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053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压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压阀。



背景技术:

气体稳压阀是一种气动式控制器,把它接在气路中,无需外界供给能源,靠工作介质本身的能量即可输出稳定的压力。稳压阀适用于要求对气体压力或气体流量进行精确控制的场合。

其在工作时,由输入端进来的高压气体,经过阀口的节流作用产生压力降,使输出端的压力降低,输出压力值的大小,可由调节弹簧的作用力来确定。输出端负载的变化,使输出压力发生变化,此时输出压力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输出压力升高,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亦增加,当其大于弹簧作用力时,膜片便带动阀芯向上移动,使阀口的开度降低,从而压力降增大,输出端的压力也随之下降,直到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与弹簧的作用力相平衡为止,如果输出压力降低,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亦下降,当其值小于弹簧的作用力时,膜片则带动阀芯向下移动,使阀口的开度增大,从而压力降减小,输出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作用在膜片上的力与矩形弹簧作用力相平衡为止。

现有技术中的气体稳压阀通常由调节弹簧、膜片、活塞、阀座、阀瓣等零件组成,利用膜片直接传感下游压力驱动阀瓣,控制阀瓣开度完成减压稳压功能,膜片的两面受压的作用来回移动时,容易受到震荡造成发体内的压力不稳定,使得稳压阀的供压效果不够稳定,造成阀体的密封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压阀,减压稳压效果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带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阀体,阀体上连接有阀盖,阀体内设置有稳压阀座及阀芯,其特征是:所述阀体与阀盖之间设置有膜片,所述膜片与阀体之间设置有腔室,腔室与出气口间设置用于连通的阻尼管,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所述阀芯贯穿稳压阀座和连通口设置,所述膜片的上端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阀芯与稳压阀座及连通口接触处设置为金属板材的两端及设置在两侧金属板材之间的硫化橡胶填充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阀芯常常会上下移动,而在高压的时候后也可能造成阀芯的震荡,使得压力不稳定,而且密封性出现问题,所以设置的稳芯为金属板材的两端及设置在两侧金属板材之间的硫化橡胶填充层,硫化橡胶填充层能够吸收阻尼震荡,使得震荡减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供压稳定,而在稳压阀座上设置的两个凹槽内的密封橡胶圈能够起到双重的密封作用效果,使得密封效更好,密封效果优良则一定程度上阀体内的供压就会比较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膜片选用聚酯膜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很薄的聚酯膜片作敏感元件,能够有效的提高稳压阀的寿命和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有设置在聚氨酯膜片上方的弹簧座及与连接在弹簧座与聚氨酯膜片间的第一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弹簧能够在压力增大或者减小时,对膜片施加向上或者向下的作用力,使得膜片带动阀芯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座包括有沿阀盖上下滑动的调节螺栓及与调节螺栓连接的压力缓冲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对弹簧座起到缓冲及帮助弹簧座复位的作用效果,由于在受到高压冲击时膜片的移动不稳定会导致阀芯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设置的压力缓冲装置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稳定的作用效果,在阀芯移动时缓冲装置的设置使得阀芯的移动稳定,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阀体进一步的密封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缓冲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弹簧座与调节螺栓之间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弹簧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容置第二弹簧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块上设置有凹槽,在安装块与弹簧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控制弹簧座的移动速度,设置的凹槽能够在第二弹簧压缩时同于容置第二弹簧,减少第二弹簧的占据空间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选择矩形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矩形弹簧代替一般的圆柱形弹簧能够减小弹簧的尺寸,则占据阀体的空间也就较小,而且在压力的传递上也就更加灵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稳压阀座的结构设置一方面能起到吸震的作用效果使得密封紧密,另一方面能够起到设置的双重密封橡胶圈也能够进一步的使得密封性增强,整体的密封性好,则使用时的压力就会比较稳定;2、压力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聚酯膜片在滑移时移动更加稳定,则聚酯膜片在带动阀芯移动时,更加稳定,不会轻易震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进气口;2、出气口;3、阀体;4、阀盖;5、稳压阀座;6、阀芯;7、膜片;8、腔室;9、金属板;10、硫化橡胶填充层;11、连通口; 13、弹簧座;14、第一弹簧;15、调节螺栓;16、安装块;17、凹槽;18、第二弹簧;19、阻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稳压阀,如图1所示,包括有阀体3,在阀体3上设置有进气口1和出气口2,阀体3的上端设置有阀盖4,而阀体3内设置有稳压阀座5及阀芯6,阀芯6的上端连接有膜片7,膜片7选择聚酯膜片7,而在膜片7的上方还设置有驱动膜片7复位的弹性组件,其中膜片7的下方与稳压阀座5之间设置有腔室8,腔室8与出气口2间设置有用于连通的阻尼管19,进气口1和出气口2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1,阀芯6贯穿稳压阀座5和连通口11设置,当气体从进气口1进入时连通口11处于连通状态,则气体就会通过连通口11到达出气口2,到达出气口2处的气体就会部分通过阻尼管19到达腔室8,腔室8内逐渐积聚较多的气体时压力增加,则阀芯6就会向阀盖4方向移动,直到封闭连通口11,此时进气口1的气体就不能到达出气口2,出气口2压力降低,则腔室8内的气体就会通过阻尼管19到达出气口2排出,则阀芯6会向远离阀盖4的方向移动,则连通口11又会打开,则进气口1的气体就会到达出气口2。

