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前置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5623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前置回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节水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龙头(水嘴)之前的节水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化之初无一例外的是从农村、乡镇开始的,因此人们可以获得廉价的水资源,因而节水似乎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到了城市建设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水资源的紧张才会在不经意中突然展现而使人们措手不及。但问题是人们的建设标准和使用习惯与节水需求早已是南辕北辙。当人们突然意识到水是需要节约的宝贵资源时,社会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并且要改变这种现状则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太阳能热水器的出现,不但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它为人们节约的能源也是巨大而惊人的,但太阳能热水器却一直与生俱来的带有一个先天性的缺陷,就是集热板通常是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或是外墙悬挂,总之必须在户外阳光能直接照及的地方,热源和用水末端之间就会有一段管道造成冷水残留,通常只有把这些水放掉之后,才能流出热水。这样,便造成了一个经常性的浪费,尤其在水价偏低的地方,这种浪费更容易被忽视。

我国的城市住宅以7—8层模式为主体,简单计算我们可得,从屋顶到1层楼约20米,管道中存留的冷水为11kg左右,加上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住一楼的居民几近要放出15kg水后才能达到沐浴水温,而冬天则更多。这个浪费作为一个家庭似乎是不明显的,但作为一个社会却是巨大的。

我国是一个内陆型国家,水资源历来匮乏。建设节约型社会,节水便成了较为突出的问题。纵观全国南水北调的投入之巨大与工程之艰巨更有无数的地方引水工程的巨大投入,建设一个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引水工程,都将以百亿投入为基数。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节水设备问世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之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安装在龙头前面的温控回水装置,解决现有龙头无法回水造成用前冷水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安装在龙头前的温控回水装置,包括外壳1、热水源接口3、冷水源接口4、龙头热水接口5、龙头冷水接口6、阀芯前热水通道7、陶瓷阀芯定片9、陶瓷阀芯动片11、阀芯推杆13、温控件15、手动复位杆17、阀芯后热水通道19、分水通道21、专用回水接口23、止逆阀25和联结冷水通道27;其中,由两片陶瓷阀芯定片9和一片陶瓷阀芯动片11组成的阀机构在初始状态时处于关闭位置,当使用者按下阀芯推杆13时,由于陶瓷阀芯动片11的滑动使其与陶瓷阀芯定片9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使阀机构处于打开位置,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这时滞留在热水管道中的冷水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从热水源接口3沿着阀芯前热水通道7通过阀机构进入阀芯后热水通道19,在阀芯后热水通道中有温控件15处在陶瓷动片11的运动轴线上,流过温控件15的水流进入分水通道21;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式,进入分水通道21的水流有两种流向,一种是通过止逆阀25沿联结冷水通道27进入冷水源接口4回到冷水管道中;另一种流向是从专用回水接口23进入指定容器中;随着冷水流走水温的逐步升高,温控件15受热膨胀并推动陶瓷阀芯动片11向复位方向运动,达到一定温度时使陶瓷阀芯动片11完全复位并关闭阀机构,回水停止;这时打开安装在龙头热水接口5和龙头冷水接口6上的龙头的混水阀芯时,便能从龙头中直接流出热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温敏控件15中的顶杆对陶瓷动片11的推动位移与温升呈现线性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前置回水装置在热水器中的应用,优选为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热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线性控制方法,便于使用者控制混水温度;使用过程半自动化控制,在不更换龙头的前提下为使用者提供了节约用水和便利。同时本发明创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水效果突出,非常适宜产业化生产与市场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创造中温控前置回水装置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创造中温控前置回水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创造中温控前置回水装置针对太阳能专用回水管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本发明创造中温控前置回水装置针对二次供水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本发明创造中温控前置回水装置针对承压式热水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 3热水源接口 4冷水源接口 5龙头热水接口

6龙头冷水接口 7阀芯前热水通道 9陶瓷阀芯定片 11陶瓷阀芯动片

13阀芯推杆 15温控件 17手动复位杆 19阀芯后热水通道

21分水通道 23专用回水接口 25止逆阀 27联结冷水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创造使用过程:当使用者按下阀芯推杆13时,由于陶瓷阀芯动片11的滑动使其与陶瓷阀芯定片9的相对位置改变,从而使阀机构处于打开位置,装置进入工作状态,这时滞留在热水管道中的冷水在外部压力的推动下从热水源接口3沿着阀芯前热水通道7通过阀机构进入阀芯后热水通道19,在阀芯后热水通道中有温控件15处在陶瓷动片11的运动轴线上,流过温控件15的水流进入分水通道21;根据不同的应用模式,进入分水通道21的水流有两种流向,一种是通过止逆阀25沿联结冷水通道27进入冷水源接口4回到冷水管道中;另一种流向是从专用回水接口23进入指定容器中;随着冷水流走水温的逐步升高,温控件15受热膨胀并推动陶瓷阀芯动片11向复位方向运动,达到一定温度时使陶瓷阀芯动片11完全复位并关闭阀机构,回水停止;这时打开安装在龙头热水接口5和龙头冷水接口6上的龙头的混水阀芯时,便能从龙头中直接流出热水。

下面结合不同的热水器类型介绍本发明创造的应用:

如附图3所示,在落水式太阳能的使用中,由于太阳能集热板通常放置在屋项,因此从太阳能集热板到用水末端(沐浴龙头)的距离就会很长,管道中滞留的冷水也会变得非常多,弃水浪费十分惊人。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温控前置回水装置,只要建立专用回水管道和冷水回水箱,在使用者按下阀芯推杆13时,用前冷水便可以通过温控前置回水装置的专用回水接口23让用前冷水流入冷水回水箱或指定容器中,在正常沐浴时这些冷水又会从专用回水接口回流到龙头的冷水一端而被用掉。

如图4所示,在落水式太阳能的使用中,如果应用环境允许冷水采用二次供水的话,需要将冷水的供水也改为水箱供水,并将热水储水箱的液位高于冷水储水箱液位,在使用者按下阀芯推杆13时,用前冷水便能通过前温控前置回水装置回到冷水供水管道中,实现液位差自然回水。

如图5所示,在承压式热水器环境中(如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和热泵热水器),通常需要在管道中闭合循环才能达成节水,因此便需要使用管道增压水泵进行辅助加压。当使用者需要回水时使用者按下阀芯推杆13并同时开启水泵循环。

以上对本发明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