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210发布日期:2019-06-05 22: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



背景技术:

汽车配件中连接轴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机械结构,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的旋转稳定性决定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连接轴在进行装配时通过配合其它装配紧固结构连接装配在一起,在装配时的操作比较麻烦,连接固定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单独的紧固结构才能够实现。另外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这些热量不能够及时散热则会影响连接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它在装配时通过上下两端设置的一体成型的主体装配连接柱结构进行装配连接,通过在主体装配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相应的连接装配螺纹结构,使装配时的操作更方便,装配效率更高,并且能够使连接装配的牢固性更可靠,本零件的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卡合紧固装配槽结构,使它能够与汽车结构的纵向装配零件配合连接在一起,连接的牢固性更好,在使用时通过本连接轴上设置的对称润滑稳定连接槽,使它能够对装配连接位置进行相应的润滑,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可靠,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过程中连接轴产生的热量对结构的伤害,使它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支撑柱,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外圆柱面靠下端的位置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弧形卡合紧固装配槽,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的位置设有一个截面为圆弧形的紧固连接装配槽,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的圆弧中心轴位于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外侧,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的方向与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的深度,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和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均设有装配连接螺纹,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外圆柱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润滑稳定连接槽,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槽将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的上下两端面均完全贯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上的螺纹螺距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上的螺纹螺距完全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装配时通过上下两端设置的一体成型的主体装配连接柱结构进行装配连接,通过在主体装配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相应的连接装配螺纹结构,使装配时的操作更方便,装配效率更高,并且能够使连接装配的牢固性更可靠,本零件的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卡合紧固装配槽结构,使它能够与汽车结构的纵向装配零件配合连接在一起,连接的牢固性更好,在使用时通过本连接轴上设置的对称润滑稳定连接槽,使它能够对装配连接位置进行相应的润滑,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F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H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主体连接支撑柱,2、卡合紧固装配槽,3、紧固连接装配槽,4、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5、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6、润滑稳定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稳定型汽车连接轴,它在装配时通过上下两端设置的一体成型的主体装配连接柱结构进行装配连接,通过在主体装配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设置相应的连接装配螺纹结构,使装配时的操作更方便,装配效率更高,并且能够使连接装配的牢固性更可靠,本零件的主体结构上通过设置卡合紧固装配槽结构,使它能够与汽车结构的纵向装配零件配合连接在一起,连接的牢固性更好,在使用时通过本连接轴上设置的对称润滑稳定连接槽,使它能够对装配连接位置进行相应的润滑,使整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安全性更可靠,能够有效降低在使用过程中连接轴产生的热量对结构的伤害,使它在使用过程中的寿命更长。它包括圆柱形主体连接支撑柱1,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靠下端的位置设有圆周均匀分布的圆弧形卡合紧固装配槽2,能够以卡合装配的形式与纵向上的零件装配在一起。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2的位置设有一个截面为圆弧形的紧固连接装配槽3,使装配连接的紧密性更好。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3的圆弧中心轴位于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外侧,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3的方向与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2的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2的深度大于所述紧固连接装配槽3的深度。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上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4,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下端设有一体成型的圆柱形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5,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4和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5的外圆柱面上均设有装配连接螺纹,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外圆柱面前后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对称的长方形润滑稳定连接槽6,润滑液对本连接轴进行润滑时能够使润滑液对装配连接位置处进行更全面的润滑,使本零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更好。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槽6将所述主体连接支撑柱1的上下两端面均完全贯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4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5的高度,使上端位置在装配连接时的连接牢固性更好,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润滑稳定连接槽6的深度大于所述卡合紧固装配槽2的深度,使润滑液从中流通时能够带走零件主体结构中产生的更多的热量,使本连接轴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4的直径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5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主体装配连接柱4上的螺纹螺距与所述第二主体装配连接柱5上的螺纹螺距完全相同,在生产加工时更方便,并且在装配连接时也更容易,能够进一步降低装配时的成本。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替换,这些改进或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