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芯结构及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06302发布日期:2018-06-05 19:48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芯结构及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具体涉及气体减压阀技术。



背景技术:

在医用气体及工业用气体领域,如医疗麻醉呼吸、工业气体焊接,检验室检验,半导体行业或食品包装业等领域。为贮存和运输方便气体通常是被压缩储存于高压气瓶中,使用时需根据需要通过减压阀将气体压力降低到使用所需压力。

在使用过程中,气瓶气体慢慢消耗,压力也会逐渐降低到最低残压。开始时气体储存压力很高,15MPa以上,而实际使用压力只有不到0.6MPa,进出口压力差较大,阀座的密封要求高。到气体快耗尽时,气瓶压力只有1MPa。进气压力高,变化大,对减压阀出气压力影响大,为获得好的性能,目前均采用软密封结构,阀开口直径尽量做小。

参见图1和图2,其为目前典型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之一,主要包括:膜片(1),调压弹簧(2),上盖(3),阀导杆(4),密封垫(5),阀座(6),阀杆(7),阀芯弹簧(8),阀体(9)。通过膜片(1)表面上的压力感应与调压弹簧(2)的力平衡关系,控制阀杆上密封与阀座间的开度,使用输出压力基本保持恒定。但是,离医疗、检验、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对减压阀性能的高要求仍有差距。

这样的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参见图2):

其一,由于阀开口要做的尽量小,导杆(4)安装在密封垫(5)中,支撑面积有限。高速气流通过阀座后,会产生湍流,湍振的频率与阀芯的共振频率一致时,会产生共振。在使用可以通过调节流量大小,尽量避免两者频率,避免共振。但是,难免偶尔出现短时共振;而一旦共振,导杆(4)便会穿透密封垫(5),造成密封垫泄漏(图3)。

其二,由于导杆(4)需装入密封垫(5)中,阀的开口直径不能做小,进气压力变化时,对出气压力影响较大。

由此可见,给出一种安全性可靠,输出压力稳定的减压阀方案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减压阀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安全性可靠,输出压力稳定的新的减压阀方案。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阀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减压阀,由此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阀芯结构,包括:

阀座,所述阀座内部沿其轴向依次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台阶形内孔,密封调节孔,支撑导向孔;沿径向设置有径向导气孔,所述径向导气孔与密封调节孔连通;

密封垫,所述的密封垫呈圆形垫片状,并有内孔;所述密封垫安置在阀座的台阶形内孔的底部,其上的内孔与阀座的密封调节孔连通;

阀杆,所述阀杆呈圆柱台阶状,安置在阀座的台阶形内孔中,顶端穿设密封垫的内孔中,可与密封垫的内孔配合密封阀座的密封调节孔;

活塞导杆,所述的活塞导杆呈圆柱台阶状,通过O型圈动密封的安置在阀座的支撑导向孔中,一端与穿设在密封垫内孔中的阀杆顶端配合组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的上端呈三级圆柱台阶状,顶端最细段与中间段之间通过圆台过渡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结构中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整体呈圆柱台阶状,整体嵌设在阀座中。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外部设置有连接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O型圈可产生阻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减压阀,包括上盖、调压弹簧、膜片以阀芯弹簧及阀体,其还包括上述的阀芯结构,所述阀芯结构通过阀芯弹簧安置在阀体中,并与膜片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结构与阀体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通过独特的阀座和导杆结构以及配合方式,避免了导杆击穿密封点的原有缺陷,并使得阀芯、阀杆定位不易偏移;增加O型圈阻尼,克服阀杆在高速气流中可能产生的振动,改善振动啸叫。同时,将气流导向,避免对膜片产生冲击,降低潜在的膜片失效风险。

本发明提供的方案可靠性更高,失效风险更小,进气压力变化对出气压力影响小,压力稳定性能更优越,可满足医疗、检验、半导体、食品等领域对减压阀性能的高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现有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减压阀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有减压阀阀座密封结构导杆击穿密封垫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例中减压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例中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例中阀芯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4至图6,其所示为本实例给出的减压阀的一个组成结构示例。

由图可知,本减压阀在组成结构上要由膜片1,调压弹簧2,上盖3,阀杆4,密封垫5,阀座6,套筒7,阀芯弹簧8,阀体9,密封垫圈10,活塞导杆11以及O型圈12配合构成。

