞2左侧连接的油阀门11和右侧与油阀门11连接的复位弹簧12,复位弹簧12的左侧与缸体1左端内部相抵。安装时,将复位弹簧12放入缸体1,建压活塞2装上密封圈9和导向环7后也装进缸体1,再把连杆5放入建压活塞2的第一连杆孔4内,接着在助推活塞3装上密封圈9和导向环4后也放进缸体1,同时确保连杆5导入助推活塞3的第二连杆孔13内。

使用时,助推活塞3的右端与推杆连接,踩下离合器踏板时,踏板力通过推杆作用在助推活塞3上,此时助推活塞3和推杆不同轴,因此助推活塞3存在运动方向的一个分离力以及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一个侧向分离力;在运动方向上的分离力经连杆5作用在建压活塞2上,此时建压活塞2就只受运动方向的作用力,而不会有侧向力导致偏磨,这样也就减少了建压活塞2运动过程中与缸体1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建压活塞密封圈9的磨损,延长了工作寿命,同时建压活塞2也因没有受到侧向外力,所以不会倾斜,大大降低了离合器总泵总成工作过程中发卡的故障率。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