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PVC-U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905发布日期:2018-09-07 22:46阅读:1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溉PVC-U型管。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短缺与需水量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现代农业大多采用节水的喷灌模式。喷灌时,需要将输水管道与喷灌机连通,输水管道内的沙子等杂质非常容易进入喷灌机堵塞喷灌机的喷头,由于喷头的拆卸与安装非常不方便,给喷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国专利CN 203176613 U提供了一种U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弯管,弯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外部加工有外螺纹,出水口内加工有内螺纹,这种U型管通过其顶端高于主输水管道,降低沙子等杂质流进U型管的机率,从而降低喷头的堵塞机率,但是在喷水压力的作用下,仍有不少杂质流进U型管,而此U型管也并未设置过滤装置,所以喷头仍然会堵塞,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进一步降低喷头堵塞的机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灌溉PVC-U型管内缺乏设置过滤装置,喷头易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灌溉PVC-U型管,其目的是降低喷头堵塞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灌溉PVC-U型管,包括U字形的管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管体的一端连接出水端口、另一端连接过滤端口,所述过滤端口的一侧连接有进水支管,所述过滤端口的末端设置有开启盖;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过滤头,所述过滤网位于管体内部且靠近过滤端口,所述过滤网成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所述过滤头呈中空状并且其位于过滤端口内,所述过滤头的外壁与过滤端口的内壁贴合,所述过滤头与过滤网的开口部位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过滤头朝向进水支管的一侧开有过滤头进水口。

所述开启盖朝向过滤头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将过滤头压紧在过滤端口内。

所述密封胶塞的外壁贴合过滤端口的内壁。

所述开启盖的内侧面与过滤端口的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所述过滤端口的内径大于管体内部水流通道的内径,所述过滤头的外径大于过滤网的外径,所述过滤头与过滤网连接的端面与过滤端口的接触面之间垫有橡胶垫。

所述管体包括外壁、内壁,所述外壁与内壁之间设置有中空的夹层,所述外壁的外部设置有与夹层相通的夹层注水端口、夹层出水端口,所述夹层注水端口、夹层出水端口的外部均设置有夹层盖体。

所述夹层出水端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靠近出水端口、另一个靠近过滤端口,所述夹层注水端口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管体弯折部位的顶部。

所述管体的外部设置有记录板。

还包括定位杆,所述管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定位杆的中部设置于记录板内,所述定位杆的末端穿过记录板、固定件与定位杆端帽锁紧在一起。

所述过滤头进水口上设置有出水口密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灌溉PVC-U型管内增加了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过滤水流中的沙子等杂质,降低喷头堵塞的机率;

2、将PVC-U型管的原进水端口改成过滤端口,并在过滤端口的外部另外增加了进水支管,通过打开过滤端口上的开启盖,将过滤装置取出清洗,而不必将整个PVC-U型管从连接管路上拆卸下来,过滤装置的清洗更为方便;

3、过滤网、过滤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拆卸、安装非常方便,便于过滤网的清洗;

4、过滤头朝向进水支管的一侧开有过滤头进水口,通过过滤头与进水支管直接连通,并在接触部位设置出水口密封垫圈,使进水支管内的水流直接进入过滤头而不会流到过滤端口内,这样避免携带杂质的水流不经过滤网的过滤而直接排出;

5、密封胶塞一方面将过滤头压紧在过滤端口内,另外还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有水沿开启盖与过滤端口之间的缝隙流出;

6、开启盖的内侧面与过滤端口的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拆卸非常方便;

7、过滤头与过滤网连接的端面与过滤端口的接触面之间垫有橡胶垫,防止过滤网在管体内部晃动;

8、管体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置有中空的夹层,夹层内可注入热水,解冻管体内部的水体更为方便,不必在管体外部另外采用其它解冻手段;

9、夹层出水端口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靠近出水端口、另一个靠近过滤端口,解冻完毕后,有利于将夹层内的水排净;

10、记录板用于记录过滤装置的清洗日期,用于提醒工作人员;

11、记录板通过定位杆、固定件、定位杆端帽固定,固定方式非常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管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头、出水口密封垫圈、过滤端口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1-管体,2-过滤装置,3-出水端口,4-过滤端口,5-进水支管,6-开启盖,7-过滤网,8-过滤头,9-过滤头进水口,10-密封胶塞,11-橡胶垫,12-外壁,13-内壁,14-夹层,15-夹层注水端口,16-夹层出水端口,17-夹层盖体,18-记录板,19-定位杆,20-固定件,21-定位杆端帽,22-出水口密封垫圈。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一种灌溉PVC-U型管,包括U字形的管体1、过滤装置2;

