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容器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734发布日期:2018-06-28 03:45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容器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容器阀。



背景技术:

气体灭火设备上的一种阀门。容器阀安装在灭火剂储瓶上,用来封存、释放储瓶内灭火剂的控制部件。火灾发生时,启动气体会通过控制管路打开容器阀来释放灭火剂。

容器阀为保证阀门正常动作,每次使用必须返厂由专用工具将容器阀拆卸之后才能进行复位,再次安装达到阀门正常工作。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维护成本及操作难度。

已有技术的容器阀一般采用膜片压差式原理实现阀门的开启、关闭,由阀体、活塞组件、阀盖、泄放膜片及接口等组成,待密封膜形刺破后成压差实现活塞动作。接口即进气口和释放口,为同一接口。进气口与释放口为同一接口时,在对阀门充气过程中,如果充气速度过快,活塞组件进气孔气压迅速升高,活塞组件容易在瞬间被推动,导致阀门开启,容易浪费气体且可靠性不高。并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制造成本。

故有必要对现有新型容器阀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容器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容器阀,它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释放管和泄压管;所述阀体的内腔为阀腔;所述释放管和泄压管均阀腔相接通;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活动阀体结构;所述活动阀体结构包括有带头销钉、扣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塞;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孔;所述带头销钉插入到进气管的内腔;所述带头销钉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凹环;所述凹环上均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圈均贴合在进气管的内管壁上;所述进气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管外螺纹;所述管外螺纹与扣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扣紧螺母与管外螺纹相螺纹连接;所述扣紧螺母的内腔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在带头销钉的顶端面上;所述压环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密封塞;所述带头销钉的顶部设置有进气槽;所述压环的内孔正对进气槽;所述带头销钉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均与进气槽相接通;所述带头销钉的底部设置成球形面;所述球形面密封在锥形孔的锥形面上;所述出气孔设置在球形面与凹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管的内腔设置有弹簧和活塞;所述活塞与泄压管的内腔相匹配;所述活塞的前端固定有橡胶垫;所述泄压管的端口处套有压帽;所述压帽与泄压管相螺纹连接;所述压帽的内底壁设置有泄放膜片;所述泄放膜片压紧在压帽的内底壁与泄压管的管口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活塞与泄放膜片之间;所述压帽的顶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所述橡胶垫抵压在释放管一端面上;释放管另一端套有释放盖;所述泄压管的内腔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锥形孔通过环形槽与阀腔相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凹环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环沿带头销钉的轴向方向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容器阀,阀体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释放管和泄压管;阀体的内腔为阀腔;释放管和泄压管均阀腔相接通;阀体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有活动阀体结构;活动阀体结构包括有带头销钉、扣紧螺母和第二密封塞;进气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孔;带头销钉插入到进气管的内腔;带头销钉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凹环;凹环上均套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圈均贴合在进气管的内管壁上;进气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管外螺纹;管外螺纹与扣紧螺母的内螺纹相匹配;扣紧螺母与管外螺纹相螺纹连接;扣紧螺母的内腔设置有压环;压环在带头销钉的顶端面上;压环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密封塞;带头销钉的顶部设置有进气槽;压环的内孔正对进气槽;带头销钉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出气孔均与进气槽相接通;带头销钉的底部设置成球形面;球形面密封在锥形孔的锥形面上;出气孔设置在球形面与凹环之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对容器进行充气时,扣紧螺母在进气管上拧松,使带头销钉在进气管上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打开第二密封塞后,往进气槽充气,气体进入进气槽经过出气孔出来,然后气体把带头销钉往上推动,使球形面与锥形孔之间留有进气的缝隙,气体经过锥形孔流入到阀体内;充气完毕后,拧紧螺母,使压环重新压紧在带头销钉的头部,球形面密封在锥形孔的锥形面;同时密封圈对带头销钉与进气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该结构中,释放管与泄压管分开为两个接口,保证充气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在充气过快的情况下活塞被推动,使充气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提高灭火装置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视图;

图3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阀体;101、释放管;102、泄压管;102a、环形槽;103、进气管;

103a、锥形孔;103b、管外螺纹;104、阀腔;2、弹簧;3、活塞;

4、橡胶垫;5、泄放膜片;6、第一密封塞;7、压帽;701、通孔;

8、带头销钉;801、进气槽;802、凹环;803、出气孔;804、球形面;

