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集成压力释放阀的液压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7758发布日期:2019-04-20 06: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具有集成压力释放阀的液压张紧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张紧器,该液压张紧器具有集成压力释放阀。



背景技术:

本段落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但这并非必然是现有技术。

链条驱动系统包括主动链轮和至少一个从动链轮,该至少一个从动链轮经由挠性环形链条从主动链轮接收旋转动力。链条驱动系统的一个此种示例是内燃机的链条驱动凸轮轴。通常,重要的是在链条中赋予并维持特定程度的张力,以在带齿链条的情形中,防止噪声、滑移或齿脱离啮合。

液压张紧器是通常用于维持合适的链条张力的一种类型装置。通常,这些机构采用杆件臂,杆件臂在动力传递系统的松弛侧推靠于链条。当链条松弛时,此种杆件臂推向链条,以张紧链条,而当链条张紧时,该杆件臂远离链条缩回。虽然当前的液压张紧器通常适用于某些应用,但存在对于改进液压张紧器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段落提供对本发明的大体概述,且并非是对其整个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个形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压张紧器,该液压张紧器用于两个旋转构件之间的包裹式动力传递装置。液压张紧器可包括壳体、活塞、活塞弹簧、阀座、第一阀构件、第一阀弹簧、阀保持器、第二阀构件以及第二阀弹簧。该壳体可包括第一空腔和通道。通道可通向第一空腔的向内端部中。活塞可绕轴线设置。活塞的向内端部可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活塞的向外端部可以在壳体外部。活塞可构造成相对于壳体轴向地滑动。活塞弹簧可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并且可沿向外方向朝向动力传递装置偏置活塞。阀座可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该第一孔和第二孔轴向地延伸通过阀座。第一孔可与第一孔对准。第二孔可相对于第一孔径向地向外。第一阀构件可包括第一板,该第一板可包括第三孔。第三孔可绕轴线设置。第一板可相对于第二孔径向地向外延伸。该第一板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在该闭合位置中,第一板与阀座的向内侧密封以抑制流体流动通过第二孔,且在该打开位置中,该第一板与阀座轴向地隔开,以允许通过第二孔的流体连通。第一阀弹簧可朝向第一板的闭合位置偏置第一板。阀保持器可包括第二板,该第二板可固定地联接于阀座。第二阀构件可包括第三板,该第三板轴向地设置在第二板和阀座之间。第三板可相对于第一孔径向地向外延伸。第二孔可相对于第三板径向地向外。该第三板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在该闭合位置中,第三板与阀座的向外侧密封以抑制通过第一孔的流体连通,同时允许通过第二孔的流体连通,且在该打开位置中,该第三板与阀座轴向地隔开,以允许通过第三孔的流体连通。第二阀弹簧可朝向第三板的闭合位置偏置第三板。

根据又一实施例,阀保持器可包括侧壁,该侧壁绕轴线设置。阀保持器的侧壁可从第二板沿向内方向朝向阀座轴向地延伸,并且可将第二板固定地联接于阀座。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一空腔可包括第一圆柱形部分和肩部。活塞可设置在第一圆柱形部分中。肩部可相对于第一圆柱形部分径向地向内延伸,并且可邻抵于阀座的向内侧,以抑制阀座的向内轴向移动。

根据又一实施例,活塞弹簧可接触第二板的向外侧。

根据又一实施例,阀座可包括凹槽。保持器的侧壁的远侧端部可设置在阀座的凹槽中。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二阀构件可包括侧壁。第二阀构件的侧壁可从第三板沿向外方向朝向第二板轴向地延伸。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二阀弹簧可接触第二板的向内侧和第三板的向外侧。

根据又一实施例,阀保持器的侧壁可包括多个孔,这些孔径向地延伸通过阀保持器的侧壁。

根据又一实施例,阀座可包括多个第二孔。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一阀构件可包括侧壁。第一阀构件的侧壁可从第一板沿向内方向远离阀座轴向地延伸。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三板可包括计量孔,该计量孔与第一孔对准。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二板可包括与轴线同轴的孔。

