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关闭功能的水处理过滤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49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关闭功能的水处理过滤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过滤阀,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关闭功能的过滤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处理过滤阀主要改变水流的方向,实现运行、正洗、反洗功能或者简单的运行和反洗功能。过滤阀一般用在碳虑、砂滤等水处理设备中,在家用水处理设备上广泛用于去除杂质、余氯、重金属等,提高了人们的用水品质。

随着家用水处理器的普及应用,由于水压不稳和水锤作用造成的水处理器或管线损坏的漏水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用户财产损失。市场上也有专门针对漏水保护的产品,这类产品一般价格较高,用户需要额外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过滤阀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关闭功能,通过泄漏监测系统对水流情况的监测,水流异常时将信号反馈给集成电路,使阀切换到关闭功能,及时自动关闭,避免或减轻过滤阀后端用水设备泄漏导致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带关闭功能的水处理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和驱动装置;所述定阀片上设置若干个通孔,动阀片上设置有通水孔和导通通道,阀体上设置若干个接口,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实现运行、正洗、反洗、关闭的功能;特点在于,在所述定阀片上设有至少一个实现关闭功能的盲孔。

方案1:七等分

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驱动装置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第一滤芯接口、第二滤芯接口和第三滤芯接口,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和滤芯的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第三滤芯接口和滤芯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第一通孔与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水口连通,第三通孔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第四通孔与出水口连通,第五通孔与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的动阀片上设有与阀体上的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孔,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圆弧导通盲孔。

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采用圆周端面密封,动阀片通过驱动装置与定阀片形成配合关系,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关系: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和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的动阀片的通水孔未与定阀片上任一通孔连通,圆弧导通盲孔只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和定阀片的第五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动阀片的通水孔和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

所述的泄漏监测系统泄漏监测系统可监测水流异常情况和接收泄漏感应器信号。

方案2

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驱动装置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第一滤芯接口、第二滤芯接口、第三滤芯接口和第四滤芯接口,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和第三滤芯接口与滤芯的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和第四滤芯接口与滤芯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第一通孔与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连通,第二通孔和排水口连通,第三通孔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第四通孔与阀的第三滤芯接口连通,第五通孔与阀的出水口连通,第六通孔与阀的第四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的动阀片上设有与阀体上的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孔,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导通盲孔。

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采用圆周端面密封,动阀片通过驱动装置与定阀片形成配合关系,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关系: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和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的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上第三通孔连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和定阀片的第四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的动阀片的通水孔未和定阀片上的任一通孔相通,圆弧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所述的泄漏监测系统可监测水流流量、水流时间。

方案3

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驱动装置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第一滤芯接口、第二滤芯接口,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和滤芯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与滤芯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定阀片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一通孔与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连通,第二通孔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第三通孔与阀的出水口连通,第四通孔和排水口连通;所述的动阀片上设有与阀体上的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孔,动阀片设置有径向导通盲孔,该径向导通盲孔导通中心孔及中心孔外围的通孔,所述动阀片相对于中心盲孔部的外围设置有圆弧状导通盲孔。

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采用圆周端面密封,动阀片通过驱动装置与定阀片形成配合关系,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关系: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定阀片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径向导通盲孔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无导通;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二通孔相通,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圆弧状导通盲孔未导通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的任一通孔均截止,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四通孔,圆弧状导通盲孔只导通第一通孔;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径向导通盲孔将定阀片的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导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只导通第一通孔。

所述的泄漏监测系统可监测水流流量、水流时间。

方案4

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驱动装置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第一滤芯接口、第二滤芯接口,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和滤芯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与滤芯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一通孔与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连通,第二通孔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第三通孔与阀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的动阀片上设有与阀体上的进水口连通的通水孔,所述动阀片圆周方向设置有圆弧状导通盲孔,动阀片上设置有与阀排水口相通的排水通孔;