9、扣紧螺母;901、压环;10、密封圈;11、第二密封塞;12、释放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容器阀,它包括有阀体1;所述阀体1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释放管101和泄压管102;所述阀体1的内腔为阀腔104;所述释放管101和泄压管102均阀腔104相接通;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103;所述进气管103上设置有活动阀体结构;所述活动阀体结构包括有带头销钉8、扣紧螺母9和第二密封塞11;所述进气管103的底部设置有锥形孔103a;所述带头销钉8插入到进气管103的内腔;所述带头销钉8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凹环802;所述凹环802上均套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圈10的外圈均贴合在进气管103的内管壁上;所述进气管1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管外螺纹103b;所述管外螺纹103b与扣紧螺母9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扣紧螺母9与管外螺纹103b相螺纹连接;所述扣紧螺母9的内腔设置有压环901;所述压环901在带头销钉8的顶端面上;所述压环901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密封塞11;所述带头销钉8的顶部设置有进气槽801;所述压环901的内孔正对进气槽801;所述带头销钉8的钉身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气孔803;所述出气孔803均与进气槽801相接通;所述带头销钉8的底部设置成球形面804;所述球形面804密封在锥形孔103a的锥形面上;所述出气孔803设置在球形面804与凹环802之间;在对容器进行充气时,扣紧螺母9在进气管103上拧松,使带头销钉8在进气管103上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打开第二密封塞11后,往进气槽801充气,气体进入进气槽801经过出气孔803出来,然后气体把带头销钉8往上推动,使球形面804与锥形孔103a之间留有进气的缝隙,气体经过锥形孔103a流入到阀体1内;充气完毕后,拧紧螺母9,使压环901重新压紧在带头销钉8的头部,球形面804密封在锥形孔103a的锥形面;同时密封圈10对带头销钉8与进气管10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该结构中,释放管101与泄压管102分开为两个接口,保证充气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在充气过快的情况下活塞被推动,使充气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提高灭火装置的生产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泄压管102的内腔设置有弹簧2和活塞3;所述活塞3与泄压管102的内腔相匹配;所述活塞3的前端固定有橡胶垫4;所述泄压管102的端口处套有压帽7;所述压帽7与泄压管102相螺纹连接;所述压帽7的内底壁设置有泄放膜片5;所述泄放膜片5压紧在压帽7的内底壁与泄压管102的管口处;所述弹簧2的两端分别压紧在活塞3与泄放膜片5之间;所述压帽7的顶部设置有通孔701;所述通孔70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塞6;所述橡胶垫4抵压在释放管101一端面上;释放管101另一端套有释放盖12;所述泄压管102的内腔设置有环形槽102a;所述锥形孔103a通过环形槽102a与阀腔104相接通;常态下,弹簧2的作用使活塞3上的橡胶垫4压紧在释放管101的端口上进行密封;当泄放膜片5被刺破后,泄压管102内腔泄压,使泄压管102的压力降低,活塞3沿方向滑动,使释放管101与阀体1内腔相接通;气体从释放管101处喷出;而更换泄放膜片5时,仅需要打开压帽7;把原来泄放膜片5拆出,重新装上新的泄放膜片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凹环80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凹环802沿带头销钉8的轴向方向分布。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常态下,弹簧的作用使活塞上的橡胶垫压紧在释放管的端口上进行密封;当泄放膜片被刺破后,泄压管内腔泄压,使泄压管的压力降低,活塞沿方向滑动,使释放管与阀体内腔相接通;气体从释放管处喷出;而更换泄放膜片时,仅需要打开压帽;把原来泄放膜片拆出,重新装上新的泄放膜片;在对容器进行充气时,扣紧螺母在进气管上拧松,使带头销钉在进气管上有足够的滑动空间;打开第二密封塞后,往进气槽充气,气体进入进气槽经过出气孔出来,然后气体把带头销钉往上推动,使球形面与锥形孔之间留有进气的缝隙,气体经过锥形孔从环形槽流入到阀体内;充气完毕后,拧紧螺母,使压环重新压紧在带头销钉的头部,球形面密封在锥形孔的锥形面;同时密封圈对带头销钉与进气管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该结构中,释放管与泄压管分开为两个接口,保证充气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在充气过快的情况下活塞被推动,使充气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提高灭火装置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