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0257发布日期:2018-10-19 22:4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枢接于电子装置两板件使两板件可相对展开与闭合的枢纽器以及此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枢纽器与两板件,两板件通过枢纽器彼此枢接而可相对展开与闭合。两板件分别可设有显示器、键盘、主板、硬盘或手写/绘图板。此外,为了达到在特定角度下的支撑效果,枢纽器还需要加入扭力产生件,例如在枢轴上堆叠套设多个垫片、弹片及/或凹凸轮,进而造成摩擦来产生扭力,以维持板件的开合位置。然而,现有的由多个垫片、弹片及/或凹凸轮堆叠套设所组成的扭力件,其零件多,组装麻烦而容易出错,此外无法达到展开与闭合具有不同扭力且相差极大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期简化枢纽器结构,使其零件少,组装简单而不容易出错,此外可达到展开与闭合具有不同扭力且相差极大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纽器包括枢轴、转动件与螺旋线圈。转动件包括包圆部与第一固定部,包圆部连接第一固定部,包圆部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螺旋线圈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螺旋线圈的一个端部连接转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圆部的径向剖面呈C形。进一步地,C形的一个末端连接第一固定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圆部的数量为两个,螺旋线圈位于两个包圆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旋线圈的所述端部连接第一固定部。进一步地,枢纽器还包括卡固件,卡固件包括头部与身部,头部连接身部,头部的宽度大于身部的宽度,第一固定部设有孔洞,身部锁固于孔洞以使头部与第一固定部夹持固定螺旋线圈的所述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旋线圈从所述端部开始以逆时针方向螺旋环绕枢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螺旋线圈从所述端部开始以顺时针方向螺旋环绕枢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前所述的枢纽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第一板件连接枢轴,第二板件连接第一固定部。进一步地,枢轴包括轴体与第二固定部,轴体连接第二固定部,包圆部与螺旋线圈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轴体,第一板件连接第二固定部。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枢纽器使用包圆部与螺旋线圈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进而造成摩擦来产生扭力,以维持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开合位置,其零件少,组装简单而不容易出错,而且使用螺旋线圈可达到展开与闭合具有不同扭力且相差极大的效果。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90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90度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45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0度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90度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螺旋线圈的扭力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的螺旋线圈与包圆部组合的扭力曲线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90度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 枢纽器

10 枢轴

11 轴体

12 第二固定部

20 转动件

21 包圆部

211、212 末端

22 第一固定部

221 孔洞

30、30’ 螺旋线圈

31、31’ 端部

40 卡固件

41 头部

42 身部

9 电子装置

91 第一板件

92 第二板件

D1 逆时针方向

D2 顺时针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顺时针或逆时针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的,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9的示意图。电子装置9包括枢纽器1、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通过枢纽器1彼此枢接而可相对展开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可相对展开至夹90度,并可相对闭合至夹0度;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还可设计成可相对展开至夹360度、或是夹一个小于360度的角度。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例如分别可设有显示器、键盘、主板、硬盘或手写/绘图板。

请同时参照图2与图3,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于90度的示意图与爆炸图。枢纽器1包括枢轴10、转动件20与螺旋线圈30。转动件20包括包圆部21与第一固定部22,包圆部21连接第一固定部22,包圆部21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10。螺旋线圈30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10,螺旋线圈30的一个端部31连接转动件20。当枢纽器1应用于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9时,第一板件91连接枢轴10,第二板件92连接第一固定部22。

在本实施例中,枢轴10包括轴体11与第二固定部12,轴体11连接第二固定部12,包圆部21与螺旋线圈30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轴体11。当枢纽器1应用于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9时,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分别连接第二固定部12与第一固定部22,而第二固定部12与第一固定部22使用板状固定片。在一实施例中,轴体11与第二固定部12可为一体成型件;在另一实施例中,轴体11与第二固定部12可为组合件,轴体11在两者组合处形成径向剖面呈非圆形的轴,而第二固定部12在两者组合处对应地形成径向剖面呈非圆形的轴孔,使得轴体11与第二固定部12组合后会卡合而不会相对转动。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枢轴可仅包括如前所述的轴体,轴体的一个末端形成径向剖面呈非圆形的轴,而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对应地形成径向剖面呈非圆形的轴孔,使得枢轴的轴体直接与第一板件卡合而不会相对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包圆部21的径向剖面呈C形,C形具有两个末端211与212,且其中一个末端211连接第一固定部22;即转动件20可由一个板件弯曲成型,所述板件在一侧弯曲形成包圆部21,而未弯曲的部分即是第一固定部22。包圆部21的数量为两个,螺旋线圈30位于两个包圆部21之间。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包圆部可在两个末端之间的某位置连接第一固定部,而包圆部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大于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线圈30的端部31连接转动件20的第一固定部22。枢纽器1还包括卡固件40,卡固件40如图3所示包括头部41与身部42,头部41连接身部42,头部41的宽度大于身部42的宽度。第一固定部22如图3所示设有孔洞221。卡固件40的身部42锁固于第一固定部22的孔洞221,以使卡固件40的头部41与第一固定部22夹持固定螺旋线圈30的端部31。螺旋线圈30从端部31开始以逆时针方向D1螺旋环绕枢轴10的轴体11。