管体1的一端为出水端口3、另一端为过滤端口4,出水端口3、过滤端口4与管体1一体成型,过滤端口4的一侧连接有进水支管5,进水支管5与过滤端口4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连通,使进水支管5内部的流道、管体1内部的流道相通,过滤端口4的末端安装有开启盖6;

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网7、过滤头8,过滤网7位于靠近过滤端口4的管体1内部,过滤网7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过滤网7采用金属网或者塑料网均可;

过滤头8采用不带网眼的板材制作,过滤头8呈中空状圆筒状并且其位于过滤端口4内,过滤头8的外壁与过滤端口4的内壁贴合,过滤头8朝向过滤网7的一侧开口并且与过滤网7的开口部位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过滤网7与过滤头8连接的部位不带网眼,而制成螺纹;

过滤头8朝向进水支管5的一侧开有过滤头进水口9,过滤头进水口9的大小与进水支管5的端口相适配;

开启盖6朝向过滤头8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密封胶塞10,密封胶塞10位于过滤端口4内并贴紧过滤头8将其压紧在过滤端口4内;

密封胶塞10的外壁贴合过滤端口4的内壁;

开启盖6的内侧面与过滤端口4的外侧面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过滤端口4的内径大于管体1内部流道的内径,过滤头8的外径大于过滤网7的外径,过滤头8与过滤网7连接的端面与过滤端口4的接触面之间垫有环形的橡胶垫11;

管体1的管壁包括外壁12、内壁13,外壁12与内壁13一体成型并且其二者之间有中空的夹层14,外壁12的外部一体成型有与夹层14相连通的夹层注水端口15、夹层出水端口16,夹层注水端口15、夹层出水端口16的外部均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紧固有夹层盖体17;

夹层出水端口16的数量为两个,一个靠近出水端口3、另一个靠近过滤端口4,两个夹层出水端口16均位于管体1的末端;

夹层注水端口15的数量为一个,其位于管体1弯折部位的顶部;

管体1的外部带有一块记录板18,记录板18用于记录过滤装置2的清洗日期,其采用PVC材质制作或者其它塑料材质制作均可,也可在记录板18上设置一塑料防护套,在塑料防护套内放置纸板记录清洗信息,记录板18靠近管体1的一侧内部沿竖向开有通孔;

还包括定位杆19,管体1的两侧设置有固定件20,固定件20为塑料条带,塑料条带缠绕在管体1的外部且条带的两个末端通过螺栓锁紧,塑料条带朝向记录板18一侧的厚度大于其它部位并在此部位开竖直的通孔;

定位杆19为一竖直的柱形杆,定位杆19的中部穿在记录板18的通孔内,定位杆19的末端穿出记录板18的通孔并穿过固定件20的通孔与定位杆端帽21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锁紧在一起;

过滤头进水口9上垫有环形的出水口密封垫圈22,出水口密封垫圈22用于密封过滤端口4、进水支管5的接口部位与过滤头进水口9口壁之间的缝隙。

出水端口3的内部设置内螺纹,进水支管5的末端外部设置外螺纹,出水端口3的内径大于进水支管5的内径,使出水端口3与喷灌机的接头通过螺纹配合好后与内部实际的流道与出水端口3的内径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水流平缓、稳定。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进水支管5与市政的输水管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管体1的出水端口3与喷灌机的接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水流沿进水支管5进入到过滤头8内部的空腔中,然后经过过滤网7的过滤作用后进入管体1,然后经出水端口3排出;在此过程中,由于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经过了过滤网7的过滤作用,水流中的沙子等杂质会残留在过滤网7中,使用一段时间后,将开启盖6从过滤端口4上拆卸下来,过滤装置2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或通过轻轻敲击管体1,过滤装置2会沿管体1下落到过滤端口4外部,将过滤装置2从过滤头8与过滤网7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的开口部位拆开,清洗干净后回装即可,相应的清洗信息记录在记录板18上;

冬季时,若因天气寒冷出现管体1内部水体冻结的现象,可将夹层注水端口15上的夹层盖体17打开,通过注射器或者其它注射装置经夹层注水端口15向夹层14内注入热水,通过热水向管体1内部的冻结水体传递热量,加速其解冻,解冻完毕后,打开夹层出水端口16上的夹层盖体17,排出夹层中的水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1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