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牙螺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538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双头牙螺柱。本发明还涉及制备一种双头牙螺柱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双头牙螺柱是指两端均有螺纹的圆柱形紧固件,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炼油、阀门、铁路、桥梁、钢构、汽摩配件、机械、锅炉钢结构、吊塔、大跨度钢结构和大型建筑等;主要用于主体为大型设备,需要安装附件,比如视镜、机械密封座、减速机架等,需使用双头螺栓,双头螺栓一端拧入主体、安装好附件后另一端带上螺母,由于附件是经常拆卸的,直接采用螺栓联接主体和附件时,主体螺牙久而久之会磨损或损坏,而使用双头螺栓更换会非常方便;连接体厚度很大,螺栓长度非常长时,需使用双头螺栓,实际工作中,外载荷有振动、变化、材料高温蠕变等会造成摩擦力减少,螺纹副中正压力在某一瞬间消失、摩擦力为零,从而使螺纹联接松动,如经反复作用,螺纹联接就会松弛而失效,因此,必须进行防松,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造成事故,使用双头螺栓连接具有防松的目的。

目前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类似产品,提供类似产品到中国,按照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高强度紧固件的价格是中国出口价格的六倍估算,德国到中国物流时间大约40-60天左右,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准时化生产装配,;现有国内双头牙螺柱螺纹段匹配度不高,螺纹段与螺柱体同心度较差,螺纹段与螺柱体匹配度不高,螺纹段与螺柱体光洁度(表面粗糙度)较差,牙纹与细杆倒角结合部易产生毛刺,双头牙螺柱产品常温冲击吸收功(产品本身抵抗外力及环境温度所达到的韧性及抗疲劳强度的最大值)只能做到50-80j,目前中国动车制造商、矿山机械及隧道掘进机企业对常温冲击吸收功为100~120j的双头牙螺柱需求量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头牙螺柱,节约成本,减少产品物流周期,螺纹段匹配度较高,螺纹段与螺柱体同心度较好,光洁度较好,牙纹与螺柱体倒角结合部无毛刺且通规到底(细杆最后一牙);产品常温冲击吸收功达到100-120j。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制备一种双头牙螺柱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头牙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柱体、螺纹段,所述螺纹段包括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所述螺柱体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之间;第一螺纹段最初端一牙与螺杆体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最末端一牙与螺杆体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第二螺纹段最初端一牙与螺杆体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最末端一牙与螺杆体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第一螺纹段通规至最后一牙、且第二螺纹段通规至最后一牙;第一螺纹段牙长为180mm、且第一螺纹段两端牙距为10mm,第二螺纹段牙长为140mm、且第二螺纹段两端牙距为10mm;螺纹大径为59.92~59.65mm,螺柱体为圆柱形,螺柱体直径为54±0.1mm,螺柱体光洁度为1.6μm;螺柱体和螺纹段的总长度为470±0.8mm;第一螺纹段与螺柱体的同心度为0.2mm,第二螺纹段与螺柱体的同心度为0.2mm;螺柱体选用直径为70mm的34crnimo6棒材。

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制备一种双头牙螺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改拉,将直径为70mm的34crnimo6棒材通过箱式台车炉1000~1100℃高温退火后,使直径为34crnimo6棒材表面软化后用直条拉丝机改拉成直径为63mm的棒材(改拉后材料利用率比直接车削的高,成本可节约),然后锯断成500mm长,待机加工;

步骤2:粗车,利用车床对锯断成500mm长的棒材进行粗加工,加工时,将锯断成500mm长的棒材按照产品加工图数据各放大一定余量,得到粗车产品;

步骤3:调质,采用连续式网带炉对粗车产品进行热处理;

步骤4:精车,利用车床对热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加工,加工时,按照产品成品图的具体尺寸,去除产品粗车后的余量;

步骤5:螺纹成型,采用za28-40型滚丝机对精车后的产品两端的螺纹段进行滚丝,将产品倒角在机加工时设定为20°角,当滚丝纶挤压到最末端一牙时刚好度数挤压成20°角;避免了产品存在牙纹有毛刺及翻边锯齿状况;

步骤6:车床打磨,固定螺纹成型产品两端中心孔,螺纹成型产品随车床转动而旋转,用1000号纱布套在螺纹成型产品的外圆,磨掉车床加工留下的细微痕迹;车床的旋转速度为2500转/分钟,打磨后的产品光洁度为1.6~6.3μm,其中螺柱体的光洁度为1.6μ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s31:产品淬火,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850~950℃,保温120~240分钟;

s32:选用淬火油,选用高速淬火油;

s33:产品回火,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20~600℃,回火120~240分钟;

