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Y型阀用阀芯球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7464发布日期:2018-06-15 23:4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阀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Y型阀用阀芯球体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Y型阀是实现管路设备中三通连接时的重要控制设备,使用量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前所使用的Y型阀多为采用的球阀结构,并在球阀阀芯上开设一条或两条导流用的槽体,用以实现对阀体进行开闭作业,虽然传统的Y型阀可以一定程度满足使用的需要,但传统阀体结构相对简单,因此阀体对物料流量、流速、压力等参数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同时也导致当前输送管路中,除了需要配备Y型阀之外,还需要为Y型阀配备专用的减压设备,从而导致输送管路设备的结构相对复杂,使用及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控制阀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Y型阀用阀芯球体结构,该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有效有效的满足对三通管路设备中物料输送流向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看对输送物料的流速、流量及输送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对物流输送作业管理控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有效的达到减少输送管路设备控制阀体数量和简化输送管路设备结构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Y型阀用阀芯球体结构,包括承载球体、主阀杆、辅助阀杆及调节板,承载球体内设导流道和换流腔,换流腔位于承载球体内,并与承载球体同心分布,导流道共四个,环绕承载球体球心均布在承载球体内,且位于承载球体同一侧的两导流道轴线间呈30°—90°夹角,其中导流道末端与换流腔相互连通,前端与承载球体外表面相互连通,导流道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与承载球体同轴分布,调节板嵌于换流腔内,并通过旋转轴与换流腔内壁滑动连接,调节板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于承载球体同轴分布,调节板侧表面与换流腔内壁间通过弹性密封条相互连接,调节板顶部对应的承载球体内设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调节腔,辅助阀杆嵌于调节腔内,辅助阀杆末端与调节板相互连接,前端位于承载球体外并超出承载球体外表面至少10毫米,主阀杆为空心管状结构,包覆在辅助阀杆外并与辅助阀杆同轴分布,主阀杆末端与承载球体外表面连接,主阀杆前端低于辅助阀杆前端至少3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球体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与承载球体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流腔体积为承载球体体积的1/4—2/3。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道直径为换流腔半径的1/5—1/3。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阀杆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弹性密封环,并通过弹性密封环与调节腔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阀杆与辅助阀杆间通过至少两个滑轮相互连接,且个滑轮均环绕辅助阀杆轴线均布。

本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有效有效的满足对三通管路设备中物料输送流向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看对输送物料的流速、流量及输送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对物流输送作业管理控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有效的达到减少输送管路设备控制阀体数量和简化输送管路设备结构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Y型阀用阀芯球体结构,包括承载球体1、主阀杆 2、辅助阀杆3及调节板4,承载球体1内设导流道101和换流腔102,换流腔 102位于承载球体1内,并与承载球体1同心分布,导流道101共四个,环绕承载球体1球心均布在承载球体1内,且位于承载球体1同一侧的两导流道101 轴线间呈30°—90°夹角,其中导流道101末端与换流腔102相互连通,前端与承载球体1外表面相互连通,导流道101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与承载球体1同轴分布,调节板4嵌于换流腔102内,并通过旋转轴5与换流腔102 内壁滑动连接,调节板4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并于承载球体1同轴分布,调节板4侧表面与换流腔102内壁间通过弹性密封条6相互连接,调节板4顶部对应的承载球体1内设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调节腔7,辅助阀杆3嵌于调节腔7 内,辅助阀杆3末端与调节板4相互连接,前端位于承载球体1外并超出承载球体1外表面至少10毫米,主阀杆2为空心管状结构,包覆在辅助阀杆3外并与辅助阀杆3同轴分布,主阀杆2末端与承载球体1外表面连接,主阀杆2前端低于辅助阀杆3前端至少3毫米。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球体1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与承载球体1同轴分布的弹性密封环8。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流腔102体积为承载球体1体积的1/4—2/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道101直径为换流腔半径的1/5—1/3。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辅助阀杆3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弹性密封环8,并通过弹性密封环8与调节腔7内壁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阀杆2与辅助阀杆3间通过至少两个滑轮9相互连接,且个滑轮9均环绕辅助阀杆3轴线均布。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时,首先通过主阀杆调节承载球体上各导流孔与Y型阀阀体间的角度以此实现对Y型阀开闭状态和物料流向、流量、流速及压力调控的目的,然后在物流通过承载球体的换流腔时,通过辅助阀杆对调节板在换流腔内的角度,从而实现对物料的流向、流量、流速及压力进行二次调控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Y型阀阀对物料的流向、流量、流速及压力调节能力的目的。

本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及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有效有效的满足对三通管路设备中物料输送流向的调节和控制,另一方面看对输送物料的流速、流量及输送压力进行有效的调节作用,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对物流输送作业管理控制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有效的达到减少输送管路设备控制阀体数量和简化输送管路设备结构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