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6416发布日期:2018-07-20 21:20阅读:1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类似输液泵和注射泵的医疗器械输注药液过程中,因为驱动电机扭力不足,泵体无法转动,导致无法完成输注动作,俗称“卡泵”。

提高扭矩虽然可以通过更换更大的驱动电机实现,但会导致电机体积增加,功耗增大,成本增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电机功耗,提升传动机构扭力的驱动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一端相啮合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相啮合的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轮、以及收纳于所述环形齿轮的腔体内的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齿轮紧固,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轴紧固。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壁和第二支架壁、水平间隔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壁和第二支架壁之间的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的丝杆、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滑动连接且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与外部注射推杆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壁外侧与所述丝杆一端紧固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驱动齿轮相啮合。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壁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套设于所述丝杆的外露端且与所述丝杆同轴设置。

其中,所述发条环绕于所述丝杆的外露端与所述环形齿轮内周面之间的腔体内。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紧固于所述第二支架壁且通过驱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轮相啮合。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与外部电控装置电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u型支架,以及水平枢接于所述u型支架相对两侧壁之间的凸轮轴。

其中,所述u型支架一支架壁的外侧设置有所述环形齿轮,收容于所述环形齿轮的腔体内的发条与所述凸轮轴的外露端紧固。

其中,所述u型支架另一支架壁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一端相啮合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相啮合的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轮、以及收纳于所述环形齿轮的腔体内的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齿轮紧固,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轴紧固。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助力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的扭力互补,有效提升传动机构的扭力,继而保证传动机构稳定可靠的运转,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第一驱动电机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正面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反面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与传动机构1一端相啮合的第一驱动电机2、以及与传动机构1另一端相啮合的助力机构3;助力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1、与第二驱动电机31的驱动齿轮32相啮合的环形齿轮33、以及收纳于环形齿轮33的腔体内的发条34,发条34的一端与环形齿轮33紧固,发条34的另一端与传动机构1的传动轴紧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传动机构1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架壁11和第二支架壁12、水平间隔架设于第一支架壁11和第二支架壁12之间的第一导杆13和第二导杆14、设置于第一导杆13和第二导杆14之间的丝杆15、以及与第一导杆13和第二导杆14滑动连接且与丝杆15螺纹配合的滑块16,滑块16与外部注射推杆相连接,此外,第一支架壁11外侧与丝杆15一端紧固的齿轮组4,齿轮组4与设置于第一驱动电机2的驱动轴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第二支架壁12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齿轮33,环形齿轮33套设于丝杆15的外露端且与丝杆15同轴设置,发条34环绕于丝杆15的外露端与环形齿轮33内周面之间的腔体内,第二驱动电机31紧固于第二支架壁12且通过驱动齿轮32与环形齿轮33相啮合,第一驱动电机2和第二驱动电机31均与外部电控装置电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注射泵驱动装置,当固定于丝杆一端的第一驱动电机2驱动丝杆旋转时,滑块在丝杆的旋转作用下,沿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长度方向运动,进而带动与滑块相连接的外部注射推杆进行运动,为了增加丝杆扭力,有效降低第一驱动电机的负载,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丝杆另一端的助力机构3进行助力,设置于丝杆另一端环形齿轮内的发条在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对丝杆产生一个与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方向同向的扭力,继而起到助力的作用,以此使得丝杆对连接有负载的滑块实现高精度的均匀移动;当发条扭力不足以配合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推动带有连接有负载的滑块滑动时,则会重新启动第二驱动电机上紧发条,以此类推,以此方式设置,使得发条始终具备足够的辅助扭力。

第二实施例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传动机构部分的设置,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1包括u型支架17,以及水平枢接于u型支架17相对两侧壁之间的凸轮轴18,u型支架17一支架壁的外侧设置有环形齿轮33,收容于环形齿轮33的腔体内的发条34与凸轮轴18的外露端紧固,u型支架17另一支架壁的外侧设置有齿轮组4,齿轮组4与第一驱动电机2的驱动齿轮相啮合。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传动机构,可代替现有技术下的输液泵,即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凸轮轴的旋转来挤压输液管,继而有效提升输液精度。设置于凸轮轴18端部的发条在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及所起到的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发条的工作原理功效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中两方案的进一步说明,为防止发条释放扭力时,环形齿轮33转动,本发明中,在第二驱动电机31的驱动轴上还设置有与驱动齿轮31相配合的单向轴承,也可以将第二驱动电机31的驱动轴设置为单向旋转,以此解决上述问题的发生。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发条的驱动装置,包括传动机构、与所述传动机构一端相啮合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传动机构另一端相啮合的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环形齿轮、以及收纳于所述环形齿轮的腔体内的发条,所述发条的一端与所述环形齿轮紧固,所述发条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的传动轴紧固。以此结构设计,能够通过助力机构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的扭力互补,有效提升传动机构的扭力,继而保证传动机构稳定可靠的运转,同时,也能够有效降低第一驱动电机的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赵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08
技术公布日:2018.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