其中,膜片1,调压弹簧2,上盖3以及阀体9构成整个减压阀的主体结构,而阀杆4,密封垫5,阀座6,套筒7,阀芯弹簧8,活塞导杆11以及O型圈12配合构成整个减压阀的阀芯,该阀芯安全稳定可靠,在与阀体配合可实现输出压力稳定。

参见图4,本减压阀中的上盖3,整体呈圆柱体,内部有台阶形内孔与阀体9螺纹配合并通过膜片1密封。

调压弹簧2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整体安置在上盖3中的台阶形内孔内,并与膜片1配合。

而阀体9,整体呈长方形,内部有贯穿台阶孔及进出气口,一端连接进气接头,另一端安装阀芯结构。由此构成整个减压阀的主体结构。

参见图5和图6,阀座6为构成阀芯的主体部件,用于承载其它阀芯组成部件。该阀座6整体呈六面体圆柱台阶状,其内部沿其轴向依次贯设有相互连通的台阶形内孔,密封调节孔,支撑导向孔;这里的台阶形内孔即作为安置孔,有作为导气孔与密封调节孔配合形成可密封调节的导气道。

同时,阀座6的六角面分别设有径向导气孔与密封调节孔连通,由此构成完整的导气道,实现气流的径向导出,避免直接冲击膜片。

再者,阀座6的外部带连接外螺纹,与阀体9中部内螺纹配合并通过密封垫圈10进行密封。

密封垫5整体呈圆形垫片状,并开设有内孔;该密封垫5安置在阀座6的台阶形内孔的底部,其上的内孔正好与阀座的密封调节孔同轴连通。对该密封垫5上内孔的结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优选,本实例采用去顶锥形结构,这样能够与阀杆4进行面配合,保证密封和调节效果。

套筒7整体呈中空的圆柱台阶状,该套筒7整体嵌设在阀座6的台阶形内孔中,对台阶形内孔底部的密封垫5形成固定;同时套筒7端口通过密封垫圈10与阀体9配合实现密封。

阀杆4,其整体安置在阀座6中,并可沿阀座6轴向移动移动,同时通过移动可与密封垫5配合,实现对整个气道进行密封或调节。

该阀杆4的上部呈圆柱台阶状,具体为三级圆柱台阶状,用于与阀座6安置配合;而下部为直杆状,用于安置阀芯弹簧8。该阀杆4上部的三级圆柱台阶状结构中,最大段作为阀杆4的安装段,整体与套筒7的内孔配合,并整体可移动的安置在其中;中间段作为调节段,整体穿过套筒7,使得顶端与密封垫5的内孔配合,而顶部的最细段穿设在密封垫5中,用于连接活塞导杆11。

在本方案中,阀杆4上部的三级圆柱台阶状结构中的中间段顶端(即中间段与顶部的最细段连接部位)优选圆台结构(即中间段与顶部的最细段之间通过圆台过渡段连接),通过该圆台结构的侧面与密封垫5中的内孔配合,可实现气道的线性调节,保证气流调节的线性和稳定性。

活塞导杆11,其整体呈圆柱台阶状,其外侧开设相应的安置槽,用于安置相应的O型圈12。该活塞导杆11通过安置槽内的O型圈12整体可移动的安置在阀座6支撑导向孔中,一端与阀杆4的顶端配合组合为一体,另一端与膜片1配合。如此结构的活塞导杆11通过O型圈12与阀座6支撑导向孔配合,实现稳定可靠的移动,继而可对阀杆4的顶端形成稳定可靠的导向支撑,使其始终保证轴向移动。

阀芯弹簧8,本方案优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其整体套设在阀杆4上,通过与阀体9配合,对阀杆4提供弹力。

由此构成的减压阀中,其阀杆4上端部得到导向支撑,增加O型圈阻尼,克服阀杆在高速气流中可能产生的振动。同时密封垫的结构也做了变更,避免了导杆击穿密封垫现象,并使通过密封阀座6后的高速气流改变方向,不直接冲击膜片1,减少膜片1受到冲击。

由上可知,本实例方案通过改变密封阀座6、阀杆4及密封垫5的内部结构,增加活塞导杆11和O型圈12,使得阀杆4上端部得到导向支撑,增加O型圈阻尼,克服阀杆在高速气流中可能产生的振动,改善振动啸叫。同时基于圆形垫片状的密封垫,并采用平垫结构喷嘴,便于加工和检验。本方案可使得阀芯、阀杆定位不易偏移,减少造成其它杂质污染物等对密封面的影响,同时免了导杆击穿密封垫现象,并使通过密封阀座6后的高速气流改变方向,不直接冲击膜片1,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减压阀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