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杯形管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0381发布日期:2018-08-07 22:47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形管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杯形管节。



背景技术:

杯形管节是舷外冷却水穿越船舶壳体的进入连接件,而舷侧阀是冷却水进入船舶后的第一道密封闭锁装置,为提高安全性,舷侧阀作为通海系统的门户,在系统管路泄漏时,起到快速关闭的作用,一般要求与杯形管节直接连接。由于空间位置紧张,舷侧阀的尺寸便不能过大,这样对舷侧阀的尺寸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大口径管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结构紧凑的集成式杯形管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式杯形管节,包括:

管体,其包括侧壁和由侧壁形成的内腔,所述侧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侧壁的内壁上还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所述侧壁内壁的周向设置,并靠近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阀座,其位于所述内腔内,且所述阀座的一端抵持在所述支撑部上;

阀轴,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管体外,且所述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的部分密封设置;

阀板,其位于所述内腔内,并固定在所述阀轴上;以及

密封副,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阀座和阀板之间,用于与所述阀板形成密封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部为沿着所述侧壁的内壁的周向并向所述管体的径向延伸而形成的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座上还设有阀座压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部分还套设有第一轴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轴上还设有阀轴压盖,所述阀轴压盖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端口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部分还套设有第二轴套。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内壁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阀轴密封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通孔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包括上孔和下孔,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所述下孔内,所述阀轴位于所述上孔内的部分还套设有轴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阀板与所述阀轴键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集成式杯形管节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阀轴位于所述管体外的部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杯形管节包括管体、阀座、阀轴、阀板和密封副。其中在管体上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及在管体的侧壁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后,从而便可将舷侧阀的阀座、阀轴、阀板集成在杯形管节上,节省了空间尺寸,为总体布置带来便利。此外,由于采用阀轴密封圈这种软密封结构后,其密封可靠,性能良好,且易拆卸,省去了阀门壳体,极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式杯形管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侧壁,12-内腔,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支撑部,2-阀座,3-阀轴,31-第一轴套,32-第二轴套,4-阀板,5-密封副,6-阀座压盖,7-阀轴压盖,8-轴承,9-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杯形管节,其包括管体1、阀座2、阀轴3、阀板4和密封副5。

其中,管体1包括侧壁11和由侧壁11形成的内腔12,侧壁1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侧壁11的内壁上还设有支撑部15,支撑部15沿侧壁11内壁的周向设置,并靠近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

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15为沿着侧壁11的内壁的周向并向管体1的径向延伸而形成的凸起。支撑部15主要用来支撑密封副5。

阀座2位于内腔12内,且阀座2的一端抵持在支撑部15上。阀座2用来固定密封副5,为了更好的固定密封副5,在阀座2上还设有阀座压盖6。

阀轴3一端设置在第一通孔13上,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14且至少部分位于管体1外,且阀轴3位于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内的部分密封设置。阀轴3上还设有阀轴压盖7,阀轴压盖7位于第一通孔13的端口处,阀轴压盖7主要起到稳固阀轴3的作用。

此外,在阀轴3位于第一通孔13内的部分还套设有第一轴套31,在阀轴3位于第二通孔14内的部分还套设有第二轴套32,第一轴套31和第二轴套32的内壁均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阀轴密封圈,从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通孔14为台阶孔,台阶孔包括上孔和下孔,第二轴套32位于下孔内,阀轴3位于上孔内的部分还套设有轴承8。

阀板4位于内腔12内,并固定在阀轴3上。具体的,阀板4与阀轴3键连接。阀板4由阀轴3驱动,阀板4在内腔12内转动时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本实用新型中的集成式杯形管节还包括驱动装置9,驱动装置9固定在阀轴3位于所述管体1外的部分上。通过驱动装置9带动阀轴3转动,然后控制阀板4转动,便可打开和关闭阀门。

密封副5设置在支撑部15、阀座2和阀板4之间,用于与阀板4形成密封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管体1上设置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4,以及在侧壁11的内壁上设有支撑部15后,从而便可将舷侧阀的阀座2、阀轴3和阀板4集成在杯形管节上,节省了空间尺寸,为总体布置带来便利。此外,由于采用阀轴密封圈这种软密封结构后,其密封可靠,性能良好,且易拆卸,省去了阀门壳体,极大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