请同时参照图2、图4与图5,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于90度、45度与0度的示意图。枢纽器1的枢轴10与转动件20可相对转动,使枢轴10的第二固定部12与转动件20的第一固定部22可对应地相对展开与闭合,进而使如图1所示电子装置9的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可对应地相对展开与闭合,在本实施例中可相对展开至夹90度,并可相对闭合至夹0度;但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还可设计成可相对展开至夹360度、或是夹一个小于360度的角度。

请参照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于90度的剖视图。具体来说,图6为在图2中从第一固定部22到第二固定部12的方向观看A-A剖面的视图。如图6所示,螺旋线圈30从端部31开始以逆时针方向D1螺旋环绕枢轴10的轴体11。如图6所示,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90度开始相对闭合至0度时,轴体11会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2以逆时针方向D1转动,轴体11的逆时针方向D1转动会与螺旋线圈30的摩擦增大,且带动螺旋线圈30的内径相对缩小造成更大的摩擦,进而产生的扭力较大。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0度开始相对展开至90度时,轴体11会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2以顺时针方向D2转动,轴体11的顺时针方向D2转动会与螺旋线圈30的摩擦减小,且带动螺旋线圈30的内径相对变大,进而产生的扭力较小。通过螺旋线圈30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10的轴体11,可达到展开与闭合时分别具有较小与较大扭力的效果,而且两者的扭力相差极大。

请参照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的螺旋线圈30的扭力曲线图。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0度开始相对展开至90度时,螺旋线圈30产生的扭力会快速达到约1.2 kgf-cm后保持在这个大小。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90度开始相对闭合至0度时,螺旋线圈30产生的扭力会快速达到约17 kgf-cm后保持在这个大小。因此,螺旋线圈30在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相对展开时产生的扭力较小,相对闭合时产生的扭力极大,两者扭力相差约14倍,相差极大。

请参照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的螺旋线圈30与包圆部21组合的扭力曲线图。螺旋线圈30如图7所示可在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相对展开与闭合时产生不同且相差极大的扭力,而包圆部21可在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相对展开与闭合时产生同样大小的扭力,因此螺旋线圈30与包圆部21组合后的扭力曲线图如图8所示。通过包圆部21增加展开与闭合时整体的扭力水平,使枢纽器1可以应用于展开与闭合时需要一定扭力水平要求的电子装置。

请参照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于90度的剖视图。与图6所示枢纽器1相比,本实施例的枢纽器1’的螺旋线圈30’从端部31’开始以顺时针方向D2螺旋环绕枢轴10的轴体11。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90度开始相对闭合至0度时,轴体11会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2以逆时针方向D1转动,轴体11的逆时针方向D1转动会与螺旋线圈30’的摩擦减小,且带动螺旋线圈30’的内径相对变大,进而产生的扭力较小。当枢纽器1’的第一固定部22与第二固定部12从0度开始相对展开至90度时,轴体11会相对于第一固定部22以顺时针方向D2转动,轴体11的顺时针方向D2转动会与螺旋线圈30’的摩擦增大,且带动螺旋线圈30’的内径相对缩小造成更大的摩擦,进而产生的扭力较大。通过螺旋线圈30’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10的轴体11,可达到展开与闭合时分别具有较大与较小扭力的效果,而且两者的扭力相差极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例中的枢纽器1(或1’)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9,枢纽器1(或1’)使用包圆部21与螺旋线圈30(或30’)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枢轴10,进而造成摩擦来产生扭力,以维持第一板件91与第二板件92的开合位置,其零件少,组装简单而不容易出错,而且使用螺旋线圈30(或30’)可达到展开与闭合具有不同扭力且相差极大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