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手组件及具有该把手组件的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1528发布日期:2018-12-12 00:0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把手组件及具有该把手组件的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体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把手组件及具有该把手组件的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是用于控制水流流量的开关。通常,水龙头在装配时会采用无间隙配合方式使把手和面板之间不再呈现较大的间隙而影响美观,但是无间隙安装对于面板和墙面的平整度要求很高,一旦遇到墙面不平整的情况,现有的龙头装置则较难实现无间隙配合。而且,无间隙配合使得把手和面板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这会影响二者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方式是提供耐磨套,如在美国专利us5947149中提供了一种不可见的龙头把手连接,其中耐磨套内置于把手外壳中并借助凸缘使把手与把手外壳间隔开,同时还设置卡环对把手外壳和耐磨套进行弹性支撑,从而使把手与面板实现无间隙配合。但是,这种水龙头在进行装配时需要配备加工精细的耐磨件,而且一旦装配完成就无法进行拆装和更换,因为其中的卡环在卡入凹槽后无法退出,这导致水龙头如果出现装配误差(比如装配过紧或过松)时无法进行调试,进而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效果。此外,这种水龙头在使用时还存在晃动的情况并且因为使用过多零件而导致装配工序繁杂,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此,在流体开关技术领域对具有较少零件、耐磨、防晃动的龙头把手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龙头存在着需求,且最好该组件能够与面板无间隙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及具有该把手组件的龙头,借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手组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杆;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具有内腔和通孔,所述通孔由所述把手套从其一端朝所述内腔延伸形成的内壁限定出,所述通孔在所述内壁与所述把手套相连的过渡处被构造成渐缩状,所述把手杆可转动地装配至所述通孔中;第一耐磨件,所述第一耐磨件具有弹性并且容纳在所述把手杆与所述通孔的过渡部形成的容置区内;第二耐磨件,所述第二耐磨件接合至所述把手杆并抵接所述内壁以使所述把手杆与所述把手套就位后在所述第二耐磨件的限位下被定位在同一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通孔被构造成在过渡处相对于所述内壁具有在30至60°范围内的倾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耐磨件被构造成在所述把手相对于所述把手套旋转期间以相对于所述容置区60%至80%之间的体积比被压紧。

优选地,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减震件,所述减震件设置在所述把手杆与所述通孔之间并被构造成减小所述把手杆与所述通孔之间的转动摩擦。

优选地,所述把手杆在与所述过渡部的相对处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所述过渡部共同形成所述容置区。

优选地,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接合所述把手杆并相对于所述把手套将所述第二耐磨件抵接至所述内壁。

优选地,所述把手还包括把手件,所述把手件呈角度地连接所述把手杆以驱动所述把手杆在所述通孔内转动并且所述把手件与所述把手杆被构造成一体式或分体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龙头,所述龙头包括:如前所述的把手组件;面板,所述面板具有开口;本体组,所述本体组包括本体、容置在本体内的阀件以及接合所述本体并与所述本体形成容纳所述阀件的容置腔的阀盖;所述把手套穿过所述面板的所述开口可调节地接合所述阀盖,所述把手杆接合至所述阀件以控制所述阀件启闭。

优选地,所述阀件的阀杆接合至所述把手杆并被构造成能够跟随所述把手杆转动以控制所述本体内流体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阀杆与所述把手杆通过花键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将会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后显见的,另一部分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附图描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龙头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龙头的另一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龙头的分解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把手组件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把手组件的另一分解图;

图6为本发明把手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把手组件的又一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9为本发明龙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纳米孔基座的示例性方案。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发明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的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下”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且指正常观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发明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零部件与其它零部件区分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把手组件1,如图1至9所示,所述把手组件1包括把手10、把手套11、第一耐磨件12以及第二耐磨件13。其中,把手套11具体地可被构造成柱状壳件。把手套11具有内腔110和通孔112,通孔112一般位于把手套11的中央位置。参见图2,该通孔112由把手套11从其一端朝内腔110延伸形成的内壁114限定出,并且通孔112在内壁114和把手套11相连的过渡处具有一定的锥度(即被构造成朝向内腔110内部渐缩)。把手10包括把手杆100,把手杆100可拆卸地装配至通孔112中。通孔112中的把手10可相对于通孔112转动,并且联动控制后文所述的阀件32以实现对流体的通断。考虑到把手杆100在通孔112中转动时,在把手套11的过渡处可能存在的摩擦会缩短把手套11和把手杆100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提供了第一耐磨件12,该第一耐磨件12(比如耐磨o形圈)具有弹性并且容纳在把手杆100和通孔112的过渡部116(适形于过渡部116的渐缩形状)形成的容置区118内。而第二耐磨件13(比如耐磨垫片)的设置可在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转动时将下文所述的紧固件15与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位于内腔110中的下端面间隔开以降低紧固件15与它们之间可能产生的转动摩擦,从而提高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的使用寿命。具体将如下所述使把手杆100与把手套11就位后在第二耐磨件13的限位下被定位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消除第二耐磨件(即耐磨垫片)厚度的公差尺寸对整个把手组件1装配后的尺寸链累积公差的影响,从而在降低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加工精度的同时保证把手组件装配后的操作手感。

为实现把手10和面板2之间的无间隙配合,本发明的上述把手组件1通过采用结构简单的较少部件满足了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之间的转动耐磨需求,提高了二者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部件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并且能够相对于把手套11和把手杆100自由拆卸,这使得在出现装配误差时能够对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进行反复调试直至符合使用标准为止,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此外,简化结构的把手组件1使得装配工序更加简易,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的容纳第一耐磨件12并使第一耐磨件12在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转动时能够降低二者的磨损,优选地,如图3所示,通孔112在内壁114与把手套11的过渡处形成有相对于内壁114大致30°至60°范围的倾角。该倾角既为第一耐磨件12提供容置区118,也使第一耐磨件12在受到把手杆100转动力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其本身所具有的弹性来支撑把手杆100并使其不致于与内壁114直接接触而导致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之间发生严重的磨损。