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采用圆周端面密封,动阀片通过驱动装置与定阀片形成配合关系,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关系: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将定阀片的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导通,排水通孔未和任一通孔相通;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二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未导通其他通孔,排水通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中的任一通孔均截止,圆弧状导通盲孔只导通第一通孔,排水通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所述动阀片的通水孔与定阀片的第一通孔相通,圆弧状导通盲孔只导通第一通孔,排水通孔与定阀片的第二通孔相通。

所述的泄漏监测系统可监测水流流量、水流时间等信号。

方案5

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定阀片、阀体、驱动装置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排水口、第一滤芯接口、第二滤芯接口,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和滤芯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位于阀体的中心和滤芯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位于定阀片的中心位置,第一通孔与阀体的进水口连通,第二通孔和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连通,第三通孔和阀的出水口连通,第四通孔和阀的排水口连通,第五通孔位于中心位置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连通;所述的动阀片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的动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动阀片设置有径向导通盲孔,该径向导通盲孔导通中心孔及中心孔外围的通孔。

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采用圆周端面密封,动阀片通过驱动装置与定阀片形成配合关系,所述的动阀片和定阀片的配合关系:所述动阀片的第一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动阀片的第二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动阀片的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三通孔和中心位置的第五通孔;所述动阀片的第一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动阀片的第二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动阀片的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四通孔和中心位置的第五通孔;所述动阀片的第一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动阀片的第二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四通孔,动阀片的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动阀片的第一通孔未导通定阀片任一通孔,动阀片的第二通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一通孔,动阀片的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定阀片的第二通孔和中心位置的第五通孔;

所述的泄漏监测系统可监测水流流量、水流时间等信号。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原有过滤阀的运行、反洗、正洗的基础上,增加了可将进水关闭的功能,通过对水流的监测,可实现自动关闭进水,有效简单的将漏水保护功能集成到一个控制阀中,提高了经济性和简化了管路漏水保护的水管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的控制阀的俯视图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运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运行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中的关闭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的反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的反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一中的正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一中的正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的运行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二中的反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二中的正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二中的关闭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三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三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三中的运行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三中的反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三中的关闭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三中的正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四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四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四中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五中的定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五中的动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五中的运行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实施例五中的正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实施例五中的反洗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实施例五中的关闭状态定阀片和动阀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七等分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18、定阀片17、阀体16、驱动装置20和泄漏监测系统100;

所述的阀体1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排水口10、第一滤芯接口11、第二滤芯接口12和第三滤芯接口12,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11和滤芯16的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12、第三滤芯接口12和滤芯16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17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1、第二通孔2、第三通孔3、第四通孔4和第五通孔5,第一通孔4与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连通,第二通孔2和排水口10连通,第三通孔3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第四通孔4与出水口9连通,第五通孔5与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所述的动阀片18上设有与阀体16上的进水口8连通的通水孔,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圆弧导通盲孔7。

下面详细说明动阀片和定阀片圆周端面密封配合所产生的四种功能:

运行制水状态:如图5、图6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6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1连通,圆弧导通盲孔7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三通孔3和第四通孔4,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3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4和阀体16的出水口9相通,所以水流经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6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出水口9流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为运行状态。

关闭状态:如图7、图8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6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连通,圆弧导通盲孔7只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1,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6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相通,水流截止,此时为关闭状态。泄漏监测系统100监测到水流异常时,即切换到关闭状态。

反洗状态:如图9、图10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6和定阀片17上的第五通孔5连通,圆弧导通盲孔7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1和第二通孔2,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五通孔5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2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6经过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到达滤芯15下部,从下而上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一滤芯接口11,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下部经过滤芯的上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反洗状态。

正洗状态:如图11、图12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6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1连通,圆弧导通盲孔7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2和第三通孔3,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2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3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6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正洗状态。

实施例二:七等分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结构组成类似,这里借用实施例的图1和图4加以说明。

如图1、图4、图13和图14所示,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18、定阀片17、阀体16、驱动装置20和泄漏监测系统100;