本发明以另一种形式提供了一种液压张紧器,该液压张紧器用于两个旋转构件之间的包裹式动力传递装置。液压张紧器可包括壳体、活塞、活塞弹簧、阀座、第一阀构件、第一阀弹簧、阀保持器、第二阀构件以及第二阀弹簧。该壳体可包括第一空腔和通道。通道可通向第一空腔的向内端部中。活塞可绕轴线设置。活塞的向内端部可设置在第一空腔内。活塞的向外端部可以在壳体外部。活塞可构造成相对于壳体轴向地滑动。活塞弹簧可设置在第一空腔内,并且可沿向外方向朝向动力传递装置偏置活塞。阀座可包括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和第二孔可轴向地延伸通过阀座。第一孔可绕轴线设置。第二孔可相对于第一孔径向地向外。第一阀构件可包括第一板。第一板可包括第三孔。第三孔可绕轴线设置并且可与第一孔对准。第一板可相对于第二孔径向地向外延伸。该第一板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在该闭合位置中,第一板接触阀座的向内侧,以抑制流体流动通过第二孔,且在该打开位置中,该第一板与阀座轴向地隔开,以允许通过第二孔的流体连通。第一阀弹簧可朝向第一板的闭合位置偏置第一板。阀保持器可包括第二板、侧壁以及至少一个孔。第二板可与阀座轴向地隔开。阀保持器的侧壁可从第二板朝向阀座向内轴向地延伸。阀保持器的侧壁的远侧端部可固定地联接于阀座。阀保持器的至少一个孔可延伸通过第二板或阀保持器的侧壁。第二阀构件可包括第三板,该第三板轴向地设置在第二板和阀座之间。第三板可相对于第一孔径向地向外延伸。第二孔可相对于第三板径向地向外。该第三板可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轴向地移动,在该闭合位置中,第三板接触阀座的向外侧,以抑制通过第一孔的流体连通,同时允许通过第二孔的流体连通,且在该打开位置中,该第三板与阀座轴向地隔开,以允许通过第一孔的流体连通。第二阀弹簧可设置在第二和第三板之间,并且可朝向第三板的闭合位置偏置第三板。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二阀构件可包括侧壁,该侧壁能绕轴线设置并且从第三板朝向第二板轴向地延伸。

根据又一实施例,第三板可包括计量孔,该计量孔与第一孔对准。

从这里提供的描述中,又一些可应用领域会变得显而易见。本发明内容中的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仅旨在说明的目的,且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这里描述的附图仅仅用于说明所选择的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教示的包括张紧器的动力传递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张紧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一状况中的张紧器的阀;

图3是类似于图2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二状况中的阀;以及

图4是类似于图2的剖视图,示出了处于第三状况中的阀。

对应的附图标记指示附图的整个若干视图中的对应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照附图更完整地描述示例实施例。

参照图1,示出了动力传递装置10和张紧器装置14。动力传递装置10可包括链条18(通常称为环形链条)、主动链轮22以及至少一个从动链轮26。虽然所说明的示例仅仅示出一个从动链轮26,但额外的链轮(例如,两个或更多个)也能由链条18驱动。在提供的示例中,主动链轮22联接于内燃机(未示出)的曲柄轴(未示出)用于共同旋转,且从动链轮26联接于发动机的阀系的凸轮轴(未示出),但也可使用其它构造。在提供的示例中,主动链轮22如箭头30所示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得链条相对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22、26具有张紧侧34和松弛侧38。链条18和链轮22、26能以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兼容方式构造,例如具有对应的齿的辊子链条和链轮,这些齿例如径向地向外延伸。虽然出于简化起见在图1中仅仅示出几个齿,但应理解的是,链轮22、26的齿绕相应链轮22、26的整个周缘延伸。

张紧器装置14可包括杆件臂42和张紧器46。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意识到的是,图1所示的张紧器装置14和杆件臂42并非必须相对于动力传递装置10按比例绘制,且动力传递装置10可在尺寸上不同于张紧器装置14和杆件臂42。杆件臂42能安装在枢轴50上。枢轴50能相对于发动机(未示出)固定,以使得该枢轴的位置能相对于动力传递装置10固定。例如,枢轴50能固定于发动机缸体(并未确切地示出)。杆件臂42能可枢转地联接于枢轴50,以使得杆件臂42能绕枢轴50旋转或枢转。杆件臂42可具有第一侧54,该第一侧可例如在链轮22、26之间接合链条18的松弛侧38的外部部分。杆件臂42可具有第二侧58,该第二侧与第一侧54相对。

