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越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382发布日期:2018-07-08 01:4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特别是一种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传动机构存在负载转矩时,当传动停止或电机断电后,可能会发生逆转现象。为防止逆转发生,可采用超越离合器或不能逆传动的驱动电机,也可以采用不能逆转的传动装置(如可以自锁的蜗杆传动或滑动螺旋传动)以及电磁或液压制动器。

超越离合器作为一种常用的防逆转装置已得到广泛应用。单向超越离合器可以完成防止单向逆转情况,但应用于双向转动情况时,例如用于垂直方位的滚珠丝杆传动时,需要增加摩擦机构产生阻力矩以抵消逆转力矩。当逆转力矩有冲击或振动载荷时,磨擦机构所能产生的阻力矩应大于最大逆转力矩以保证能可靠防止逆转。但此种设计将使得在逆转力矩较小时,传动机构需增加较大力矩以克服阻力矩,造成功率消耗增加,结构尺寸增大等缺陷。双向超越离合器在有逆转力矩作用时,滚柱或楔形块将无法正常打开而产生断续动作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双向防逆转的超越离合器。

一种超越离合器,包括有双向超越离合器、下磨擦片、内摩擦片、上摩擦片、加压弹簧、压盖及单向超越离合器,所述的下磨擦片、内摩擦片、上摩擦片、加压弹簧、压盖及单向超越离合器均设置于双向超越离器壳体内,双向超越离合器输出端与单向超越离合器同轴依次布置,内摩擦片套设在单向超越离合器外周,上摩擦片、下摩擦片依次套设在内摩擦片的外周,在内摩擦片的外周设置有一圈的环状凸起,上、下摩擦片分别分布于内摩擦片环状凸起的上下,上、下摩擦片与内摩擦片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超越离合器还包括有压盖,压盖设置于上摩擦片的上方及双向超越离合器壳体的挡圈下方,在压盖与上摩擦片之间设置有加压弹簧,单向离合器与双向超越离合器之间具有间隙排列。

当设备处于停止状态时,即输入扭矩为零时,由负荷产生的逆转力矩经单向超越离合器再由静摩擦力矩平衡;当负荷中有较大冲击载荷产生的逆转力矩致使摩擦力矩不足以平衡时,再由双向超越离合器产生摩擦力矩承担;当负荷中有较大冲击载荷产生正向转矩时,也由双向超越离合器产生摩擦力矩承担。

当正转工作时,正转的输入扭矩经双向超越离合器直接输出给工作机构以克服逆转力矩传递动力,此时单向超越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当反转工作时,逆转力矩使单向超越离合器闭合,此时动摩擦力矩完全抵消逆转力矩,还额外产生较小的正转方向力矩使双向超越离合器能正常工作。当在运转工作状态时,若有冲击载荷输入时,由双向超越离合器产生摩擦力矩承担。

综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超越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双向超越离合器2下磨擦片3内摩擦片4上摩擦片5加压弹簧6压盖7及单向超越离合器8输入轴9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超越离合器,包括有双向超越离合器1、下磨擦片2、内摩擦片3、上摩擦片4、加压弹簧5、压盖6及单向超越离合器7,所述的下磨擦片、内摩擦片、上摩擦片、加压弹簧、压盖及单向超越离合器均设置于双向超越离器壳体内,双向超越离合器输出端与单向超越离合器同轴依次布置,内摩擦片套设在单向超越离合器外周,上摩擦片、下摩擦片依次套设在内摩擦片的外周,在内摩擦片的外周设置有一圈的环状凸起,上、下摩擦片分别分布于内摩擦片环状凸起的上下,上、下摩擦片与内摩擦片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超越离合器还包括有压盖,压盖设置于上摩擦片的上方及双向超越离合器壳体的挡圈下方,在压盖与上摩擦片之间设置有加压弹簧,单向离合器与双向超越离合器之间具有间隙排列,下摩擦片抵在双向超越离合器的台阶上,利用压盖将上摩擦片、内摩擦片的环状凸起及下摩擦片压在双向超越离合器的台阶上,内摩擦片与单向超越离合器紧配合,内摩擦片的环状凸起的外周面与双向超越离合器的内周面具有间隙。双向超越离合器的输入端安装于输入轴8外,双向超越离合器的输出端及单向超越离合器安装于输出轴9外。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