s34:产品冷却,将回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温度为90-100℃的冷却水槽中迅速冷却2-5分钟。使产品从回火温度520~600℃急降至急降低至90-100℃,瞬间跳过570-100℃温度区间段,使产品无发生脆性的机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915~925℃、时间为190~200分钟;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85~595℃、回火205~215分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920℃、时间为195分钟;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90℃、回火210分钟。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热处理后的产品常温冲击吸收功为100-120j;螺纹成型的产品通规至最后一牙。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头牙螺柱为m60*470双头牙螺柱;选用高速淬火油(购买的成品油),在调质过程中,使高温区完成的产品冷却速度得到提高;生产实践中,高速淬火油在过冷奥氏体不稳定区冷却速度明显高于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温马氏体转变区冷却与普通淬火油相似,这样工件既可得到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同时也减少了产品在调质过程中的变形(弯曲)或开裂现像;硬度按照产品10.9级标准执行,提高产品韧性;产品硬度均匀,无软点发生;控制产品脆性。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目前只有德国一家工厂生产类似产品,提供到中国);节约成本(按照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进口高强度紧固件的价格是中国出口价格的六倍估算,而该产品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实际每只费用约为350-450元(原材料价格波动因素)左右);减少产品物流周期(目前德国到中国物流时间大约40-60天左右,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准时化生产装配);

(2)牙纹与细杆倒角结合部无毛刺且通规到底(细杆最后一牙);产品常温冲击吸收功(产品本身抵抗外力及环境温度所达到的韧性及抗疲劳强度的最大值)达到100-120j(目前国内类似产品只能做到50-80j);采用车削及砂布打磨工艺达到产品光洁度1.6-6.3μm,砂布打磨工艺用时仅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了打磨时间;螺纹段匹配度较高,螺纹段与螺柱体同心度较好、光洁度较好,牙纹与螺柱体倒角结合部无毛刺且通规到底(细杆最后一牙);

(3)操作简便,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按照一条流水线的加工工序,平均每天至少可生产250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柱体,2-螺纹段,3-第一螺纹段,4-第二螺纹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一种双头牙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柱体1、螺纹段2,所述螺纹段2包括第一螺纹段3、第二螺纹段4,所述螺柱体1位于所述第一螺纹段3与第二螺纹段4之间;第一螺纹段3最初端一牙与螺杆体1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最末端一牙与螺杆体1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第二螺纹段4最初端一牙与螺杆体1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最末端一牙与螺杆体1垂线之间的夹角为20°;第一螺纹段3通规至最后一牙、且第二螺纹段4通规至最后一牙;第一螺纹段3牙长为180mm、且第一螺纹段3两端牙距为10mm,第二螺纹段4牙长为140mm、且第二螺纹段4两端牙距为10mm;螺纹大径为59.92~59.65mm,螺柱体1为圆柱形,螺柱体1直径为54±0.1mm,螺柱体1光洁度为1.6μm;螺柱体1和螺纹段2的总长度为470±0.8mm;第一螺纹段3与螺柱体1的同心度为0.2mm,第二螺纹段4与螺柱体1的同心度为0.2mm;螺柱体1选用直径为70mm的34crnimo6棒材。

制备一种双头牙螺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改拉,将直径为70mm的34crnimo6棒材通过箱式台车炉1000~1100℃高温退火后,使直径为34crnimo6棒材表面软化后用直条拉丝机改拉成直径为63mm的棒材,然后锯断成500mm长,待机加工;

步骤2:粗车,利用车床对锯断成500mm长的棒材进行粗加工,加工时,将锯断成500mm长的棒材按照产品加工图数据各放大一定余量,得到粗车产品;

步骤3:调质,采用连续式网带炉对粗车产品进行热处理;

步骤4:精车,利用车床对热处理后的产品进行加工,加工时,按照产品成品图的具体尺寸,去除产品粗车后的余量;

步骤5:螺纹成型,采用za28-40型滚丝机对精车后的产品两端的螺纹段2进行滚丝,将产品倒角在机加工时设定为20°角,当滚丝纶挤压到最末端一牙时刚好度数挤压成20°角;

步骤6:车床打磨,固定螺纹成型产品两端中心孔,螺纹成型产品随车床转动而旋转,用1000号纱布套在螺纹成型产品的外圆,磨掉车床加工留下的细微痕迹;车床的旋转速度为2500转/分钟,打磨后的产品光洁度为1.6~6.3μm,其中螺柱体1的光洁度为1.6μm。

进一步地,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s31:产品淬火,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850~950℃,保温120~240分钟;

s32:选用淬火油,选用高速淬火油;

s33:产品回火,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20~600℃,回火120~240分钟;

s34:产品冷却,将回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温度为90-100℃的冷却水槽中迅速冷却2-5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915~925℃、时间为190~200分钟;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85~595℃、回火205~215分钟。

更进一步地,步骤3中,将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前段的淬火区间箱体内,箱体温度设定为920℃、时间为195分钟;将淬火后的粗车产品置于连续式网带炉后段的回火区间箱体中,箱体温度设定为590℃、回火210分钟。

更进一步地,进行热处理后的产品常温冲击吸收功为100-120j;螺纹成型的产品通规至最后一牙。

实施例

za28-40型滚丝机购自山东省青岛生建机械厂;

34crnimo6棒材购自湖北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速淬火油购自东莞市美科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选取十组不同热处理条件对粗车产品进行热处理,各组具体热处理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的热处理参数

采用十组实施例热处理参数加工实施例样品,十组实施例最终加工成的双头牙螺柱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如表2所示:

表2施例最终加工成的双头牙螺柱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5的硬度较高、冲击吸收功较大、无裂缝、无软点。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