如图1所示,阀芯6与稳压阀座5及连通口11接触处设置为金属板9材的两端及设置在两侧金属板9材之间的硫化橡胶填充层10,由于阀芯6在移动过程中压力不稳定时可能造成阀芯6的震动,阀芯6震动则膜片7就会震动,则腔室8的封闭性就不够优良,则稳压阀的压力就不会稳定,而设置的阀芯6与稳压阀座5及连通口11接触处设置为金属板9材的两端及设置在两侧金属板9材之间的硫化橡胶填充层10结构,硫化橡胶的高弹量和粘性赋予其具有吸震的作用效果,所以在使用时高频的条件下硫化橡胶填充层10能够吸震使得阀芯6使用更加稳定,则稳压阀内的压力也就会比较稳定。

如图1所示,弹性组件包括有设置在膜片7上方的弹簧座13及连接在弹簧座13与膜片7之间的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设置为矩形,在使用时从进气口1进来的高压气体,经过连通口11的节流作用产生压力降,使输出端的压力降低,输出压力值的大小,可由调节第一弹簧14的作用力来确定,输出端负载的变化,使输出压力发生变化,此时输出压力作用在膜片7上的力,亦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输出压力升高,作用在膜片7上的力亦增加,当其大于第一弹簧14作用力时,膜片7便带动阀芯6向上移动,使连通口11的开度降低,从而压力降增大,输出端的压力也随之下降,直到作用在膜片7上的力与第一形弹簧的作用力相平衡为止,如果输出压力降低,作用在膜片7上的力亦下降,当其值小于第一弹簧14的作用力时,膜片7则带动阀芯6向下移动,使连通口11的开度增大,从而压力降减小,输出压力也随之升高,直到作用在膜片7上的力与第一弹簧14作用力相平衡为止,稳压阀根据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连通口11的开度,保持输出压力稳定。

如图1-2所示,弹簧座13包括有沿阀盖4上下滑动的调节螺栓15及与调节螺栓15连接的压力缓冲装置,压力缓冲装置包括有设置在弹簧座13与调节螺栓15之间的安装板,安装块16与弹簧座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安装块16上设置有容置第二弹簧18的凹槽17,第二弹簧18也设置为矩形,矩形的结够能够节约空间,而压力缓冲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在阀芯6上下移动时,起到对第一弹簧14的稳定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弹簧14发生震荡,保证稳定性从而使得压力保持恒定。

当该稳压阀在工作时,气体通过进气口1后通过连通口11到达出气口2,出气口2处的气体一部分经过出气口2排出,还有一部分经阻尼管19到达腔室8,当空腔压力足够大时带动滑阀向阀盖4的方向移动,直到阀芯6封闭连通口11,此时出气口2处的压力会逐渐降低,腔室8内的气体就会经阻尼管19到达出气口2处排出,压力降低时阀芯6向远离阀盖4的方向移动,则连通口11又会连通,继续输送气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