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2288发布日期:2018-07-18 01:04阅读:15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尤其涉及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铰链作为一种活动连接件种类繁多,但各种铰链的结构变化更多侧重于其装饰作用。人们普遍使用的铰链由铰链轴座、铰链轴和套设于铰链轴的铰链轴套组成。在转动过程中,铰链轴套对铰链轴座的磨损较为严重。如目前笔记本电脑桌、以及大型无人设备遥控器的随身悬挂平台处安装有铰链,牢固程度和耐久性较差,角度调节不方便,部分铰链使用要两边同时按压或者提拉,操作不方便,遇到比较重的搁置物时,单个铰链承重有限,如要设计成三个或者更多铰链来保障连接部分的可靠性亦很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包括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铰链轴,所述第一铰接部上设有第一轴衬套,所述第二铰接部上设有第二轴衬套,所述铰链轴穿过第一轴衬套、第二轴衬套连接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所述铰链轴,第一轴衬套上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实现第一铰接部和铰链轴的固定,解除限位后第一铰接部可绕铰链轴中心方向转动,所述铰链轴、第二轴衬套上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可防止第二铰接部沿铰链轴的中心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轴两端设有旋盖,所述旋盖上设有供铰链轴端部通过的通孔,所述铰链轴和旋盖之间设有弹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铰链轴外壁上的齿条,均匀设在第一轴衬套内侧面的凸齿,所述齿条与凸齿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在所述铰链轴外壁上的凹槽条,设在第二轴衬套内侧面的凸台,所述凸台与凹槽条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部还包括位于第二轴衬套内侧面与所述齿条配合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套入铰链轴,并通过所述齿条限位,另一端与所述旋盖抵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衬套为两个,所述第二轴衬套为三个,所述第一轴衬套、第二轴衬套互相镶嵌的分布在所述铰链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铰接部上位于两端的第二轴衬套内侧面上设有与旋盖配合的螺纹槽。

进一步的,所述铰链轴两端设有传导杆,所述传导杆可与相邻的铰链轴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通过设置第一限位部实现铰链轴和第一铰接部的固定,解除限位后可以方便的实现角度的调节,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防止第二铰接部沿铰链轴的中心方向转动,只需从一端按压即可实现铰链旋转,从而调节角度,方便单手操作,并且安装方便,可以随意调换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链可以多个配合使用,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视图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角度时所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应用实施例。

图中:1、第一平台;2、第二平台;3、传导杆;10、铰链轴;11、弹簧;12、旋盖;13、第一铰接部;131、第一轴衬套;14、第二铰接部;141、第二轴衬套;15、凸台;16、凸齿;17、齿条;18、凹槽条;19、滑槽;20、螺纹槽;2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手动调节角度铰链,包括第一铰接部13、第二铰接部14,第一铰接部13和第二铰接部14通过铰链轴10连接,第一铰接部13上设有若干第一轴衬套131,第二铰接部14上设有若干第二轴衬套141,第一轴衬套131和第二轴衬套141分别位于第一铰接部13和第二铰接部14的一侧并且一体成型,铰链轴10穿过第一轴衬套131、第二轴衬套141连接第一铰接部13、第二铰接部14,第一轴衬套131、第二轴衬套141互相镶嵌的分布在铰链轴上,具体的,第一轴衬套131为两个,第二轴衬套141为三个,第一轴衬套131、第二轴衬套141间隔分布在铰链轴10上。铰链轴10、第一铰接部1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铰链轴10、第二铰接部14上设有互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具体的,第一限位部为设在第一轴衬套131内侧面均匀分布的凸齿16,铰链轴10外壁上设有与凸齿16啮合的齿条17,第二限位部包括设在铰链轴10外壁上的凹槽条18,设在第二轴衬套141内侧面的凸台15,凸台15与凹槽条18相互配合对链接轴10和第二铰接部14起到限位作用,优选的,凸台16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二轴轴衬套141的顶端和底端,凸台16和凹槽条18相互配合并相互限位,使第二铰接部14可以沿铰链轴10的轴向滑动,第二铰接部14上位于中间的第二轴衬套141内侧面还设有与齿条17配合的滑槽19,进一步起到限位作用,铰链轴10通过第一轴衬套131、第二轴承套141连接第一铰接部13和第二铰接部14时,铰链轴10上的齿条17与上述凸齿16活动卡合配合,并通过滑槽19起到限位作用。铰链轴10两端设有旋盖12,第二铰接部14与旋盖12通过第二轴衬套141上的螺纹槽20互相咬合且旋盖12中心设有通孔21,通孔21允许铰链轴10端部通过,铰链轴10和旋盖12之间设有弹性装置,优选的,弹性装置为弹簧11,弹簧11一端套入铰链轴10,并通过齿条17限位,另一端与旋盖12互相抵靠,且弹簧11有比较大的收缩量,方便复位。

如图4所示,铰链轴10两端可设传导杆3,传导杆3可与相邻的铰链轴连接,当其中一个铰链调整角度时,通过传导杆3带动相邻的铰链活动。

当铰链处于静止状态时,第一轴衬套131上的凸齿16与铰链轴10上的齿条17相互啮合,同时,铰链轴10上的凹槽条18与第二轴承套141上的凸台15相互限位,使得第一铰接部件13与第二铰接部件14相对静止。

当铰链处于运动状态时,手指穿过旋盖12中的通孔21,直接作用在铰链轴10端部,使得铰链轴10相对第一铰接部件13和第二铰接部件14发生相对位移,并压缩弹簧11,且铰链轴10作用力的另一端的旋盖12凸出,此时,铰链轴10上的齿条17滑出第一轴衬套131上的凸齿16,从而使第一铰接部13相对第二铰接部14关于铰链轴10的轴线垂直方向旋转来调节第一铰接部13与第二铰接部14的相对角度,即图1到图3的状态,当撤掉作用力时,由于弹簧11反作用力使铰链恢复为静止状态,即图3到图1状态。

如图4所示,当作用力施加在铰链上时,铰链轴10顶出,通过传导杆2将作用力传导于下一个铰链上,以此类推,从而使得第一平台1相对第二平台2关于铰链轴10轴向旋转,实现调节第一平台1与第二平台2的相对角度,通过多个铰链相互配合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