张紧器46可包括壳体62、柱塞66、柱塞弹簧70以及阀组件74。壳体62能固定地联接于发动机(未示出)或其它结构(未示出),其具有相对于动力传递装置10和枢轴50固定的位置。壳体62能限定第一空腔78和流体通道82。第一空腔78可在形状上是大体圆柱形的,绕中心轴线86设置,并且可具有第一圆柱形部分90和阀凹槽94。第一圆柱形部分90可具有通过壳体62的侧部打开的一个端部,该侧部面向动力传递装置10。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相对端部可向阀凹槽94打开。流体通道82能将阀凹槽94与储存器98联接,用于它们之间的流体连通。

储存器98可构造成在升高压力下保持一定容积的流体。储存器98可与壳体62分开并且联接于流体通道82,用于与其流体连通,或者可一体地形成在壳体62中。储存器98可接纳来自诸如泵(未确切地示出)的压力源的加压流体,以使得储存器98中的流体能维持在预定压力下。在提供的示例中,泵(未示出)可由曲柄轴(未确切地示出)直接地或间接地驱动,但也可使用其它构造(例如,电动泵)。

柱塞66可以是大体中空的圆柱形主体,该圆柱形主体可具有打开端部110和闭合端部114。柱塞可与中心轴线86同轴并且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圆柱形部分90内,以使得打开端部110处于第一空腔78内并且通向第一空腔78中,用于与其流体连通。柱塞66可延伸通过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打开端部,以使得柱塞66的闭合端部114可设置在壳体62外部。柱塞66的闭合端部114可结合杆件臂42的第二侧58。柱塞66能在第一圆柱形部分90内轴向地滑动,并且可与壳体62处于密封关系,以使得柱塞66闭合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打开端部。在提供的示例中,柱塞66的外部圆柱形表面与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内表面密封地接合,但可使用其它构造,例如o型圈或其它密封件(未确切地示出)。

柱塞靠近于闭合端部114的外表面可包括多个棘齿118,这些棘齿可结合棘轮保持构件(并未确切地示出),该棘轮保持构件例如是靠近于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打开端部设置在壳体62中的凹槽122内的弹簧c型夹。棘轮保持构件(未示出)能以棘轮的方式接合棘齿118,以使得柱塞66能沿向外方向从第一空腔78移动,同时抑制柱塞66沿相反向内方向移动。齿118和保持构件(未示出)可构造成,使得在齿118和保持构件(未示出)接合以抑制进一步向内移动之前,沿向内方向的小量移动(例如,大致0-4mm)可以是可能的。在齿118接合保持构件(未示出)之前沿向内方向的此种小量移动可称为“抨击间隙”。

柱塞弹簧70可设置在第一空腔78内,并且构造成沿向外方向轴向地偏置柱塞66(例如,与杆件臂42相接触)。在提供的示例中,柱塞弹簧70是螺旋压缩弹簧,该螺旋压缩弹簧绕中心轴线86同轴地设置。柱塞弹簧70能延伸通过柱塞66的打开端部110,以使得柱塞弹簧70的一个端部设置在柱塞66内,且柱塞弹簧70的另一端部在第一空腔78内设置在柱塞66外部。

额外地参照图2,阀凹槽94能与中心轴线86同轴。在提供的示例中,阀凹槽94可包括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和第三圆柱形部分214。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可朝向第一空腔78的第一圆柱形部分90打开。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圆柱形部分210所具有的直径可小于第一圆柱形部分90的直径。换言之,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空腔78在直径上从第一圆柱形部分90向第二圆柱形部分210渐进地减小。在并未确切地示出的替代构造中,第一圆柱形部分90可在直径上与第二圆柱形部分210相同。

