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857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



背景技术:

起升机构是排障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警部队担负着维稳处突、抢险救援等重要任务,一旦突发事件发生,部队需要快速到达事发现场实施处置和救援。排障车作为重要特种装备,在部队行进道路遇阻时,能够快速清除障碍、疏通道路,保障部队顺利通过。但在排障车用起升机构在现场实施处置救援过程中,出现吊钩轻,钢丝绳收放絮乱,如果选用重吊钩,在救援过程中由于吊钩重实施救援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起升机构吊钩上方的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和设置在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之间的橡胶管;起升机构的滑轮上缠绕的钢丝绳穿过橡胶管,钢丝绳底端与吊钩连接;所述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多个螺孔,用于螺钉穿过将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连接固定起来,橡胶管中的钢丝绳被夹紧在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之间,从而将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固定连接在钢丝绳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均为半圆柱体结构,材质为钢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连接端面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定位橡胶管的半圆柱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钉为衬套螺钉。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钉的螺帽与第一配重体之间还垫设有垫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水平方向开设在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管竖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是形似半圆柱但小于半圆柱钢块,中间留有半圆柱凹槽,用于放置软橡胶管,软橡胶管是用来保护钢丝绳,第一配重体、第二配重体小于半圆柱才能通过衬套螺钉更好紧固在吊钩上方的钢丝绳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解决了吊钩轻钢丝绳收放絮乱的问题;操作简单灵活,满足各个方向救援。当排障车使用起升机构吊装重物时,无需将配重装置拆下来,起升机构收放绳时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发生钢丝绳絮乱的问题;当排障车使用在救援过程中,救援方位有可能是各个方向拖拽救援,这时当起升机构放绳到地面,需拆下配重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配重装置效果示意图;

图中:1:第一配重体;2:第二配重体;3:软橡胶管;4:垫圈;5:衬套螺钉;6:滑轮机构;7:钢丝绳;8: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为一种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包括设置在起升机构吊钩上方的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配重体和第二配重体之间的软橡胶管3。所述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上对应位置开设有多个螺孔,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通过垫圈4、衬套螺钉5固定在钢丝绳7上,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滑轮机构上缠绕的钢丝绳7穿过软橡胶管3,钢丝绳7底端与吊钩8连接;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上水平方向开设有多个螺孔,用于衬套螺钉穿过将第一配重体1和第二配重体2螺纹连接固定起来,软橡胶管3竖直设置,软橡胶管3中的钢丝绳7被夹紧在第一配重体1和第二配重体2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连接端的中部开设有用于定位软橡胶管3的半圆柱凹槽。衬套螺钉5的螺帽与第一配重体1之间还垫设有垫圈4。

所述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是形似半圆柱但小于半圆柱钢块,中间留有半圆柱凹槽,用于放置软橡胶管3,软橡胶管3是用来保护钢丝绳,第一配重体1、第二配重体2小于半圆柱才能通过衬套螺钉5更好紧固在吊钩8上方的钢丝绳7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障车起升机构用配重装置,解决了吊钩轻钢丝绳收放絮乱的问题;操作简单灵活,满足各个方向救援。当排障车使用起升机构吊装重物时,无需将配重装置拆下来,起升机构收放绳时钢丝绳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发生钢丝绳絮乱的问题;当排障车使用在救援过程中,救援方位有可能是各个方向拖拽救援,这时当起升机构放绳到地面,需拆下配重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