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的三通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01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管道的三通接头。



背景技术:

三通接头用于连接软管和刚性管道,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用于连通气、液等管道。

目前,市场上的三通接头由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组成,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部通常均采用的是锥形结构,这种锥形结构,在连接软管时,虽然方便两者连接,但是管内压力变大时,就会出现脱管现象。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的一般三通接头由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组成,由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表面均较为光滑与平坦,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外形较为简洁美观,但是在硬度与强度方面还是存在不足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及可使软管能牢固的固定于接头上的用于管道的三通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管道的三通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由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组成,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均沿轴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凹槽、向外凸出的限位块、过渡块和加强块,该若干个固定凹槽沿轴向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相邻的固定凹槽之间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凸起,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加强槽,该第一环形加强槽的槽底为弧形结构;该限位块、过渡块和加强块依次相连,所述加强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加强部;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加强槽,该第二环形加强槽的底为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凹槽,该若干个固定凹槽沿轴向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相邻的固定凹槽之间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凸起,与软管连接时依次的对软管实现紧固,提高了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与软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遇到管内压力变大时,也不会出现脱管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与软管连接更加牢固及稳定。在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加强槽,该第一环形加强槽的槽底为弧形结构,结合,加强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加强部,提高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抗变形能力,提高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整体强度。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加强槽,该第二环形加强槽的底为弧形结构,提高了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各固定凹槽的槽宽均由槽底往槽口方向逐渐变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安装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上时,由于固定槽的槽口为斜面,从而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便于安装者将软管套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内壁均设置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防锈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三通接头,包括接头本体,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接头本体由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组成,该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的外壁均沿轴向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凹槽4、向外凸出的限位块5、过渡块6和加强块7,该若干个固定凹槽4沿轴向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的外壁,相邻的固定凹槽4之间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凸起40,所述限位块5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加强槽50,该第一环形加强槽50的槽底为弧形结构;该限位块5、过渡块6和加强块7依次相连,所述加强块7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部71和第二加强部72,该第一加强部71与第二加强部72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加强部73;所述第一接口1与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加强槽8,该第二环形加强槽8的底为弧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凹槽,该若干个固定凹槽沿轴向均匀的分布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外壁,相邻的固定凹槽之间形成有向外凸出的固定凸起,与软管连接时依次的对软管实现紧固,提高了该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与软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遇到管内压力变大时,也不会出现脱管现象发生,从而保证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与软管连接更加牢固及稳定。在限位块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加强槽,该第一环形加强槽的槽底为弧形结构,结合,加强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该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加强部,提高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抗变形能力,提高了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整体强度。在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环形加强槽,该第二环形加强槽的底为弧形结构,提高了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连接处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各固定凹槽4的槽宽均由槽底往槽口方向逐渐变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安装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上时,由于固定槽的槽口为斜面,从而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便于安装者将软管套于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1、第二接口2和第三接口3的内壁均设置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的防锈蚀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