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控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2283发布日期:2018-08-19 14:3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控换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行走机械设备上大量应用了液控换向阀,这种产品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远距离操作,对于设备使用十分方便。但是,市场上的液控换向阀多为多路换向阀形式,在应用上存在以下不足:

(1)阀体由铸件铸造而成,流道固定,通过螺栓将几片液控换向阀连接在一起,不利于集成化设计,难于实现复杂的液压回路控制。

(2)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庞大,不利于在轻小型机械设备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便于集成设计的液控换向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液控换向阀,包括:

第一阀壳,所述第一阀壳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第一阀壳的第一阀孔,所述第一阀壳的侧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与所述第一阀孔连通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阀孔的右开口构造成第四油口;

阀芯,所述阀芯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孔内,所述阀芯上具有开口向右的盲孔,所述阀芯的侧壁上具有连通所述盲孔的第一通流孔,所述第一通流孔邻近所述阀芯的左端,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具有通流槽;

左端具有折边的第一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容纳在所述第一阀孔的左端且所述折边的右端面抵靠在所述第一阀壳的左端面,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右端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阀芯的左端面抵靠所述第一弹簧座的右端面;

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右端面抵靠所述第一阀壳的左端面且所述折边容纳在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右端内,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左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弹簧座与所述第一弹簧座限定出弹簧腔;

第二阀壳,所述第二阀壳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第二阀壳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弹簧座以及所述第一阀壳的左端配合在所述第二阀壳的右端内,所述第二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抵靠所述第二弹簧座的左端面的台阶部;

活塞,所述活塞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阀壳内,所述活塞的右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阀芯的左端相连,所述活塞的右端伸入所述盲孔的左端,所述活塞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适配的缩径段和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位于所述第二弹簧座左侧的部分具有突楞,所述突楞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阀孔的内周面相适配,所述第二阀壳上具有位于所述突楞左侧的第五油口和位于所述突楞右侧的第六油口,所述活塞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述活塞的活塞孔,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具有将所述活塞孔与所述弹簧腔连通的第二通流孔;

具有左折边和右折边的连接垫片,所述连接垫片套接在所述主体段的右端,所述左折边的左端面抵靠所述第二弹簧座且所述右折边的左端面抵靠所述主体段的右端面;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缩径段上,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右折边且所述第一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第一弹簧座;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在所述第一弹簧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左端抵靠所述左折边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右端抵靠所述折边;

端盖,所述端盖设在所述第二阀壳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左开口,所述端盖上具有容纳所述活塞的左端的端盖盲孔;

其中,所述阀芯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移动。

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塞不受到外力作用,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一油口、所述第二油口、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两两之间均断开。

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塞受到由所述第五油口注入的外力推动所述活塞克服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向右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阀芯向右移动,直至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一油口依次通过所述通流孔和所述盲孔与所述第四油口相连、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通过所述通流槽连通。

有利地,当所述阀芯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活塞受到由所述第六油口注入的外力推动所述活塞克服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向左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阀芯与所述第一弹簧座一起向左移动,直至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通过所述通流槽连通、所述阀芯使所述第三油口通过所述第一阀孔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控换向阀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液控换向阀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控换向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液控换向阀,包括:第一阀壳1,阀芯2,第一弹簧座3,第二弹簧座4,第二阀壳5,活塞6,连接垫片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端盖10。

具体地,第一阀壳1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一阀壳1的第一阀孔,第一阀壳1的侧壁上具有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且均与所述第一阀孔连通的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p和第三油口a,所述第一阀孔的右开口构造成第四油口t。

阀芯2可左右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孔内,阀芯2上具有开口向右的盲孔21,阀芯2的侧壁上具有连通盲孔21的第一通流孔22,第一通流孔22邻近阀芯2的左端,阀芯2的外周壁上具有通流槽23。

第一弹簧座3的左端具有折边31,第一弹簧座3容纳在所述第一阀孔的左端且折边31的右端面抵靠在第一阀壳1的左端面,第一弹簧座3的右端具有第一通孔,阀芯2的左端面抵靠第一弹簧座3的右端面。

