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169发布日期:2019-06-05 22:35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锁紧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锁紧螺栓。



背景技术:

螺栓作为常见的紧固件,其使用较为普遍,对于中空螺栓而言,其螺杆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整个中空螺栓具有贯穿整体的通孔,该通孔可以安装的内件通常是可转动轴类部件,如果需要在通孔壁与可转动轴之间设置密封圈,通常是提前在通孔壁开设密封圈安装槽。但是,在后期安装过程中,不同的用户所需要的密封要求各不相同,传统的锁紧螺栓无法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密封圈安装槽的数量调整,且传统锁紧螺栓的密封圈安装也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紧螺栓,其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通孔内密封圈安装槽的数量,以便于安装不同数量的密封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紧螺栓,其包括:带外螺纹结构的螺杆部;设置于螺杆部一端且呈六边形的螺栓头;螺杆部与螺栓头之间设置有外径小于螺杆部的直段部,由螺杆部、直段部、螺栓头构成的螺栓本体设置有与螺栓本体轴线共轴的通孔,螺杆部涂覆有密封胶,通孔包括靠近螺杆部自由端的第一通孔、设置于第一通孔右侧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第二通孔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通孔内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安装有带外螺纹结构的调节套筒,调节套筒为N个,第二通孔的长度为H,单个调节套筒的高度为H/N,调节套筒包括直筒状调节套筒和内壁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安装槽的非直筒状调节套筒。而非直筒状调节套筒的环形密封圈安装槽的槽壁可以设置陶瓷结构层。

进一步,位于螺栓头处的通孔上入口端设置有上锥形入口。

进一步,位于螺杆部处的通孔下入口端设置有下锥形入口。

进一步,上锥形入口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进一步,下锥形入口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进一步,螺栓头为正六边形结构,该正六边形结构的螺栓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外径。

进一步,螺栓头的下表面与直段部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锁紧螺栓能够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通孔内密封圈安装槽的数量(通过更换带密封圈安装槽的调节套筒数量来调整),以便于安装不同数量的密封圈安装方便,密封圈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锁紧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锁紧螺栓剖视图;

图3为锁紧螺栓结构示意图,其示出了另一调节套筒布置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锁紧螺栓,其包括:带外螺纹结构的螺杆部1以及设置于螺杆部一端且呈六边形的螺栓头2,在图2中可以看出,螺栓头位于螺杆部的右端部,将螺栓头一端界定为锁紧螺栓的上部,则螺杆部自由端则为锁紧螺栓的下部。

从图2可以看出,螺杆部1与螺栓头2之间设置有外径小于螺杆部的直段部 4,该直段部不设置螺纹结构,由螺杆部、直段部、螺栓头构成的螺栓本体设置有与螺栓本体轴线共轴的通孔3,这里的轴线为锁紧螺栓上部朝向下部延伸的中轴线,螺杆部涂覆有密封胶5,图2中示出了密封胶涂覆段,大体上密封胶涂覆段的长度为7mm。通孔包括靠近螺杆部自由端(图2的螺杆部左端)的第一通孔 300、设置于第一通孔右侧(图2的第一通孔右侧)的第二通孔,图中示出了第二通孔壁301,第二通孔内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内径,从而在两个通孔相邻处形成了台阶状结构,台台阶状结构可以起到调节套筒位置限位结构,第二通孔设置有内螺纹结构,第二通孔内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地安装有带外螺纹结构的调节套筒6,调节套筒的内径与第一通孔的内径相同,从而在安装到位后保证螺栓的整个通孔内径保持一致,调节套筒6为N个,第二通孔的长度为H,单个调节套筒的高度为H/N,例如,第二通孔的长度H为20mm,调节套筒的数量N为5个,则此时单个调节套筒的高度则为20/5=4mm。而调节套筒包括直筒状调节套筒和内壁设置有环形密封圈安装槽的非直筒状调节套筒,以图2为例,如果需要安装5个密封圈,则此时在第二通孔上安装五个非直筒状调节套筒即可,此图2 中未在非直筒状调节筒内安装密封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提前预装密封圈于非直筒状调节筒(即非直筒状调节套筒)内,由于单个非直筒状调节筒的高度较小,可以很方便的将密封圈安装到位,而传统的通孔很长的情况下,如果密封圈槽位于通孔中部则安装密封圈较为不易。与该第二通孔配套的直筒状调节套筒和非直筒状调节套筒各配置若干,例如各配备五个,当只需要安装四个密封圈时,参见图3,此时在第二通孔布置四个非直筒状调节套筒和一个直筒状调节套筒,至于直筒状调节套筒、非直筒状调节套筒布置的位置,需要根据密封圈需要安装的位置进行调整即可,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情况。

另外,相邻的调节套筒之间设置有相互限位结构,例如,在其中一个调节套筒的端部设置环形凸起,而在另一个调节套筒与之设置配合的环形凹槽,这样可以让两个相邻的调节套筒之间进行限位。

为便于调节套筒拧入第二通孔内,可以在调节套筒的端壁设置两个对称布置的嵌入孔,从而便于尖嘴钳子的两个尖端部插入嵌入孔,从而转动该调节套筒。

继续参见图2,位于螺栓头处的通孔上入口端设置有上锥形入口30,这里直接在相应的调节套筒的端部设置锥形入口,上锥形入口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 45°,即上锥形入口的环形侧壁与螺栓头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呈45°。位于螺杆部处的通孔下入口端设置有下锥形入口31,下锥形入口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 45°,即下锥形入口的环形侧壁与螺杆部左端面的夹角呈45°。

另外,螺栓头2为正六边形结构,该正六边形结构的螺栓头的外接圆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外径,从而让螺栓头具有一个凸出于直段部的环形耳部。参见图2,螺栓头中六个尖端边缘的下表面(螺栓头内接圆未覆盖部分)采用倾斜面结构,而该倾斜面结构的倾斜角度为10°。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