第三圆柱形部分214可向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和流体通道82打开,以使得第三圆柱形部分214轴向地介于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和流体通道82之间。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圆柱形部分214所具有的直径可小于第二圆柱形部分210的直径。换言之,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空腔78在直径上从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向第三圆柱形部分214渐进地减小,以使得它们之间在直径上的渐进减小可限定肩部218。

在提供的示例中,流体通道82可与中心轴线86同轴。在提供的示例中,流体通道82限定凸台222,该凸台可轴向地延伸到第一空腔78的第三圆柱形部分214中。

阀组件74可包括止回阀保持器226、止回阀弹簧230、止回阀杯构件234、阀座238、压力释放阀构件242以及压力释放阀弹簧246。阀座238可设置在第二圆柱形部分210内并且与该第二圆柱形部分形成密封。在提供的示例中,阀座238可在形状上大体是环形的,并且可具有外部圆柱形表面,该外部圆柱形表面所具有的直径可等于或略大于第二圆柱形部分210的直径,以使得阀座238可压配到第二圆柱形部分210中。阀座238可邻抵于肩部218并且可与肩部密封,以抑制阀座238沿向内方向的轴向移动。阀座238可将第一空腔78分成第一空腔78的内部部分和第一空腔78的外部部分。

阀座238可包括向外侧250、向内侧254、凹槽258、第一孔26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孔266。向外侧250可沿向外方向轴向地面向。向内侧254可与向外侧250相对,并且可沿向内方向面向。在提供的示例中,凹槽258可从向外侧250向内凹入,并且可具有与中心轴线86同轴的大体圆柱形形状。第一孔262和第二孔266可轴向地延伸通过阀座238,以在第一空腔78的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孔262是中心孔,该中心孔绕中心轴线86同轴地设置,并且通向凹槽258中且处于阀座238的向内侧254处。在提供的示例中,阀座238包括多个第二孔266,这些第二孔可绕中心轴线86周向地隔开。虽然仅仅示出其中两个第二孔,但阀座238也可包括两个以上的第二孔266。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孔266可沿周向方向等距地隔开,以产生第二孔266绕第一孔262的圆形阵列。第二孔266可相对于第一孔262径向地向外,且可通向凹槽258中并且处于阀座238的向内侧254处。第二孔266可相对于肩部218径向地向内。

压力释放阀构件242可设置在第三圆柱形部分214内,并且可构造成在第三圆柱形部分214中相对于阀座238在闭合位置(图2和4中示出)和打开位置(在图3中示出)之间轴向地移动。在提供的示例中,压力释放阀构件242可包括环形第一板270和第一侧壁274。环形第一板270可以是盘形的,并且可具有孔278且可具有最外直径,以使得第一板270的轴向面向外表面282可相对于第二孔266径向地向外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孔278可与中心轴线86同轴,并且所具有的直径可类似于阀座238的第一孔262的直径。第一侧壁274可以是绕中心轴线86设置的大体圆柱形形状,该圆柱形形状沿向内方向从第一板270轴向地延伸。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一侧壁274可径向地向外渐缩,且增大距第一板270的距离,但也可使用其它构造。第一侧壁274的远离第一板270的端部可相对于凸台222径向地向外。

当压力释放阀构件242处于闭合位置中时,表面282可接触阀座238的向内侧254并且与该向内侧密封,以抑制通过第二孔266的流体连通。当压力释放阀构件242处于打开位置中时,表面282可与阀座238的向内侧254轴向地隔开,以使得允许通过第二孔266的流体连通。

压力释放阀弹簧246可设置在第三圆柱形部分214中,并且可朝向阀座238(即,朝向闭合位置)轴向地偏置第一板270。在提供的示例中,压力释放阀弹簧246是压缩螺旋弹簧,该压缩螺旋弹簧可卷曲,从而所具有的直径大于凸台222并且大于孔278,但小于第一侧壁274的内直径。因此,压力释放阀弹簧246可绕凸台222安置,以将压力释放阀弹簧246定位成大体与中心轴线86同轴。压力释放阀弹簧246可径向地安置在第一侧壁274内,并且可在与表面282相对的侧部上接触第一板270。

