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535发布日期:2019-03-15 19:3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路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另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采用前述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管路支架是将管路固定在车架的中间连接部件。实际应用中,管路支架主要用于固定空调管路、水箱管路和油液管路等硬管。为避免在寿命周期内,管路支架相对车架过渡转动而破坏硬管,当前管路支架和车架采用两点或多点固定结构。

目前,常用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如下:车架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和位于第一螺栓孔旁侧的防旋孔;管路支架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和位于第二螺栓孔旁侧的定位钩;定位钩插入到防旋孔内,螺栓插入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实现管路支架的固定。

因为车架中的孔加工为粗定位加工,为满足装配要求,防旋孔的尺寸设置地大于定位钩的尺寸;在定位钩插入到防旋孔内,螺栓插入到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而固定管路支架时,定位钩的各个侧面并不与防旋孔的侧壁接触。

而在安装打紧螺栓的过程中,因为螺栓压力的带动作用,管路支架必然转动而相对车架倾斜。为了避免前述问题,在现有组装工序中,工人在打紧螺栓时需要扶正管路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支架固定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提及的至少技术问题;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采用前述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车辆。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包括主体部件、支架和螺纹连接件;

所述主体部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面为定位面;

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管路安装部;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和定位配合部;所述定位配合部的一侧面为定位配合面;

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主体部件上;拧紧所述螺纹连接件的过程中,所述定位面抵靠所述定位配合面,使所述管路安装部相对所述主体部件位于预设角度位置。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定位配合部之一为定位凹部,另一为定位钩;

所述定位钩插入到所述定位凹部内;

未拧紧所述螺纹连接件时,所述定位钩可以在所述定位凹部内晃动。

可选的,所述定位凹部为定位孔或者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件上设置有多个定位部;

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分别与各个所述定位部对应的定位配合部。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部;

两个所述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两个所述定位部所在的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主体部件为车架或者车身钣金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为螺栓孔;

所述螺纹连接件为螺栓。

可选的,所述管路安装部为开设在所述支架本体上的贯通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管路和如前所述管路固定在所述管路安装部上。

可选的,在所述管路安装部和所述管路之间设置有弹性套管;

所述弹性套管套设在所述管路上。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将支架固定在主体部件上时,螺纹连接件插入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拧紧的过程中,定位配合面贴靠定位面,支架无法相对主体部件转动,确保管路安装部相对主体部件位于预设的角度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拧紧螺纹连接件时无需再专门手扶或利用其它部件定位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部件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正视图;

其中:11-主体部件,111-第一安装孔,112-定位孔,113-定位面,12-支架, 121-支架本体,122-管路安装部,123-第二安装孔,124-定位钩,125-定位配合面,1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用于将支架12安装在主体部件上时,实现支架12相对主体部件的快速、方便地固定。管路支架固定结构包括作为主体部件11、支架12和螺栓13。

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主体部件部分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主体部件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1和定位孔112,在定位孔112的一个侧面为定位面113。

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正视图。如图2所示,支架12包括支架本体121 和管路安装部122,管路安装部122固定在支架本体121上,用于实现管路相对于支架12的固定。支架本体121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23和定位钩124,定位钩124相对于支架本体121凸出地设置;在定位钩124的一侧壁为定位配合面 125。

为在后续安装中定位钩124能够较为轻易地插入到定位孔112中,定位孔 112的孔径尺寸大于定位钩124的尺寸,以使定位钩124插入到定位孔112中后,定位钩124可以在定位孔112内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可以均为圆柱孔;定位面113到第一安装孔111轴心的距离等于定位配合面125到第二安装孔123轴心的距离。

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3和图4体现了主体部件11和支架12的连接固定关系。

如图3所示,定位钩124插入到定位孔112中,并且定位面113和定位配合面125贴合时,第一安装孔111对准第二安装孔123,使得螺栓13的栓柱同时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当螺栓13的螺母与栓柱拧紧连接、使支架12固定在主体部件11上时,定位配合面125始终贴合定位面113。

由于在将支架12固定在主体部件11上时,定位配合面125始终贴合定位面113,支架12也就无法相对主体部件11转动,使得管路支架12相对于主体部件11的位置固定,继而使得管路安装部相对于主体部件11位于预设角度位置。也就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12和主体部件11的结构,避免了在拧转螺栓13过程中,需要手扶支架12、防止支架12过渡转动的问题。

