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流道直径的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57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流道直径的球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道直径的球阀。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其中,球阀是一类阀瓣呈球状的阀门。

传统的球阀包括阀体、阀杆及球体,阀体内设置有流道,阀杆驱动球体旋转控制流道的切断及流通,一些球阀的流道的出口段往往呈开放式,在进口段没有介质进入后,灰尘会从出口段混入,故需要及时将密封盖盖于开放式的出口段,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出现遗忘盖上密封盖的状况,则无法避免依然有灰尘混入;此外,传统的流道直径为单一尺寸无法调节,在需要其他流道直径的球阀时需要拆卸并安装新的球阀,给日常使用及生产带来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需求对流道截面大小进行手动调节的可调节流道直径的球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杆及球体,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流道,所述的阀杆驱动球体旋转控制流道的切断及流通,所述的流道被球体分隔为进口段及出口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盖、封盖轨道、第一拐臂、第二拐臂及浮力球,所述的封盖轨道沿竖向设置于阀体外侧与流体的出口段对应的位置,所述的封盖滑移设置于封盖轨道,所述的封盖上设置有封盖槽,所述的第一拐臂中部铰接于流道的出口段的内壁且两侧可竖直反向摆动,其中一端设置有滑移于封盖槽的封盖销,另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联动槽,所述的第二拐臂中部铰接于流道的出口段的内壁且两侧竖直反向摆动,其一端设置有滑移于联动槽的联动销,另一端用于安装浮力球,所述的阀杆驱动球体切断流道时,流体减少,浮力球下降,带动第二拐臂的联动销上升,从而使与第一拐臂联动的封盖下降,构成流道的出口段的封闭;所述的阀杆驱动球体使流体流通于流道时,流体增加,浮力球上升,带动第二拐臂的联动销下降,从而使与第一拐臂联动的封盖上升,流体顺利通过流道的出口段,所述的流道内设置与流道内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一调节环,该第一调节环的外周与流道内周呈螺纹配合,所述的流道内设置有在第一调节环安装到位后与其侧面相抵的定位台阶,所述的第一调节环内设置与第一调节环内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二调节环,该第二调节环的外周与第一调节环内周呈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调节环在安装到位后其侧面与定位台阶相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盖在球体封闭流道时,自动封闭流道的出口段,避免灰尘从出口段进入阀体内,污染阀体内环境,而球体使流体流通于流道时,封盖能够自动打开,避免阻碍流体流动,根据实用性,此外,该封盖使阀体具有滞后开启的功能,如若遇到误操作,及时旋转阀杆,仍能避免流体流出,根据不同的流道直径需求,按需装入第一调节环或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组合,即可调节流道直径大小,拆装方便,无需将整个球阀从关联设备上进行拆除,提高操作简便性,而定位台阶则使各调节环安装准确,避免安装过深无法取出,安装过浅影响球阀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位于流道的出口段下方固定设置有密封配合件,所述的密封配合件的截面呈L形且竖向与封盖相对应,所述的密封配合件的相对转折处的一侧呈水平设置作为与阀体的固定部,另一侧竖直设置作为阻挡阀体内流体的阻流部,所述的密封配合件内侧底面设置有密封材料层,所述的封盖下降至密封配合件且底面与密封材料层构成密封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配合件一方面阻流少许缓慢流出的流体,另一方面部分与封盖竖向重合,增加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封盖由若干个封盖单元横向依次组成,相邻所述的封盖单元之间设置有相插配的插块及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封盖单元化,根据实际需求取一定量后进行插配,增加适合场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流道直径的球阀,包括阀体1、阀杆2及球体3,阀体1内设置有流道4,阀杆2驱动球体3旋转控制流道4的切断及流通,流道4被球体3分隔为进口段41及出口段42,还包括封盖5、封盖轨道11、第一拐臂6、第二拐臂7及浮力球8,封盖轨道11沿竖向设置于阀体1外侧与流体的出口段42对应的位置,封盖5滑移设置于封盖轨道11,封盖5上设置有封盖槽52,第一拐臂6中部铰接于流道4的出口段42的内壁且两侧可竖直反向摆动,其中一端设置有滑移于封盖槽52的封盖销62,另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联动槽61,第二拐臂7中部铰接于流道4的出口段42的内壁且两侧竖直反向摆动,其一端设置有滑移于联动槽61的联动销71,另一端用于安装浮力球8,阀杆2驱动球体3切断流道4时,流体减少,浮力球8下降,带动第二拐臂7的联动销71上升,从而使与第一拐臂6联动的封盖5下降,构成流道4的出口段42的封闭;阀杆2驱动球体3使流体流通于流道4时,流体增加,浮力球8上升,带动第二拐臂7的联动销71下降,从而使与第一拐臂6联动的封盖5上升,流体顺利通过流道4的出口段42,封盖5在球体3封闭流道4时,自动封闭流道4的出口段42,避免灰尘从出口段42进入阀体1内,污染阀体1内环境,而球体3使流体流通于流道4时,封盖5能够自动打开,避免阻碍流体流动,根据实用性,此外,该封盖5使阀体1具有滞后开启的功能,如若遇到误操作,及时旋转阀杆2,仍能避免流体流出。

阀体1位于流道4的出口段42下方固定设置有密封配合件12,密封配合件12的截面呈L形且竖向与封盖5相对应,密封配合件12的相对转折处的一侧呈水平设置作为与阀体1的固定部121,另一侧竖直设置作为阻挡阀体1内流体的阻流部122,密封配合件12内侧底面设置有密封材料层123,封盖5下降至密封配合件12且底面与密封材料层构成密封配合,密封配合件12一方面阻流少许缓慢流出的流体,另一方面部分与封盖5竖向重合,增加密封性能。

封盖5由若干个封盖单元51横向依次组成,相邻封盖单元51之间设置有相插配的插块511及插槽512,将封盖单元51化,根据实际需求取一定量后进行插配,增加适合场合。

流道4内设置与流道4内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一调节环43,该第一调节环43的外周与流道4内周呈螺纹配合,流道4内设置有在第一调节环43安装到位后与其侧面相抵的定位台阶44,第一调节环43内设置与第一调节环43内周形状相适配的第二调节环45,该第二调节环45的外周与第一调节环43内周呈螺纹配合,第二调节环45在安装到位后其侧面与定位台阶44相抵,根据不同的流道4直径需求,按需装入第一调节环43或第一调节环43和第二调节环45的组合,即可调节流道4直径大小,拆装方便,无需将整个球阀从关联设备上进行拆除,提高操作简便性,而定位台阶44则使各调节环安装准确,避免安装过深无法取出,安装过浅影响球阀的装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