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6876发布日期:2018-10-23 16:1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止回阀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炼钢厂炼钢富氧系统水平管路中为防止冷风倒流,溅渣炉中防止氮、氧互串,都会选用升降式止回阀。普通的升降式止回阀的阀瓣由于紊流的作用,会随着气体的流动而转动,导致阀瓣旋转和阀盖之间摩擦而产生静电,从而给整个管路带来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位于下部的第一阀腔和位于上部的第二阀腔,所述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之间具有水平设置的阀座;阀盖,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固定连接,所述阀盖的下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为管状结构,所述导柱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阀瓣,所述阀瓣位于所述第二阀腔内,所述阀瓣正对于所述阀座,所述阀瓣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阀杆,所述阀杆的上部设置于所述导柱内;防静电弹簧,所述防静电弹簧设置在所述导柱内,所述防静电弹簧的下端抵于所述阀杆的上端,所述防静电弹簧的上端抵于所述阀盖的下表面;圆柱销,所述圆柱销的一端与所述阀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销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阀瓣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呈环状,所述缓冲垫正对于所述导柱的下端。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导柱的侧面与所述阀盖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和螺母固定连接。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圆柱销与所述阀杆的侧面点焊连接。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阀盖的上端设有吊环。

上述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其中,所述阀体的法兰外圆上设有防静电标识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导柱和阀瓣之间安装一个防静电弹簧,能够传导二者之间因开启、关闭时摩擦而产生的静电。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槽和圆柱销的配合,防止阀瓣因紊流导致旋转和阀盖之间产生静电。

(3)本实用新型的阀瓣上设有缓冲垫,防止阀门开启的时候因压力过大,使阀瓣与导柱碰撞而导致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图1的B-B放大图。

附图中:1、阀体;11、阀座;12、防静电标识牌;13、产品铭牌;2、阀盖;21、导柱;22、加强筋;23、吊环;3、阀瓣;31、阀杆;4、防静电弹簧;5、圆柱销;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图1的A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的图1的B-B放大图,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具有位于下部的第一阀腔和位于上部的第二阀腔,第一阀腔和第二阀腔之间具有水平设置的阀座11。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还包括:阀盖2,阀盖2与阀体1固定连接,阀盖2的下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有导柱21,导柱21为管状结构,导柱21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

另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还包括:阀瓣3,阀瓣3位于第二阀腔内,阀瓣3正对于阀座11,阀瓣3的上端面向上延伸形成阀杆31,阀杆31的上部设置于导柱21内。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还包括:防静电弹簧4,防静电弹簧4设置在导柱21内,防静电弹簧4的下端抵于阀杆31的上端,防静电弹簧4的上端抵于阀盖2的下表面。通过防静电弹簧4阻断阀瓣3和阀盖2之间的静电。

更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瓣防转、防静电结构氧气止回阀还包括:圆柱销5,圆柱销5的一端与阀杆31的侧面固定连接,圆柱销5的另一端设置在导向槽内。通过导向槽与圆柱销5的配合,使阀瓣3的阀杆31能够沿导向槽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同时限制阀杆31和阀瓣3沿周向转动,从而防止阀杆31转动与导柱21摩擦形成静电。

此外,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阀瓣3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垫6,缓冲垫6呈环状,缓冲垫6正对于导柱21的下端。缓冲垫6用于起到阀瓣3和导柱21之间的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导柱21的侧面与阀盖2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加强筋2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瓣3优选地呈碟形,由半球体和圆柱体相交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体1和阀盖2之间通过双头螺柱和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体1和阀盖2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圆柱销5与阀杆31的侧面点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盖2的上端设有吊环2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体1的两端边法兰外圆上设有防静电标识牌12,防静电标识牌12通过螺栓固定在阀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阀体1上还设有产品铭牌13。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气体介质经阀门进口进入第一阀腔,当阀瓣3下方的压力超过阀瓣3上方的压力时,气体介质向上推开阀瓣3,使阀瓣3的阀杆31沿导柱21上升,阀门自动开启;当气体介质倒流时,阀瓣3上方的压力大于阀瓣3下方的压力,上下压差及阀瓣3的自重将阀瓣3压紧在阀座11上,阀门自动关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