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94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背光源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LCD/LCM、手机、平板电脑、GPS、太阳能电池等行业,其一般包括灯条、导光板、扩散膜片、增光膜片及黑白胶片等。

在如今的背光源组装生产线中,已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操作,逐步往工业4.0的趋势发展。因此,使用工业机器人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先对产品进行定位,将定位的数据输送到机器人的控制器,机器人才能识别到产品的具体位置。而定位数据的采集需要同相机对其拍摄,但是产品会有多种尺寸,每次变换产品时,都需要人工去调整拍摄相机的位置,人工操作会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对位不准确,贴合的精度差,且贴合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稳定可靠的,其定位精度高,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的相机调节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支撑架、与支撑架连接的相机滑动装置和与相机滑动装置连接的相机固定机构,所述相机滑动装置包括滑动底座、两块支撑块、电机固定块、导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第一丝杆螺母、第二丝杆螺母、正反牙丝杠及用于驱动正反牙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导轨固定连接于滑动底座,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两块支撑块分别设于所述滑动底座的两侧,所述正反牙丝杆与所述两块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与所述正反牙丝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和所述第一滑块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和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块与其中一块支撑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电机固定块并与所述正反牙丝杠连接;所述相机固定机构包括与第一移动座连接的X轴微调滑台、与X轴微调滑台连接的Y轴微调滑台、连接于Y轴微调滑台的移动板、与移动板连接的相机角度调节块、与相机角度调节块连接的相机支撑板和固定连接于相机支撑板的相机夹持件。

其中的,所述相机角度调节块设有用于作为转动轴心的轴通孔和用于调节角度的圆弧槽。

其中的,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正反牙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

其中的,所述正反牙丝杠与所述两块支撑块的连接处设有轴承。

其中的,所述滑动底座设有接近开关感应器,所述第一移动座设有用于与接近开关感应器感应的感应挡片;所述第二移动座设有用于移动限位的限位块。

其中的,所述限位块设有用于限制移动范围的限位槽。

其中的,所述相机夹持件包括与所述相机支撑板连接的夹持底块和与夹持底块可拆卸连接的夹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通过采用正反牙丝杠传动机构,再结合微调滑台的使用,从而实现相机的自动调节,其定位精度高,保证机器人使用的精确度,从而能保证了背光源后续贴合的质量,产品的一致性好,本实用新型代替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2-相机滑动装置;21-底座;22-支撑块;23-电机固定块;24-导轨;241-第一滑块;242-第二滑块;243-第一移动座;244-第二移动座;251-第一丝杆螺母;252-第二丝杆螺母;25-正反牙丝杠;26-驱动电机;3-相机固定机构;31-X轴微调滑台;32-Y轴微调滑台;33-移动板;34-相机角度调节块;341-轴通孔;342-圆弧槽;35-相机支撑板;36-相机夹持件;361-夹持底块;362-夹持块;4-联轴器;5-轴承;6-接近开关感应器;7-感应挡片;8-限位块;81-限位槽;9-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调节机构,包括用于背光源拍摄定位的相机9、支撑架1、与支撑架1连接的相机滑动装置2和与相机滑动装置2连接的相机固定机构3。所述相机9通过所述相机固定机构3与所述相机滑动装置2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两个相机9和两个相机固定机构3,两个相机9通过支撑架1都架设于背光源的上方。在所述相机滑动装置2的作用下,两个相机9分别同时移动到背光源的对角处进行拍摄,所拍摄的位置信息会传送给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视觉定位,以便于机器人能准确地对背光源进行抓取。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固定机构3包括与第一移动座243连接的X轴微调滑台31、与X轴微调滑台31连接的Y轴微调滑台32、连接于Y轴微调滑台32的移动板33、与移动板33连接的相机角度调节块34、与相机角度调节块34连接的相机支撑板35和固定连接于相机支撑板35的相机夹持件36。所述相机角度调节块34设有用于作为转动轴心的轴通孔341和用于调节角度的圆弧槽342,该相机角度调节块34可以轴通孔341为轴心,在圆弧槽342的范围内调节相机9的安装角度,以便于相机9能够满足多种尺寸背光源的拍摄。其中,第二移动座244也连接有所述相机固定机构3,其结构与前述的一样,在这里不再赘述。采用X轴微调滑台31和Y轴微调滑台32能填充相机滑动装置2单一位移的缺陷,使相机9拍摄的位置更为精确,减少误差。其中,所述相机夹持件36包括与所述相机支撑板35连接的夹持底块361和与夹持底块361可拆卸连接的夹持块362。夹持块362通过螺钉与夹持底块361连接,从而将相机9夹持于夹持底块361和与夹持块362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可便于相机9的更换和维护。

本实施例中,所述相机滑动装置2包括滑动底座21、两块支撑块22、电机固定块23、导轨24、第一滑块241、第二滑块242、第一移动座243、第二移动座244、第一丝杆螺母251、第二丝杆螺母252、正反牙丝杠25及用于驱动正反牙丝杠25转动的驱动电机26。所述导轨24固定连接于滑动底座21,所述第一滑块241和所述第二滑块242与所述导轨24滑动连接,所述两块支撑块22分别设于所述滑动底座21的两侧,所述正反牙丝杆与所述两块支撑块22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251和第二丝杆螺母252与所述正反牙丝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243与所述第一丝杆螺母251和所述第一滑块241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244与所述第二丝杆螺母252和所述第二滑块242连接,所述电机固定块23与其中一块支撑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6安装于电机固定块23并与所述正反牙丝杠25连接。所述第一丝杠螺母与所述正反牙丝杠的正丝部分连接,所述第二丝杠螺母与所述正反牙丝杠的反丝部分连接,当驱动电机26驱动正反牙丝杠转动时,第一丝杠螺母251和第二丝杠螺母252会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移动座243和第二移动座244沿着导轨24作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移动,由于相机固定机构3连接于相机滑动装置2,因此相机9也会沿直线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在丝杆传动机构和导轨24滑块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实现自动化调整相机9的位置,以适用于客户不同尺寸的背光源的定位,摆脱了人手调整所带来的误差,使相机9移动更加平稳、精确,从而让机器人得到更准确位置信息,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6与所述正反牙丝杠25通过联轴器4连接。使用联轴器4具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正反牙丝杠25与所述两块支撑块22的连接处设有轴承5。使用轴承5能使正反牙丝杠25转动更平稳,减少转动摩擦。

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底座21设有接近开关感应器6,所述第一移动座243设有用于与接近开关感应器6感应的感应挡片7;所述第二移动座244设有用于移动限位的限位块8。其中的,所述限位块8设有用于限制移动范围的限位槽81。在工作时,当感应挡片7移动到接近开关感应器6的感应区,此时移动座已经到达最大的移动范围,因此该驱动电机26将停止运作,防止丝杠螺母继续运动而碰到滑动底座21上的支撑块,从而造成机械零件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