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202发布日期:2019-04-12 23:52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机械密封结构中的弹簧受旋转轴的影响,使得弹簧容易变形以及断裂,使得机械密封更换弹簧以及维修的频率较高;现有的轴机械密封结构中的合金圈在磨损后,造成其密封泄漏。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静环;

还包括与静环相配合的动环;所述动环包括金属波纹弹簧以及焊接于金属波纹弹簧的左右两端的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下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环内径壁上嵌设有第一合金圈并延伸至上环外侧;所述静环的右端内径壁上嵌设有第二合金圈并延伸至静环外侧,所述第一合金圈与第二合金圈相对应;所述下环内径壁上嵌设有石墨圈。

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设于下环右侧的锁紧环,所述锁紧环左端设置有向左延伸的若干传动键,所述传动键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右侧端面上均匀环设有若干沉头孔,所述下环右侧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沉头孔与第一螺纹孔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静环的左端端面向右开设有若干固定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并延伸至锁紧环的内径壁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与石墨圈之间设有第三合金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通过锁紧环与动环上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的配合,使转轴产生的扭矩作用从金属波纹弹簧上转移到上环和下环上,从而降低扭矩对弹簧的损伤;

2.该轴机械密封通过第一合金圈与第二合金圈都延伸至外侧,使得合金圈在长期的磨损过程中,通过动环中的金属波纹弹簧对合金圈磨损部分进行补偿,从而延长该轴密封结构的使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该轴机械密封结构中锁紧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轴机械密封结构中动环与第一合金圈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该轴机械密封结构中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轴机械密封结构中静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轴机械密封结构包括静环1;还包括与静环1相配合的动环2;所述动环2包括金属波纹弹簧21以及焊接于金属波纹弹簧的左右两端的上环22和下环23;所述上环22的外壁开设有若干第一卡槽24,所述下环23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25,所述第一卡槽24与第二卡槽25的位置上下对应;所述上环内径壁上嵌设有第一合金圈3并延伸至上环外侧;所述静环1的右端内径壁上嵌设有第二合金圈4并延伸至静环1外侧,所述第一合金圈3与第二合金圈4相对应;所述下环23内径壁上嵌设有石墨圈5;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设于下环23右侧的锁紧环6,所述锁紧环6左端设置有向左延伸的若干传动键61,所述传动键61与第一卡槽24、第二卡槽25相适应;所述第一合金圈3与第二合金圈4都延伸至外侧,使得第一合金圈3和第二合金圈4在长期的磨损过程中,通过动环2中的金属波纹弹簧21对合金圈磨损部分进行补偿,从而延长该轴密封结构的使用期。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环6右侧端面上均匀环设有若干沉头孔62,所述下环23右侧端面上环设有若干第一螺纹孔26,所述沉头孔62与第一螺纹孔26相适应;所述锁紧环6通过吊紧螺丝配合沉头孔62和第一螺纹孔26固定在动环2上;所述静环1的左端端面向右开设有若干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用于固定静环1;所述锁紧环6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63并延伸至锁紧环6的内径壁上;所述锁紧环6与石墨圈5之间设有第三合金圈7,所述第三合金圈7用于与石墨圈5配合,提升其密封性;所述第二螺纹孔27通过与螺栓配合,从而将锁紧环6固定在转轴上;由于动环2是由金属波纹弹簧21、上环22以及下环23组成,当转轴带动动环2旋转,其产生的扭矩容易使得金属波纹弹簧21发生变形以及断裂;而通过传动键61与第一卡槽24、第二卡槽25的配合,降低扭矩对弹簧的损伤。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操作步骤:

将锁紧环通过螺丝固定在动环上,并将传动键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相适配;再将锁紧环套设在转轴上并固定,从而使得转轴带动锁紧环以及动环旋转;通过静环的固定槽将静环固定在固定端,使第一合金圈与第二合金圈相对应。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