所述的阀体1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排水口10、第一滤芯接口和第三滤芯接口11、第二滤芯接口和第四滤芯接口12,其中第一滤芯接口和第三滤芯接口相通、第二滤芯接口和第四滤芯接口相通,所述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和第三滤芯接口11与滤芯15的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12和第四滤芯接口12与滤芯15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17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第三通孔24、第四通孔25、第五通孔26和第六通孔27,第一通孔22与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连通,第二通孔23和排水口10连通,第三通孔24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第四通孔25与阀的第三滤芯接口11连通,第五通孔26与阀的出水口9连通,第六通孔27与阀的第四滤芯接口12连通;所述的动阀片18上设有与阀体16上的进水口8连通的通水孔28,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导通盲孔29。下面详细说明动阀片和定阀片圆周端面密封配合所产生的四种功能: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水流方向相同,这里借用实施例的图5、图7、图9、图11加以说明。

运行制水状态:如图5、图15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28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22连通,圆弧导通盲孔2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五通孔26和第六通孔27,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22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五通孔26和阀体16的出水口9相通,定阀片17的第六通孔27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28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出水口9流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为运行状态。

反洗状态:如图9、图16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28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三通孔24连通,圆弧导通盲孔2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23,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24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22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23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28经过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到达滤芯15下部,从下而上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一滤芯接口11,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下部经过滤芯的上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反洗状态。

正洗状态:如图11、图17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28和定阀片17上的第四通孔25连通,圆弧导通盲孔2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23和第三通孔24,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25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23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24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28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正洗状态。

关闭状态:如图7、图18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28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连通,圆弧导通盲孔2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三通孔24和第四通孔25,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28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相通,水流截止,此时为关闭状态。当泄漏监测系统100监测到水流异常时,即切换到关闭状态。

实施例三:六等分加关闭工位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结构组成类似,这里借用实施例的图1和图4加以说明。

如图1、图4、图19和图20所示,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18、定阀片17、阀体16、驱动装置20和泄漏监测系统;

所述的阀体1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排水口10、第一滤芯接口11、第二滤芯接口12,所述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和滤芯15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12与滤芯15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17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定阀片17的中心设置有第四通孔34,第一通孔31与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连通,第二通孔32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第三通孔33与阀的出水口9连通,第四通孔34和排水口10连通;所述的动阀片18上设有与阀体16上的进水口8连通的通水孔35,动阀片设置有径向导通盲孔37,该径向导通盲孔37导通中心孔及中心孔外围的通孔,所述动阀片18相对于中心盲孔部的外围设置有圆弧状导通盲孔36。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水流方向相同,这里借用实施例一的图5、图7、图9、图11加以说明。

运行制水状态:如图5、图21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35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31连通,圆弧导通盲孔36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32和第三通孔33,径向导通盲孔37未导通其他通孔,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3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32和阀体16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33和阀体16出水口10相通,所以水流经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35,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出水口9流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为运行状态。

反洗状态:如图9、图22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35和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32连通,圆弧导通盲孔29未导通其他通孔,径向导通盲孔37导通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31和第四通孔34,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32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3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34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28经过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到达滤芯15下部,从下而上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一滤芯接口11,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下部经过滤芯的上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反洗状态。

关闭状态:如图7、图23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35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连通,圆弧导通盲孔36只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31,径向导通盲孔37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31和第四通孔34,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35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相通,水流截止,此时为关闭状态。当泄漏监测系统100监测到水流异常时,即切换到关闭状态。

正洗状态:如图11、图24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通水孔35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31连通,圆弧导通盲孔36只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31,径向导通盲孔37导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32和第四通孔34,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31和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32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相通,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34和阀体16的排水口10相通,所以水流经过动阀片18上的通水孔35,经过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最后从阀的排水口10排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排水口排出为正洗状态。

实施例四:六等分排水口位于上部

如图1、图25和图26所示,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18、定阀片17、阀体16、驱动装置20和泄漏监测系统100;

所述的阀体1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排水口10、第一滤芯接口11、第二滤芯接口12,所述阀体的第一滤芯接口11和滤芯15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12与滤芯15的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17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52、第三通孔53,第一通孔51与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连通,第二通孔52和阀体16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第三通孔53与阀体16的出水口9连通;所述的动阀片18上设有与阀体16上的进水口8连通的通水孔38,所述动阀片圆周方向设置有圆弧状导通盲孔39,动阀片上设置有与阀排水口10相通的排水通孔40;