前文中提及第一安装孔111对准第二安装孔123;应当注意,第一安装孔 111对准第二安装孔123并没有要求两个安装孔的孔径必须相同,也没有要求两个安装孔的孔径必须严格地对准,而是要求两个安装孔直接贯通的区域能够插入螺栓13的栓柱。考虑到实际应用加工误差和配合公差,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的轴心可以有一定的错位,但必须保证能够使螺栓13的栓柱插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孔112为横截面为矩形的通孔,而定位钩 24为横截面为矩形的凸起。定位面113为在拧转螺栓13过程时,与螺钉转动方向相对的侧面;而定位钩124上的定位配合面125为与螺栓转动方向相同的侧面。

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面113也可以是其他侧面;对应的,定位配合面125 为定位钩124上相应的侧面。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112并不限于为前述的横截面为矩形的通孔,也可以是横截面为其他形状的通孔。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主体部件11上、防止支架12转动的定位凹部为定位孔112;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凹部也可以更改为定位槽。但考虑到加工的成本和操作的方便性,定位凹部优选采用定位孔112。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件11上设置诸如定位孔112的定位凹部,而支架12 上设置定位钩12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体部件上11上设置定位钩,而在支架12上设置诸如定位定位孔的定位凹部。

实际应用中,前述定位凹部和定位钩12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在定位凹部和定位钩124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可以在主体部件11和支架12上同时设置对应配合的定位钩和定位凹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止支架12相对主体部件11转动的部件为定位钩124 和定位孔11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设置在主体部件11上的凸起部替代前述的定位孔。

考虑到产品的通用性和通孔的加工成本,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均设置成螺栓孔,实现主体部件11与支架12固定连接的部件为螺栓13。但从应用原理的层面考虑,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也可以设置成孔径尺寸相同的螺纹孔,而螺纹连接件是与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螺纹配合的螺钉。

但是,将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设置成螺纹孔使得相应部件的加工成本提高,组装过程中对其他部件的公差要求也提高,反而不便于产品的生产,因此使用不多。

以下就如何将支架12固定在主体部件11上做一简单说明:

首先,将定位钩124插入到定位孔112内,适当地移动定位钩124,使第一安装孔111和第二安装孔123大体对正,以能够插入螺栓13。

随后,将螺栓13的栓柱由图示的角度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23和第一安装孔 111中,并与螺栓13的配合。本实施例中,螺栓13的螺纹为右旋螺纹;随着螺栓13栓柱和螺母的配合,螺栓13逐步压紧主体部件11和支架12。

因为螺栓13压紧支架12,螺栓13转动过程中带动支架12转动;而支架 12转动过程中,定位钩124在定位孔112也随之晃动,直至定位配合面125贴合定位面113。

而当定位配合面125贴合定位配合面113后,定位钩124不能相对定位孔 112晃动,支架12也就不能随螺栓13转动。如此,无需利用外力扶正支架12,支架12也能够相对于主体部件11精确定位,并保证管路安装部122相对主体部件11位于预设角度。

本实施例中,螺栓13为螺纹右旋的螺栓,因此螺栓应当按照图3和图4所示的方向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螺栓为螺纹左旋的螺栓,则螺栓的安装方式与本实施例的安装方向相反,即螺栓的栓柱需要先插入到第一安装孔111 后,再插入到第二安装孔123。

如前所述,支架12除了具有支架本体121外,还包括管路安装部122。本实施例中,管路安装部122为开设在所述支架本体121上的贯通孔;在后续使用中,管路穿过贯通孔而固定在支架12上。

图5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正视图。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主体部件11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孔112,两个定位孔112位于第安装孔111的两侧,第一安装孔111位于两个定位孔112所在的直线上。相应的,支架12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钩124,两个定位钩124分别位于第二安装孔123的两侧,并且第二安装孔123位于两个定位钩124所在的直线。根据受力分析可知,如此设置定位孔112和定位钩124,可以避免避免支架12的局部受力,继而避免支架12因为局部受到较大的拧转力而变形。

除了提供前述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采用前述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的车辆;车辆包括管路和前述的管路支架固定结构;管路固定在支架12的管路安装部122上。

当前述管路固定结构应用在车辆上时,主体部件11可以是车身中作为骨架和主要外形件的部件,其可以是车架,也可以是与车架固定连接的、位置固定的一些钣金件。

实际应用中,管路可以是车辆的供油管路、空调管路、水箱管路以及刹车管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管路可以为刚性管路,也可以是柔性管路。

此外,在管路安装部122和管路之间还可以设置弹性套管;弹性套管套设在管路上,避免管路直接与管路安装部122摩擦,并缓冲车辆行驶时管路安装部122对管路的冲击。具体应用中,弹性套管优选采用橡胶或者聚氨酯等具有良好形变特性和保温特性的材料制造。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