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水除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13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水除鳞阀。



背景技术:

高压水除鳞阀主要用于冶金行业(板材、棒材、型材、管材)轧钢线上的高压水除鳞系统中,作为循环阀、充水阀和喷射阀进行使用,主要用于热轧的轧制过程中,清除钢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炉生氧化铁皮和轧制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氧化铁皮,从而提高钢材的表面质量。近几年,各钢铁公司大量 引进国外中厚板生产线,其高压水除鳞系统中大量使用除鳞阀,但是现有除鳞阀大多是锥形密封型式,依靠表面硬度很高的锥面进行对高压水的密封,此种结构对介质的要求很高,当介质中有铁屑等杂质时经常卡在锥面处,使阀芯关不死,从而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水除鳞阀,该阀门结构新颖、密封效果好且便于控制介质流量。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水除鳞阀,包括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柱塞,以及内端部与所述柱塞相连接的阀杆,以及输出端与阀杆外端部相连接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所述柱塞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与阀腔相通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的管道方向均水平设置,介质出口的水平高度高于介质进口的水平高度;所述阀体的阀腔内部设有套筒,套筒上开设有与介质出口相通的筒腔;所述柱塞的外侧壁面与套筒的内侧壁面密封配,柱塞的塞体侧壁的特定区域内穿设有多个通孔。需要说明的是,该特定区域并没有位置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调节其位置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通孔呈“M”形布局在柱塞的塞体侧壁上。上述方案中,柱塞上的M形状布置的通孔,可以控制出水的流量和速度,流量和速度呈现等百分比线性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通孔的通孔方向与介质出口的管道方向相垂直。

作为优选,所述柱塞与套筒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和四氟密封圈,上述结构中通过两层密封结构,提升柱塞与套筒之间的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柱塞将阀腔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为平衡腔;柱塞上设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道;上述结构保证了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的压力平衡,从而便于所述柱塞纵向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阀体上端固定有阀盖,阀杆的杆体穿过所述阀盖;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设有填料组件;填料组件包括填料,以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填料的压套,以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压套的压板;所述填料和压套套设在阀杆上,压板通过连接部件固定在阀盖上,连接部件上还套设有预载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阀杆外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部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内设有速度控制阀和电磁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高压水除鳞阀,该高压水除鳞阀的阀体上设有与阀腔相通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阀腔内部设有套筒,套筒上开设有与介质出口相通的筒腔,柱塞的外侧壁面与套筒的内侧壁面密封配,柱塞的塞体侧壁的特定区域内穿设有多个通孔。当所述柱塞纵向移动使通孔外端与筒腔相通时,阀门打开,介质依次经过介质进口、阀腔、柱塞内、通孔、筒腔和介质出口;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柱塞高度,从而调节与筒腔相通的通孔数量,即可控制介质流量和流速。在所述柱塞纵向移动使通孔外端被套筒封闭时,阀门关闭;此状态下柱塞与套筒紧密配合,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压水除鳞阀,包括阀体1,以及设置在阀体1内的柱塞2,以及内端部与所述柱塞2相连接的阀杆3,以及输出端与阀杆3外端部相连接的驱动部件4;所述驱动部件4能够带动所述柱塞2纵向移动。所述阀体1上端固定有阀盖5,阀杆3的杆体穿过所述阀盖5;阀杆3外端部通过联轴器41与驱动部件4的输出端相连接,驱动部件4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内设有速度控制阀和电磁换向阀。所述阀杆3与阀盖5之间设有填料组件;填料组件包括填料61,以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填料61的压套62,以及用于轴向定位所述压套62的压板63。所述填料61和压套62套设在阀杆3上,压板63通过连接部件64固定在阀盖5上,连接部件64上还套设有预载弹簧65。连接部件可以为螺栓、螺钉和连接销等常用连接结构,方案中填料61和预载弹簧达到调节作用,使得阀杆3部分安全可靠。

所述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11相通的介质进口12和介质出口13,介质进口12和介质出口13的管道方向均水平设置,介质出口13的水平高度高于介质进口12的水平高度;所述阀体1的阀腔11内部设有套筒14,套筒14上开设有与介质出口13相通的筒腔15。所述套筒14和柱塞2表面由特殊材料硬化处理,增加耐磨性和使用寿命,柱塞2的外侧壁面与套筒14的内侧壁面密封配,具体来说,柱塞2与套筒14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16和四氟密封圈17,通过两层密封结构,提升柱塞2与套筒14之间的密封效果。

所述柱塞2将阀腔11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为平衡腔;柱塞2上设有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的通道21;上述结构保证了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的压力平衡,从而便于所述柱塞2纵向移动。所述柱塞2的塞体侧壁的特定区域内穿设有多个通孔22,通孔22的通孔22方向与介质出口13的管道方向相垂直,多个通孔22呈“M”形布局在柱塞2的塞体侧壁上。柱塞2上的M形状布置的通孔22,可以控制出水的流量和速度,流量和速度呈现等百分比线性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特定区域并没有位置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调节其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高压水除鳞阀,该高压水除鳞阀的阀体1上设有与阀腔11相通的介质进口12和介质出口13,阀腔11内部设有套筒14,套筒14上开设有与介质出口13相通的筒腔15,柱塞2的外侧壁面与套筒14的内侧壁面密封配,柱塞2的塞体侧壁的特定区域内穿设有多个通孔22。当所述柱塞2纵向移动使通孔22外端与筒腔15相通时,阀门打开,介质依次经过介质进口12、阀腔11、柱塞2内、通孔22、筒腔15和介质出口13;此过程中通过调节柱塞2高度,从而调节与筒腔15相通的通孔22数量,即可控制介质流量和流速。在所述柱塞2纵向移动使通孔22外端被套筒14封闭时,阀门关闭;此状态下柱塞2与套筒14紧密配合,密封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