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8592发布日期:2019-04-09 21:54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隔震减震技术是一项应用领域广泛的技术,不仅用于建筑、桥梁等,而且用于昂贵设备、重要仪器上。该技术减震原理明确,减震效果明显,发展比较成熟。目前隔震技术在重要工业设备防震、精密实验仪器等领域的应用上已经有不少成果,如美国加州通过在电气设备的底部和地基基础之间加装减震器来减小地震的不利影响。

高压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全运行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当遭遇严重地震灾害或其他强烈的振动冲击时,有效的隔震减震措施能使高压电气设备和部件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隔断震动能量的传播途径,尽量减少传递到高压电气设备的地震能量,从而提高设备的抗震性,保证正常运行。同时大多数电气设备由瓷质等脆性材料组成,因此它们的隔震减震需要特殊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包括支撑体和基础沉箱,所述支撑体置于基础沉箱中,并通过阻尼器与基础沉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滚动体,且下支撑板的下方通过竖直设置的阻尼器与基础沉箱连接,上支撑板的侧面通过水平设置的阻尼器与基础沉箱连接。

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滚动体的球形凹槽。

所述球形凹槽的深度为所述滚动体直径的1/3与1/2之间。

所述滚动体的半径大于或等于球形凹槽最外缘与所述下支撑板边缘距离的1/2,且小于或等于球形凹槽最外缘与所述下支撑板边缘距离。

所述上支撑板的四个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阻尼器的圆柱形凹槽,所述基础沉箱四周内侧设有与上支撑板上圆柱形凹槽位置对应的圆角方槽。

所述下支撑板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阻尼器的圆柱形凹槽,且所述基础沉箱底部内侧设有与下支撑板上圆柱形凹槽位置对应的圆柱形凹槽。

所述阻尼器固定于所述基础沉箱底部的圆柱形凹槽内和所述上支撑板侧面的圆柱形凹槽内。

自然状态下,所述上支撑板和基础沉箱的上缘齐平。

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密封件,该密封件为环形,且密封件的外缘置于基础沉箱上,内缘置于上支撑板上。

所述阻尼器为钢制阻尼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支撑体涉及为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且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滚动体,四周及下方再通过阻尼器与基础沉箱连接,可以实现缓冲的同时也实现在单侧晃动的稳定。

2)滚动体的半径应不小于球形凹槽最外缘与所述下支撑板边缘距离的1/2,并且不大于上述的距离,可以具有良好的防止单侧晃动的效果。

3)球形凹槽的存在可以对滚动体进行限位,提高隔震效果。

4)球形凹槽的深度为所述滚动体直径的1/3与1/2之间,可以减少物料消耗。

5)密封件可以提高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撤去所述顶部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础沉箱侧面圆角方槽的示意图;

其中:1、基础沉箱,2、密封件,3、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滚动体,6、阻尼器,11、圆角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一种用于高压电气设备隔震的组合式隔震支座,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体和基础沉箱1,支撑体置于基础沉箱1中,并通过阻尼器6与基础沉箱连接,支撑体包括上下设置的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之间设有滚动体5,且下支撑板4的下方通过竖直设置的阻尼器6与基础沉箱连接,上支撑板3的侧面通过水平设置的阻尼器6与基础沉箱连接,其中,优选的,阻尼器6为钢制阻尼器6。

下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置滚动体5的球形凹槽,滚动体5放置于以上球形浅凹槽中,同时添加润滑油。

球形凹槽的深度为滚动体5直径的1/3与1/2之间。

滚动体5的半径应不小于球形凹槽最外缘与下支撑板4边缘距离的1/2,并且不大于上述的距离。如果球体太小,会导致上支撑板3和下支撑板4之间的距离过于接近,进而造成下支撑板4发生单侧抖动时翘起的行程超过间隙。

上支撑板3的四个侧面上设有用于连接阻尼器6的圆柱形凹槽,基础沉箱1四周内侧设有与上支撑板3上圆柱形凹槽位置对应的圆角方槽11。

下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连接阻尼器6的圆柱形凹槽,且基础沉箱1底部内侧设有与下支撑板4上圆柱形凹槽位置对应的圆柱形凹槽。

阻尼器固定于基础沉箱底部的圆柱形凹槽内和上支撑板侧面的圆柱形凹槽内。

自然状态下,上支撑板3和基础沉箱1的上缘齐平,在受到地震冲击时,上支撑板3以外的部件发生的水平位移将被水平内嵌的钢阻尼器6吸收,发生的垂直位移将被竖直内嵌的钢阻尼器6吸收,以保证上支撑板3及其上面的设备最大的平稳状态。

隔震支座还包括密封件2,该密封件2为环形,且密封件2的外缘置于基础沉箱1上,内缘置于上支撑板3上。即顶部密封件2四周外边缘固定在基础沉箱顶面四周,内边缘覆盖住上支撑板3四周边缘一定面积,并形成图2虚线内的设备放置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