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加固钻具用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64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超深加固钻具用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深加固用的钻具,特别涉及一种与非开挖超深加固钻具用的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

技术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程施工飞速前进。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复杂性不断提高,旋喷桩的深度不断增加。狭小空间、非开挖加固,超深加固成为市政施工的一种趋势。

在国内现有的地基加固技术中,均采用固定式流体管理组件。该结构在进行全回转加固作业时,会出现胶管跟转现象,导致胶管两端接头松,造成渗漏等问题。目前国内现有的固定式流体管理组件,仅具有水、浆、气三重流道,如返浆、信号监控等都未集成化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供一种超深加固钻具用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深加固钻具用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流块,其上设置有返浆通道,注浆通道,信号监控孔、液压油路孔、辅助气通道,高压切削水通道、主空气通道,倒吸水通道以及与钻具配合的安装孔;安装在分流块上注浆通道上和返浆通道上的回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回转接头包括带有上接头的内圈,外圈,连接内圈和外圈的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密封件以及与外圈固定连接的内孔带螺纹的下连接头。

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密封件为耐磨、耐高压的密封件。

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钻具中间最大的返浆管以及高压注浆管采用回转接头形式和分流块连接,在钻具旋转时,保证其管路不转,同时可以承担起整套钻具重量,便于起吊。

所述的回转接头,采用多个轴承配合,将钻具重量传导至回转接头内圈后,传到至接头外圈及吊钩,保证起吊安全性。

所述的回转接头内、外圈之间,安装有耐磨、耐高压的密封件,保证回转过程中无渗漏现象。

本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优势在于将多种流体集成于一块分流块上,统一输送。该组件配合钻具的孔位,可直接安装于钻具端部,便于拆装更换。同一方向出管,将胶管统一管理,避免互相影响,接头旋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接头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超深加固钻具用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包括:分流块1,其上设置有返浆通道2,注浆通道3,信号监控孔4、液压油路孔5、辅助气通道6,高压切削水通道7、主空气通道8,倒吸水通道9以及与钻具配合的安装孔10;安装在分流块上注浆通道3上和返浆通道2上的回转接头11。其中所述回转接头11包括带有上接头的内圈1101,外圈1102,连接内圈1101和外圈1102的轴承1103,内圈1101和外圈1102之间的密封件1105以及与外圈1102固定连接的内孔带螺纹的下连接头1104。所述内圈1101和外圈1102之间的密封件为耐磨、耐高压的密封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10为螺纹孔。

在实际应用中,分流块上信号监控孔4、液压油路孔5、辅助气通道6,高压切削水通道7、主空气通道8以及倒吸水通道9上通过配置固定管接头可以和各自的管路连接。

钻具中间最大的返浆管以及高压注浆管采用回转接头11形式和分流块1连接,在钻具旋转时,保证其管路不转,同时可以承担起整套钻具重量,便于起吊。

所述的回转接头11,采用多个轴承配合,将钻具重量传导至回转接头内圈后,传到至接头外圈及吊钩,保证起吊安全性。

所述的回转接头内、外圈之间,安装有耐磨、耐高压的密封件,保证回转过程中无渗漏现象。

本多流体集中管理组件优势还在于将多种流体集成于一块分流块1上,统一输送。该组件配合钻具的孔位,可直接安装于钻具端部,便于拆装更换。同一方向出管,将胶管统一管理,避免互相影响,接头旋松。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实施例均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同实施例中出现的不同技术特征可以进行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应能理解并实现所揭示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的实施例。某些技术特征出现在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不能将这些技术特征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其他实施例,以取得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涵盖所有在字面上或在等效形式的教导下实质上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