止回阀保持器226可包括第二板310和第二侧壁314。第二板310可以是大体与中心轴线86同轴的盘形,并且可包括孔318。在提供的示例中,孔318可与中心轴线86同轴,且第二板310可设置在第一空腔78的第一圆柱形部分90内。第二侧壁314可以是绕中心轴线86同轴地设置的大体圆柱形主体,并且可沿向内方向从第二板310朝向阀座238轴向地延伸。第二侧壁314可包括多个侧孔322,这些侧孔径向地延伸通过第二侧壁314。在提供的示例中,侧孔322是大体平行于中心轴线86纵向地延伸的狭槽,但也可使用其它构造,例如孔或其它形状。第二侧壁314的远侧端部326(即,与第二板310相对的端部)可具有外直径,该外直径可接纳在阀座238的凹槽258中。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二侧壁314的外直径使得第二侧壁314压配到凹槽258中。远侧端部326可具有内直径,该内直径可相对于第二孔266径向地向外,以使得远侧端部326并不阻挡第二孔266。在提供的示例中,柱塞弹簧70的向内端部可邻抵于第二板310的沿向外方向面向的侧部,以使得柱塞弹簧70和阀座238能轴向地保持止回阀保持器226。

止回阀杯构件234可设置在阀座238和止回阀保持器226之间,并且径向地设置在第二侧壁314内。止回阀杯构件234可构造成相对于阀座238在闭合位置(在图2和3中示出)和打开位置(在图4中示出)之间轴向地移动。在提供的示例中,止回阀杯构件234可包括第三板330和第三侧壁334。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板330可以是盘形的,并且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计量孔338,这些计量孔轴向地延伸通过第三板330并且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以使得它们仅仅允许小流量的流体通过第三板330。例如,计量孔338可以是激光切割的销孔,以使得通过计量孔338的最大流量显著地小于通过阀座238的第一或第二孔262、266的流量。在提供的示例中,第三板330包括多个计量孔338。计量孔338可与阀座238的第一孔262对准,以使得流过计量孔338的流体可直接地流动到第一孔262中。第三板330可相对于阀座238的第二孔266径向地向内,且可具有最外直径,该最外直径大于阀座238的第一孔262。第三侧壁334可以是绕中心轴线86设置的大体圆柱形形状,该圆柱形形状沿向外方向从第三板330轴向地延伸。第三侧壁334远离第三板330的端部可相对于第二板310的孔318径向地向外。

当止回阀杯构件234处于闭合位置中时,第三板330的轴向面向内表面342在凹槽258内接触阀座238的向外侧250并且与该向外侧密封,以抑制通过第一孔262的流体连通。如上所述,当第三板330包括计量孔338时,在止回阀杯构件234处于闭合位置中时,一些微小的流体流仍能通过计量孔338至第一孔262。当止回阀杯构件234处于打开位置中时,表面342可与阀座238的向外侧250轴向地隔开,以使得允许通过第一孔262的流体连通。

止回阀弹簧230可轴向地设置在第二板310和第三板330之间,并且可朝向阀座238(即,朝向闭合位置)偏置第三板330。在提供的示例中,止回阀弹簧230是压缩螺旋弹簧,该压缩螺旋弹簧可卷曲,从而所具有的直径大于第二板310中的孔318,但小于第三侧壁334的内直径。因此,止回阀弹簧230可安置在第三侧壁334内,并且可大体与中心轴线86同轴。止回阀弹簧230可接触第三板330的向外侧和第二板310的向内侧。

在正常操作期间,压力释放阀构件242和止回阀杯构件234处于它们的相应闭合位置中。当柱塞66例如在抨击间隙期间由杆件臂42沿向内方向推动时,柱塞66可将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的流体压缩至高于储存器98中压力的压力。当柱塞66沿向外方向(例如,由柱塞弹簧70)推动以占据链条18中的松弛时,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的压力可下降至低于储存器98中的压力。