在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转动期间,第一耐磨件12在转动把手杆100施加的力的作用下被压缩,第一耐磨件12压缩期间的截面积与容置区118的截面积相比可处于后者的60%至80%之间,具体地,如图4-6所示,在把手杆100装配至通孔112中时,把手杆100在与过渡部116相对的位置处设置环槽102,环槽102与过渡部116共同限定出容置区118,压缩的第一耐磨件12与容置区118的截面比使得第一耐磨件12能够处于较佳的压缩形态以确保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之间在过渡处的非接触转动。

此外,为了防止把手杆100在通孔112中转动时发生晃动,把手组件1还可选地包括减震件14,如图4-6、图8所示,该减震件14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是比如由耐磨橡胶或耐磨塑料(例如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减震垫片。减震件14设置在把手杆100和通孔112之间,并在把手杆100在通孔112中转动时抵接形成通孔112的内壁114,从而使把手杆100与内壁114之间具有较小间隙,该间隙满足把手10与内壁114不接触但不致于使把手10在通孔112中转动时发生明显晃动。减震件14在另一实施例中可被构造成类似于减震滚珠轴承,在把手杆100的周向嵌置滚珠,滚珠与把手杆100之间设置弹性垫片,这样在把收官相对于把手套11转动时既能够达到减震效果还能够降低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的转动摩擦而是二者的相对转动更加灵活。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在转动期间克服把手10晃动问题的情况下,降低把手杆100和把手套11之间的摩擦、减小二者之间的磨损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内壁114和把手杆100之间增加润滑剂。

本发明中的把手组件1还包括紧固件15,如图4-6所示,该紧固件15接合把手杆100,比如通过螺纹接合,紧固件15可构造成螺母,把手杆100深入内腔110的一端具有外螺纹,通过将螺母连接至把手杆100来实现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的定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接合方式也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把手杆100与第二耐磨件13相对的一侧具有大于第二耐磨件13的中心孔的直径。如图7所示,紧固件15将第二耐磨件13压紧,第二耐磨件13抵靠至内壁114远离过渡部116的端部和把手杆100,使得把手杆100相对于把手套11转动时第二耐磨件13无法旋转,同时具有弹性的第二耐磨件13将受到的压紧力传递至把手杆100以避免把手杆100在通孔112中可能产生的晃动,在第二耐磨件13的限位下,相对于把手套11,把手杆100的主要转动部分与把手套11被定位在同一平面上(如图6所示),这有利于避免由第二耐磨件的加工差异导致的累积公差,从而降低把手套11的加工精度。

在使把手杆100的转动更省力的情况下,如图7、图9所示,本发明的把手10还包括把手件104,把手件104与把手杆100呈角度的连接,通常以直角连接。把手件104在使用者操作下能够驱动把手杆100在通孔112中转动,把手杆100和把手件104可被构造成一体件也可被构造成分体件,在把手杆100与把手件104为分体式时,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连接方式实现二者的连接,比如螺纹连接、卡接等。

上述把手组件1可用于龙头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把手组件1的龙头,该龙头还包括面板2、本体组3。其中本体组3包括本体30、阀件32和阀盖34。本体30内部构造有供流体(比如冷流体、热流体)导入和导出的流路以及容纳阀件32的腔体。本体30还具有截止阀,该截止阀设置在供冷、热流体导入的流体导入段上,当需要维修时,关闭截止阀可以阻止冷、热流体进入,而在平时使用时,截止阀可以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防止冷、热流体的回流。阀件32用于控制本体30内流体的通断,此外阀件32也可具有将冷、热流体混合至适宜温度的功能。装配时,将阀件32至于本体30的腔体中,阀盖34接合本体30将阀件32容纳其中。把手套11穿过面板2的开口20接合(比如通过螺纹连接,阀盖34具有外螺纹,把手套11具有内螺纹)至阀盖34。把手套11的周向具有凸缘,在把手套11穿过面板2的开口20时,凸缘抵接面板2,在把手套11根据安装需求以适当长度(可调节地)接合阀盖34后,面板2被适应性地压靠在比如墙壁上。阀件32的阀杆36露出阀盖34并与把手杆100相接合,从而实现转动把手10来控制阀件32启闭。把手杆100在深入内腔110一侧的端部内侧设有花键槽,而阀杆36被构造为花键轴,通过花键轴与花键槽的配合,把手杆100所受到的转动力可传递至阀杆36从而控制阀件32启闭来通断本体30内的流体。

本发明的把手组件和具有该把手组件的龙头通过采用结构简单的较少部件满足了把手杆和把手套之间的转动耐磨需求,提高了二者的使用寿命,简化结构的把手组件使得装配工序更加简易,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对耐磨件位置的调整降低了对耐磨套加工精度的要求,可拆卸更换的耐磨件能够在装配误差发生时满足多次校准的需求而且能够实现把手和把手套的重复使用,既改善用户体验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虽然仅用有限量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容易地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这样的实施例。相反,可通过合并任何数量的此前未描述的变化、改变、替代或等同装置来修改本发明,但是这与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相当。此外,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不同实施例,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方面可仅包括实施例中的一些。因此,本发明不被视为受前述说明的限制,但仅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制。

附图标记列表

1把手组件12第一耐磨件

10把手13第二耐磨件

100把手杆14减震件

102环槽15紧固件

104把手件2面板

11把手套20开口

110内腔3本体组

112通孔30本体

114内壁32阀件

116过渡部34阀盖

118容置区36阀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