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垫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296发布日期:2019-06-05 22:36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胶垫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垫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垫圈。



背景技术:

密封垫圈在机械连接中使用较为频繁,它通常被放置在螺母或螺栓头与被连接零件之间,用于防止螺栓或螺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松动。常规密封垫圈的上、下两个端面多为光滑的平面,这种光滑的平面与螺母、螺栓头及被连接零件间的摩擦力非常小,当螺母或螺栓受到较强振动时,螺母或螺栓就很容易发生松动,因此,上述密封垫圈的防松效果仍需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硅胶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胶垫圈,包括垫圈本体,所述垫圈本体包括内圆环和外圆环,所述内圆环和所述外圆环之间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设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顶面高于所述内圆环和所述外圆环的顶面,所述硅胶垫的顶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垫的顶面高出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的顶面的距离为0.3毫米到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内圆环上还设有多个凸条,所述凸条绕所述垫圈本体的圆心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圆环的顶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条的顶面高出所述内圆环和外圆环的顶面的距离为0.3毫米到0.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凸条为硅胶条。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垫圈本体上增设硅胶垫,当垫圈本体位于螺栓头与被连接件之间时,所述垫圈本体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硅胶垫分别抵紧在螺栓头和被连接件的外壁上,增大与螺栓头或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螺栓发生松动;同时增设硅胶条,增加与所述螺栓头与被连接件的摩擦力的同时使螺栓受力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示意图。

1、垫圈本体,11、内圆环,12、外圆环,13、环形安装槽,111、硅胶垫,112、条纹,113、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硅胶垫圈,包括垫圈本体1,所述垫圈本体1包括内圆环11和外圆环12,所述内圆环11和所述外圆环12之间设有环形安装槽13,所述垫圈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均设置有环形安装槽13,所述环形安装槽13内设有硅胶垫111,所述硅胶垫111的顶面高于所述内圆环11和所述外圆环12的顶面,所述硅胶垫111的顶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条纹112;当垫圈本体1位于螺栓头与被连接件之间时,所述垫圈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硅胶垫111分别抵紧在螺栓头和被连接件的外壁上,由于硅胶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从而即可增大与螺栓头或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螺栓发生松动;螺栓扭紧后,所述硅胶垫111受到螺栓施加的径向力,所述硅胶垫111增设多个条纹112,避免硅胶垫111的表面因挤压形成凸起,导致螺栓受力不均匀。

具体的,所述硅胶垫111的顶面高出所述内圆环11和外圆环12的顶面的距离为0.3毫米到0.5毫米;把所述硅胶垫111的伸出高度控制在0.3毫米到0.5毫米,螺栓扭紧后摇晃幅度最小。

具体的,所述内圆环11上还设有多个凸条113,所述凸条113绕所述垫圈本体1的圆心均匀分布在所述内圆环11的顶面上,所述内圆环11的两顶面分别设有所述凸条113;所述硅胶条111使所述垫圈本体1与螺栓头和被连接件的外壁的摩擦力分别进一步增大,同时使所述垫圈本体1位于螺栓头和被连接件之间时受力更加均匀。

具体的,所述凸条113的顶面高出所述内圆环11和外圆环12的顶面的距离为0.3毫米到0.5毫米,与所述硅胶垫111的高度相对应。

具体的,所述凸条113为硅胶条,硅胶条抗老化抗击打、防震防水和能贴合螺栓头的表面和被连接件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垫圈本体1上增设硅胶垫111,当垫圈本体1位于螺栓头与被连接件之间时,所述垫圈本体1的正面和反面上的硅胶垫111分别抵紧在螺栓头和被连接件的外壁上,增大与螺栓头或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避免螺栓发生松动;同时增设硅胶条113,增加与所述螺栓头与被连接件的摩擦力的同时使螺栓受力更均匀。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