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压力的小幅增加(例如,由于柱塞66沿向内方向的小量移动或相对缓慢移动)会导致流体经由阀座238中的第一孔262、第二板310中的孔318以及流体通道82通过计量孔338流动朝向储存器98。这些小压力可使得,在阀座238的第二孔266处在第一板270上产生的力无法克服压力释放阀弹簧246的弹簧力,并且无法使得压力释放阀构件242朝向打开位置移动。类似地,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压力的小幅减小(例如,由于柱塞66沿向外方向的小量移动或者相对缓慢移动)会导致流体通过计量孔流动到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这些小压力可使得,在阀座238的第一孔262处在第三板330上产生的力无法克服止回阀弹簧230的弹簧力,并且无法使得止回阀杯构件234朝向打开位置移动。

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压力的较大增大(例如,由于柱塞66沿向内方向的较大移动或者较快速移动)会导致流体沿向内方向将力施加在第一板270上(例如,通过阀座238的第二孔266),该力能克服压力释放阀弹簧246的力并且能使得压力释放阀构件242朝向打开位置移动。这样,如图3中所示,当第一圆柱形部分90和储存器98之间的压力差超过第一预定压力差(例如,对应于压力释放阀弹簧246的弹簧力)时,第一板270能远离阀座238移动,以允许流体从第一圆柱形部分90流动通过第二孔266并且朝向储存器98。同时,第三板330能保持静止并安置在阀座238上。第一侧壁274和第三圆柱形部分214的向内端部之间的接触会限制第一板270从阀座238分开能行进的距离。因此,第一侧壁274的轴向长度会限制通过第二孔266的最大流量。

第一圆柱形部分90中压力的较大减小(例如,由于柱塞66沿向外方向的较大移动或者较快速移动)会导致流体沿外内方向将力施加在第一板270上(例如,通过阀座238的第一孔262),该力能克服止回阀弹簧230的力并且能使得止回阀杯构件234朝向打开位置移动。这样,如图4中所示,当第一圆柱形部分90和储存器98之间的压力差减小至低于第二预定压力差(例如,对应于止回阀弹簧230的弹簧力)时,第三板330能远离阀座238移动,以允许流体从流体通道82流动通过第一孔262并且朝向第一圆柱形部分90。同时,第一板270能保持静止并安置在阀座238上。第三侧壁334和第二板310之间的接触会限制第三板330从阀座238分开能行进的距离。因此,第三侧壁334的轴向长度会限制通过第一孔262的最大流量。

上文关于各实施例的描述都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非旨在穷尽或限定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一般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可以互换并可用在选定的实施例中,即使未具体示出或描述。同一元件或特征也可以按许多方式进行改变。这种改变并不被视为偏离本发明,所有这种修改都旨在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提供了各种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是详尽的且能全面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大量具体的细节得以阐明,比如具体的部件、装置和方法,以透彻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显看到,具体的细节不一定要使用,示例实施例也可以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这都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的处理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目的仅仅在于描述特定的示例实施例,而并不旨在限制。如本文中所用,单数形式的“一”、“一个”、以及“该”也可意指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作规定。术语“包括”、“包含”、“含有”和“具有”都是包含性的,因此指明了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还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文所描述的方法步骤、处理过程和操作不应该被解释为必然要求它们按所讨论或示出的特定顺序来执行,除非特别标明一种执行顺序。也应该理解,可以使用额外的或替代的步骤。

当提到一个元件或层位于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于”另一个元件或层、“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者“联接于”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它可能直接地位于其它元件或层上、接合于其它元件或层、连接或联接于其它元件或层,或者有可能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提到一个元件直接地位于另一个元件或层“上”、“直接地接合于”另一个元件或层、“直接地连接于”或“直接地联接于”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可能就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各元件之间的关系的其它单词应该按相似的方式来解释(比如“在……之间”对“直接地在……之间”、“相邻”对“直接地相邻”等)。如本文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虽然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用来描述各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和其它数字方面的术语并不暗指一种序列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清晰地指明。因此,在不偏离各示例实施例的教示的情况下,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

诸如“内”、“外”、“之下”、“下方”、“下部”、“之上”、“上方”等空间相关术语可在本文中使用,以易于描述如附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所描绘的取向之外,空间相关术语可以旨在包括在使用或操作期间该装置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在附图中该装置被颠倒,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下”或“下方”的元件则被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之上”或“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包含上方和下方的取向这两者。装置可被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取向)且本文所用的空间相关术语被相应地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