第二弹簧座4的右端面抵靠第一阀壳1的左端面且折边31容纳在第二弹簧座4的右端内,第二弹簧座4的左端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第二弹簧座4与第一弹簧座3限定出弹簧腔34。

第二阀壳5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第二阀壳5的第二阀孔,第二弹簧座4以及第一阀壳1的左端配合在第二阀壳5的右端内,所述第二阀孔的内周壁上具有抵靠第二弹簧座5的左端面的台阶部51。

活塞6可左右移动地设在第二阀壳5内,活塞6的右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并与阀芯2的左端相连,活塞6的右端伸入盲孔21的左端,活塞6包括与所述第一通孔适配的缩径段61和与所述第二通孔适配的主体段62,主体段62位于第二弹簧座4左侧的部分具有突楞63,突楞63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阀孔的内周面相适配,第二阀壳5上具有位于突楞63左侧的第五油口x和位于突楞63右侧的第六油口y,活塞6上具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活塞6的活塞孔64,活塞6的侧壁上具有将活塞孔64与弹簧腔34连通的第二通流孔65。

具有左折边和右折边的连接垫片7,所述连接垫片7套接在所述主体段62的右端,所述左折边的左端面抵靠所述第二弹簧座4且所述右折边的左端面抵靠所述主体段62的右端面。

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套在所述缩径段61上,所述第一弹簧8的左端抵靠所述右折边且所述第一弹簧8的右端抵靠所述第一弹簧座3。

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套在所述第一弹簧8上,所述第二弹簧9的左端抵靠所述左折边且所述第二弹簧9的右端抵靠所述折边31;

端盖10,所述端盖10设在所述第二阀壳5上以封闭所述第二阀孔的左开口,所述端盖10上具有容纳所述活塞6的左端的端盖盲孔101。可以理解的是,突楞63、所述第二阀孔以及端盖10所限定的空间构成左控制腔5a,突楞63、所述第二阀孔以及第二弹簧座4所限定的空间构成右控制腔5b。

其中,阀芯2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间可移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位置为如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活塞6受到外力作用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自左向右移动,以带动阀芯2自左向右移动(当外力消失后,活塞6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2从第二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第三位置为活塞6受到外力作用以所述第一位置为起点自右向左移动,以带动阀芯2自右向左移动(当外力消失后,活塞6在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阀芯2从第三位置恢复到初始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阀芯2从所述第一位置改变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端盖盲孔101内的压力会有变化;当阀芯2从所述第一位置改变到所述第三位置的过程中,端盖盲孔101内的压力以及弹簧腔34内的压力均会有变化。为了防止憋压,端盖盲孔101通过活塞孔64和盲孔21与第四油口t连通,弹簧腔34通过第二通流孔65、塞孔64和盲孔21与第四油口t连通。

更具体地,当阀芯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活塞6不受到外力作用(即第五油口x不向左控制腔5a内注入液压油,同时第六油口y也不向右控制腔5b内注入液压油),阀芯1使第一油口b、第二油口p、第三油口b与第四油口t两两之间均断开。

当阀芯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活塞6受到由第五油口x注入左控腔5a的外力(即液压油的压力,此时右空腔5b内的油液从第六油口y排出)推动活塞6克服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的弹力向右移动,进而带动阀芯2向右移动,阀芯2的左端面远离第一弹簧座3的右端面,直至阀芯2使第一油口b依次通过通流孔22和盲孔21与第四油口t相连、阀芯2使第二油口p与第三油口a通过通流槽23连通。

当阀芯2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活塞6受到由第六油口y注入右控制腔5b的外力(即液压油的压力,此时左空腔5a内的油液从第五油口x排出)推动活塞6克服第一弹簧8和第二弹簧9的弹力向左移动,进而带动阀芯2与第一弹簧座3一起向左移动,直至阀芯2使第一油口b和第二油口p通过通流槽23连通、阀芯2使第三油口a通过所述第一阀孔与第四油口t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液控换向阀具有以下优点:

(1)插装式设计、结构简单、便于集成化设计;

(2)可以远程控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