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1225发布日期:2018-09-04 20:5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



背景技术:

丝线被纺成纱线后在未上浆时,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所以纱线需要通过浆纱机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可织性是指纱线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纱线在经过浆纱机后由牵引车施加浆料完成浸润,纱线在浸润浆料的过程中需要牵引车往复移动来确保挤压在中间的纱线也被完全浸润,但是现在有牵引车在摆动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重量影响会导致出现震动现象,所以会加剧牵引车的磨损,缩短了牵引车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所述轴承座本体包括底固定板、圆形定位圈、第一卡持块、第二卡持块,所述圆形定位圈的底端平面与底固定板的顶端平面融合形成一体结构,所述圆形定位圈顶部为形成有缺口的两部分,所述第一卡持块的底部与圆形定位圈顶部的一侧部分融合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卡持块的底部与圆形定位圈顶部的另一侧部分融合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卡持块的内侧壁面与第二卡持块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槽。

所述底固定板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底固定板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25mm;高度为15mm,底固定板的顶部两侧上开设有固定沉孔,固定沉孔的轴心到底固定板外侧边框的间距为12mm,固定沉孔的沉头厚度为8mm,底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插接在固定沉孔后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固结为一体。

所述圆形定位圈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圆柱体结构,圆形定位圈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圆形腔体,圆形腔体的直径为47.5mm。

所述圆形腔体的一侧边框上形成有卡持端,卡持端的直径为38.5mm;厚度为5mm,卡持端的内侧端面与转动轴的定位端面抵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卡持块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螺纹孔,第一卡持块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与螺纹孔轴线重合,螺钉穿过连接孔后旋接在螺纹孔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通过底固定板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固结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同时圆形定位圈中套接住牵引车的转动轴,从而确定了牵引车的转动轴和固定边框固定形成一体结构,转动轴被推动后可带动固定边框同时偏转位置,从而可改变牵引车的整体位置,转动轴在转动后位置不窜动,牵引车运行后呈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一种浆纱机牵引车的支承轴承座,包括轴承座本体1,轴承座本体1包括底固定板11、圆形定位圈12、第一卡持块13、第二卡持块14,底固定板11为长方体块状结构,圆形定位圈12的底端平面与底固定板11的顶端平面融合形成一体结构,圆形定位圈12的中间部位形成有圆柱体结构;圆形定位圈12顶部为形成有缺口的两部分,第一卡持块13的底部与圆形定位圈12顶部的一侧部分融合形成为一体结构,第二卡持块14的底部与圆形定位圈12顶部的另一侧部分融合形成为一体结构,第一卡持块13的内侧壁面与第二卡持块14的内侧壁面之间形成有空槽。

底固定板11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25mm;高度为15mm,底固定板11的顶部两侧上开设有固定沉孔111,固定沉孔111的轴心到底固定板11外侧边框的间距为12mm,固定沉孔111的沉头厚度为8mm,底固定板11通过固定螺栓插接在固定沉孔111后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图未示)固结为一体,从而确定支承轴承座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圆形定位圈12的中间部位开设有圆形腔体121,圆形腔体121的直径为47.5mm,圆形腔体121用于套接牵引车的转动轴(图未示),转动轴插接到圆形腔体121中后可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固定形成一体结构,转动轴被推动后可带动固定边框同时偏转位置,从而可改变牵引车的整体位置,圆形腔体121的一侧边框上形成有卡持端122,卡持端122的直径为38.5mm;厚度为5mm,卡持端122的内侧端面与转动轴的定位端面抵接在一起,卡持端122用于定位转动轴的位置,防止转动轴在转动后位置上下窜动,从而保证了牵引车运行后呈稳定状态。

第二卡持块14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螺纹孔141,第一卡持块13的中间部位开设有连接孔(图未示),连接孔的轴线与螺纹孔141轴线重合,螺钉穿过连接孔后旋接在螺纹孔141中,第一卡持块13与第二卡持块14通过螺钉的旋转固定可改变圆形定位圈12中圆形腔体121的尺寸,这样就能保证圆形腔体121能完全包裹住牵引车的转动轴,同时也要确定圆形腔体121与转动轴呈过渡配合连接。

支承轴承座通过底固定板11与牵引车的固定边框固结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同时圆形定位圈12中套接住牵引车的转动轴,从而确定了牵引车的转动轴和固定边框固定形成一体结构,转动轴被推动后可带动固定边框同时偏转位置,从而可改变牵引车的整体位置,转动轴在转动后位置不窜动,牵引车运行后呈稳定状态。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