实施案例四和实施案例三不同之处,实施例三排水口设置于阀体上,依靠动阀片的径向导通盲孔导通,实施例四的排水口置于和动阀片排水通孔40相通处,如图27。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三的具体实施流程一致,参考实施例三,这里不再重复说明。

实施例五:六等分加关闭工位

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一的结构组成类似,这里借用实施例的图1和图4加以说明。

如图1、图4、图28和图29所示,一种过滤阀包含动阀片18、定阀片17、阀体16、驱动装置20和泄漏监测系统100;

所述的阀体16上设有进水口8、出水口9、排水口10、第一滤芯接口11、第二滤芯接口12,所述阀体16的第一滤芯接口11和滤芯15上部连通,第二滤芯接口12位于阀体的中心和滤芯15下部连通;所述的定阀片17上圆周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通孔42、第二通孔43、第三通孔44、第四通孔45,第五通孔46位于定阀片的中心位置,第一通孔42与阀体的进水口8连通,第二通孔43和阀体46的第一滤芯接口11连通,第三通孔44和阀16的出水口9连通,第四通孔45和阀的排水口10连通,第五通孔46位于中心位置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所述的动阀片18上设有第一通孔47、第二通孔48,所述的动阀片的第一通孔47和第二通孔48连通,动阀片18设置有径向导通盲孔49,该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中心孔及中心孔外围的通孔。

实施例五和实施例一的水流方向相同,这里借用实施例一的图5、图7、图9、图11加以说明。

运行制水状态:如图5、图30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第一通孔47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42连通,动阀片18上的第二通孔48和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相通,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三通孔44和第五通孔46,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和阀体16的进水口8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和阀体16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三通孔44和阀体16出水口9相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五通孔46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所以水流经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到达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进入阀第一滤芯接口11,水流从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经过径向导通盲孔最后从阀的出水口9流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为运行状态。

正洗状态:如图11、图31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第一通孔47和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42连通,动阀片18上的第二通孔48和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相通,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四通孔45和第五通孔46,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和阀体16的进水口8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和阀体16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45和阀体16排水口10相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五通孔46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所以水流经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到达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进入阀第一滤芯接口11,水流从滤芯15上部从上而下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二滤芯接口12,经过径向导通盲孔49最后从阀的排水口9流出,原水从滤芯的上部经过滤芯的下部然后从出水口流出为运行状态。

反洗状态:如图9、图32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第一通孔47和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43连通,动阀片18上的第二通孔48和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45相通,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42和第五通孔46,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和阀体16的进水口8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和阀体16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定阀片17的第四通孔45和阀体16排水口10相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五通孔46和阀的第二滤芯接口12连通,因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了定阀片17上的第一通孔42和第五通孔46,所以水流经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到达定阀片17的第五通孔46进入阀第二滤芯接口12,水流从滤芯15下部从下而上经过中心管13到达第一滤芯接口11到达定阀片16的第二通孔43,因动阀片18上的第一通孔47和第二通孔48相通,所以水流最终从原水从滤芯的下部经过滤芯的上部最后从排水口流出为反洗状态。

关闭状态:如图7、图33所示,通过转动驱动装置20,带动阀内的动阀片18,使得动阀片18的第一通孔47未和定阀片17上的任一通孔连通,动阀片18上的第二通孔48和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相通,径向导通盲孔49导通定阀片17上的第二通孔43和第五通孔46,此时原水从阀体16的进水口8进入阀芯,因定阀片17的第一通孔42和阀体16的进水口8相通,定阀片17的第二通孔43和阀体16第一滤芯接口11相通,水流从动阀片18的第二通孔48流出,因动阀片18的第一通孔47未和其它任一通孔连通,水流截止,此时为关闭状态。当泄漏监测系统100监测到水流异常时,即切换到关闭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