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753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属油气储运集输管道维修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远程输送的需要,石化行业、燃气行业等领域普遍通过管道来输送油、气等介质。在自身腐蚀、人为或者外力作用下,管道会发生泄漏,必须及时对管道进行补漏抢修或连头封堵施工。由于无法彻底排除、置换管道内部的残余介质,在连头封堵施工中带火作业容易发生闪爆事故,造成安全隐患。目前,连头封堵施工常采用氮气置换法和黄油墙封堵法,氮气置换法操作成本高、工序复杂且若发生闪爆事故需重新进行氮气置换;黄油墙封堵法则前期封堵时间长,油气损失大且在拆封时不易清洗干净造成油气污染。

授权公告号为CN2055348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包括排气管、密封装置和固定装置;该排气管设置在待封堵管道内,且该排气管的一端靠近该待封堵管道的开口,该排气管靠近该待封堵管道的开口的一端用于连接软管,该排气管能够将该待封堵管道内的泄漏气体通过该软管排出;该密封装置套接在该排气管远离该待封堵管道的开口的一端,且外缘与该待封堵管道接触,用于密封该待封堵管道;该固定装置套接在该排气管靠近该待封堵管道的开口的一端,用于将该管道封堵装置固定在该待封堵管道内。

但该专利结构复杂,利用压板固定密封圈并通过固定装置来保持所述装置位置固定来进行管道的封堵,在管道变形、内壁不均匀光滑的情况下,封堵效果差,仍会发生油、气泄漏的现象,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封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压板固定密封圈封堵管道在管道变形、内壁不均匀光滑的情况下密封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的供管道封堵装置采用如下结构:管道封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向右延伸的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上于底座右侧设有移动套装的压盖,所述底座或压盖上设有用于封堵管道的弹性密封结构,所述引导杆上于压盖右侧设有用以压紧所述压盖以使压盖与底座配合以挤压所述弹性密封结构变形进而封堵管道的压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利用底座和压盖对弹性密封结构的挤压来封堵管道,由于弹性密封结构的塑性变形,即使管道变形、内壁不均匀光滑弹性密封结构也能对管道进行有效的密封,避免安全隐患;且本管道封堵装置由于底座和压盖轴向距离较长可直接放置在管道内部而不会倾倒从而使封堵时不需要固定装置,固结构更为简单。

所述底座和压盖中的一个为设有所述弹性密封结构的安装件,另一个为压装件,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用以防止所述弹性密封结构变形时向安装件中心延伸的内挡止结构,所述内挡止结构与所述安装件形成环形安装台阶,所述弹性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环形安装台阶处。该结构的有益效果为:安装台阶不仅方便设置弹性密封结构,还保证了弹性密封结构在被压紧时只能向圆周外部延伸以密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安装件为所述底座,所述内挡止结构设在所述底座上。该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在压盖挤压弹性密封结构时,弹性密封结构因固定在底座的安装台阶处而不会发生移动,减少弹性密封结构与管道内壁的摩擦损失从而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挡止结构为内挡圈,所述压装件上设有与所述内挡止结构插配的凹部。该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内挡圈可保证弹性密封材料被压紧时变形方向以形成更好的密封,凹部可与内挡止结构插合以更好地压紧弹性密封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弹性密封结构为密封盘根、橡胶密封圈或者为锂基润滑脂与胶泥的混合物。该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密封弹性结构采用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时,因为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有固定形状所以拆装方便,但管道内壁若变形、内壁不均匀光滑时,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在被压紧时可能不足以完全与管道内壁形成密封;密封弹性结构采用锂基润滑脂与胶泥的混合物时,因该种混合物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受到压力后易膨胀可以更好地适应变形、内壁不均匀光滑的待封管道内壁,所以可提升管道封堵效果,扩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适用范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压盖与所述压紧结构之间设有用以传递压紧力的套筒,所述压紧结构为与所述引导杆螺纹配合的螺母。该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螺母的安装位置在压盖右侧,该安装位置一般情况下位于管道内部而导致不方便拆装,采用套筒传递压紧力可使螺母处于管道外部以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管道封堵装置使用时在待密封管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管道封堵装置使用法兰短节连接后安装示意图;

1、底座,2、压盖,301、引导杆,302、螺母,303、套筒,4、弹性密封结构,5、待封管道,6、内挡圈,7、凹部,8、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1:如图1和图2,底座1中心设有向右延伸的引导杆301,引导杆301上于底座1右侧移动套装有压盖2,底座1和压盖2间设有弹性密封结构4,引导杆301上于压盖2右侧设有用以压紧压盖2来使其与底座1插配以使弹性密封结构4被挤压变形进而封堵待封管道5的压紧结构,压紧结构具体为与引导杆301螺纹配合的螺母302。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改进,底座1上设有用以阻止弹性密封结构4变形时向底座1中心变形延伸的内挡止结构,内挡止结构与底座1形成环形安装台阶,弹性密封结构4设置在安装台阶上,所述的内挡止结构为内挡圈6,在压盖2上设有供内挡圈6插配的凹部7。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内挡圈6为设置弹性密封结构4提供了安装台阶,并限定了弹性密封结构4的变形方向,保证了该管道封堵装置的密封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采用底座1上设内挡圈6在施工试验中有着更好的效果,因为在压盖2挤压弹性密封结构4时,因弹性密封结构4固定在底座1的内挡圈6处而不发生移动,减少弹性密封结构4与待封管道5内壁的摩擦损失,可以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改进,弹性密封结构4为锂基润滑脂与胶泥的混合物涂敷在内挡圈6外周形成的密封层,对于待封管道5内壁不光滑平整的情况有着较好的密封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管道封堵装置的实施例1进行连头封堵施工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泄压:操作人员关闭上、下游的管道控制阀门以对待封堵管道5进行泄压。

(2)安装:把待封堵管道5打开,将弹性密封结构4放置或涂覆于内挡圈6外周处,在引导杆301上套装压盖2和套筒303并安装螺帽302,将底座1平面一侧朝内送入待封堵管道5。

(3)封堵:旋紧螺帽302,依次挤压套筒303和压盖2,使底座1的内挡圈6与压盖2凹部7插合,弹性密封结构4受力向外变形与管道内壁形成密封以封堵管道。

(4)修整焊接:将法兰8套在待封堵管道5的开口上,对待封堵管道5的开口处进行修整,将法兰8调整好位置后进行角焊缝焊接。

(6)依照上述方案,对管道的另一端进行同样的封堵施工,且同样在另一端管道管口上焊接法兰。

(5)解封连接:待封堵管道5的修整焊接施工完成后,依次卸下螺帽302、套筒303,将压盖2和底座1从待封堵管道5内拔出,如图3所示,在不动火的状态下利用法兰短节进行连接,完成管道连头封堵施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弹性密封结构为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内挡止结构为沿周向间隔均布的多个内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弹性密封结构为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密封圈内挡止结构为内挡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内挡止结构设在压盖上,相应的凹部设在底座上;同样的,该实施例可采用上述实施例2或实施例3所使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道封堵装置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内挡止结构设在底座上,压盖上不设凹部,弹性密封结构为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密封圈内挡止结构为沿周向间隔均布的多个内挡块。该实施例不需要设置凹部,通过密封盘根或橡胶密封圈被压紧时的膨胀变形来密封待封管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