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0698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中,操作人员经常要打开压力容器的法兰进入容器内部进行维修和清洗,目前市场上常用的人孔,设备法兰,因为刚度等原因,上法兰及封头重量至少达30kg,因此要分离设备法兰非常困难,至少要两名操作人员才能移动法兰盖 ,不仅操作麻烦,增加人力成本,工作效率低,而且法兰盖卸下后必须找一个干净的地方放置,并固定好,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容易随意放置造成法兰盖污染,并影响物料,同时法兰盖如果不固定好,容易损坏法兰盖更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包括上套筒、下套筒和转轴,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分别固定于所述压力容器的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所述转轴一端与上套筒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设于下套筒上,所述转轴外套一弹簧,所述弹簧抵设于上套筒与下套筒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套筒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弹簧容纳槽,所述下套筒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弹簧容纳槽,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弹簧容纳槽和第二弹簧容纳槽内。

所述转轴一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上套筒上。

所述上套筒与下套筒之间的间隙内设有防护封板。

所述转轴贯穿下套筒,并且伸出下套筒的端部设有圆头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用于对法兰进行开盖和合盖,方便操作,开盖操作只需要1个人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无需任何外部能量,仅仅利用上法兰自身的重量对弹簧的产生势能,维护简单;避免了搬动上法兰造成的污染,同时不占额外空间;结构简单,对加工精度要求小,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法兰助力器与压力容器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上套筒;11、第一弹簧容纳槽;2、下套筒;21、第二弹簧容纳槽;3、转轴;31、安装部;32、限位部;4、弹簧;5、压力容器;51、上法兰;52、下法兰;6、固定螺栓;7、防护封板;8、圆头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的一种实施例,该压力容器法兰助力器,包括上套筒1、下套筒2和转轴3,上套筒1和下套筒2分别固定于压力容器5的上法兰51和下法兰52上,转轴3一端与上套筒1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的穿设于下套筒2上,转轴3外套一弹簧4,弹簧4抵设于上套筒1与下套筒2之间。

如图1所示,合盖后,上法兰51与下法兰52之间通过多个紧固螺栓紧固,此时利用上法兰51自身的重力,压住弹簧4,给弹簧4一个势能(即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开盖时,松开各紧固螺栓,通过弹簧4的反弹,抵消了上法兰51的重力,从而使得上法兰51相对下法兰52向上翘起,然后顺势以转轴3为旋转轴,旋转上法兰51,把上法兰51停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维修、清洗等操作,操作完成后,反向操作,将上法兰51合上。采用该法兰助力器,开盖只需要1个人,方便操作,省时省力;成本低廉,无需任何外部能量,仅仅利用上法兰51自身的重量对弹簧4的产生势能,维护简单;避免了搬动上法兰51造成的污染,同时不占额外空间;结构简单,该助力器结构的加工精度要求小,安全可靠。

本实施例中,上套筒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弹簧容纳槽11,下套筒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弹簧容纳槽21,弹簧4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弹簧容纳槽11和第二弹簧容纳槽21内,可将弹簧4稳定于两个容纳槽内。

本实施例中,转轴3一端具有安装部31,安装部31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于上套筒1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四个固定螺栓6用于固定转轴3,牢固可靠,转轴3可拆卸式的与上套筒1连接,便于整体安装,同时更换方便。转轴3贯穿下套筒2,并且其下端伸出下套筒2的端部设有圆头螺母8,防止转轴3脱离下套筒2。转轴3于上套筒1与下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的部分设置限位部32,合盖状态时,该限位部32与第二弹簧容纳槽21相抵,对转轴3和上套筒1整体进行限位,避免外力因素造成转轴3跳动。

本实施例中,上套筒1与下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设有防护封板7,防护封板7将上套筒1与下套筒2之间的间隙包围,对位于该间隙内的弹簧4和转轴3几名女性防护,用于防尘防灰,防止卫生死角。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