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该杆身的高尔夫球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5170发布日期:2019-06-05 22:35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该杆身的高尔夫球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该杆身的高尔夫球杆。
背景技术
:代替钢制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广泛使用将强化纤维(例如碳纤维)中含浸有热固化性树脂的预浸材料卷绕多层并热固化而成的FRP(纤维增强塑料)制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图6是表示现有一般的高尔夫球杆杆身1的构成例的示意性立体图。高尔夫球杆杆身1从内层侧朝向外层侧依次具有:由纤维方向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正交的预浸材料(90°(环向)层预浸材料)构成的压缩刚性(压坏刚性)保持层2、由纤维方向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斜交的预浸材料(斜交(斜纹)预浸材料、45°层预浸材料)构成的扭转刚性保持层3、及由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的预浸材料(0°层预浸材料)构成的弯曲刚性保持层4。压缩刚性保持层2和扭转刚性保持层3也有时上下调换。构成压缩刚性保持层2和弯曲刚性保持层4的预浸材料由于纤维方向单一,所以一般被称作UD(单向)预浸材料。另外,扭转刚性保持层3一般包含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的纤维方向对称(一般相对于长度方向为±45°)的一对UD预浸材料(45°层、斜纹层),而且,将使平织织物(二轴织物)、三轴织物、四轴织物含浸于热固化性树脂的平织织物(二轴织物)预浸材料、三轴织物预浸材料、四轴织物预浸材料包含于扭转刚性保持层3中的高尔夫球杆杆身1也是由本申请人开发的。另一方面,近年来的高尔夫球杆杆身轻量化的趋势显著,本申请人正在进行总重量为35g以下的超轻量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开发。为使高尔夫球杆杆身轻量化,只要单纯地减少构成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的片数,减小各预浸材料的厚度或密度而减小整体的重量即可。但是,在想要实现总重量达到35g以下这种极限的轻量化时,总是伴随着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强度(特别是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的降低的问题,从而高尔夫球杆杆身破损的可能性会增大。即,在高尔夫球杆杆身的
技术领域
,基本上是杆身的轻量化和杆身的强度维持处于折衷的关系,现有产品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不能实现杆身的轻量化和杆身的强度维持这两方的要求。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平9-13142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5141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是基于以上的问题见解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这两方的要求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该杆身的高尔夫球杆。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者们深入研究的结果是,在内层侧和外层侧分别设置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正交的90°预浸材料,通过将这些内层侧90°预浸材料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厚度设定为最佳厚度,能够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这两方的要求,本发明基于上述着眼点而完成。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通过将强化纤维中含浸有热固化性树脂的预浸材料卷绕多层并热固化而成,其特征在于,在最内层具有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正交的90°预浸材料,在最外层侧具有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正交的90°预浸材料,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和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均由遍及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全长的全长层构成,具有在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和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之间介设有纤维方向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呈对称且由遍及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全长的全长层构成的一对斜纹预浸材料、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且由遍及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全长的全长层构成的0°预浸材料、仅卷绕在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前端部的增强预浸材料,及在将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的厚度设为D1[mm],将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厚度设为D2[mm]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1)。(1)2.0≤D2/D1≤4.0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满足如下的条件式(2)及(3)。(2)0.01≤D1≤0.05(3)0.04≤D2≤0.10“最内层90°预浸材料的厚度D1”是指“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最内层90°预浸材料的厚度”。“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厚度D2”是指“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厚度”。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为,在将所述一对斜纹预浸材料各自的厚度设为D3[mm]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4)。(4)0.01≤D3≤0.03“一对斜纹预浸材料各自的厚度D3”是指“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一对斜纹预浸材料各自的厚度”。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为,具有仅卷绕在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前端部的第二增强预浸材料,在将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中未卷绕所述增强预浸材料及所述第二增强预浸材料的最薄部的厚度设为DT[mm]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5)。(5)0.3≤DT≤0.5“高尔夫球杆杆身中未卷绕增强预浸材料及第二增强预浸材料的最薄部的厚度DT”是指“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中未卷绕增强预浸材料及第二增强预浸材料的最薄部的厚度”。优选为,在外层侧还配置有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的0°预浸材料,所述增强预浸材料具有纤维方向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呈对称的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的增强用0°预浸材料,所述第二增强预浸材料具有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的三角预浸材料,相对于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和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所占的重量的比率为20±3%,相对于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所述一对斜纹预浸材料和所述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所占的重量的比率为30±3%,相对于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和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之间的0°预浸材料、更外层侧的0°预浸材料及所述增强用0°预浸材料、以及所述三角预浸材料所占的重量的比率为50±3%。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为,具有从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前端小径侧朝向握把大径侧直径逐渐变大的锥部,在将所述锥部的杆身长度方向的长度设为LT[mm]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6)。(6)900≤LT≤1100“锥部的杆身长度方向的长度LT”是指“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下的锥部的杆身长度方向的长度”。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为,在将所述锥部的锥度设为TA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7)。(7)7.5/1000≤TA≤8.5/1000“锥部的锥度TA”是指“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下的锥部的锥度”。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优选为,在将所述最内层90°预浸材料与所述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重量相加所得的重量设为W1,将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设为W2时,满足如下的条件式(8)。(8)0.1≤W1/W2≤0.3“将最内层90°预浸材料与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重量相加所得的重量W1”是指“将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最内层90°预浸材料与外层侧90°预浸材料的重量相加所得的重量”。“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W2”是指“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优选为,所述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总重量为35g以下。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为在上述任一高尔夫球杆杆身上安装有球杆杆头和握把的高尔夫球杆。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获得能够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这两方的要求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该杆身的高尔夫球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图2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图3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图4是表示第三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图5是表示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图6是表示现有一般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构成例的示意性立体图。符号说明GS高尔夫球杆杆身M棒状心轴(棒状心骨)P190°预浸材料(内层侧90°预浸材料)P2P3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4P5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P6增强用0°预浸材料P70°预浸材料P890°预浸材料(外层侧90°预浸材料)P90°预浸材料P100°预浸材料P11三角预浸材料(增强预浸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同图中,“前端匝数”表示前端小径侧的匝数(层数),“握把匝数”表示握把大径侧的匝数(层数)。“角度(°)”表示各预浸材料中的强化纤维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的角度(本实施方案中为0°、±45°或90°)。“片材厚度(mm)”表示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各预浸材料的厚度。“杆身壁厚(mm)”表示构成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最薄部的各预浸材料(各全长层)的厚度。“片材重量(g)”表示预浸材料在加热固化前的状态下的各预浸材料的重量。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其最薄部的厚度为0.422mm,其总重量为31g。高尔夫球杆杆身GS通过将强化纤维中含浸有热固化性树脂的预浸材料卷绕多层并热固化而成。作为强化纤维,可使用碳纤维、氧化铝纤维、芳纶纤维、玻璃纤维、Tyranno纤维(チラノ繊維)、碳硅酸盐纤维或非晶纤维等各种材料。作为热固化性树脂,可使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酯树脂或聚醚醚酮树脂等各种材料。高尔夫球杆杆身GS具有从其前端小径侧朝向握把大径侧直径逐渐变大的锥部T。在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小径侧端部安装球杆杆头(未图示),在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大径侧端部安装握把(未图示)。高尔夫球杆杆身GS如下制造:相对于锥状的棒状心轴(棒状心骨)M,从内层侧(下层侧)朝向外层侧(上层侧)依次卷绕缠绕一圈的90°预浸材料(以下为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缠绕各三圈的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缠绕各一圈的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P4、P5,缠绕一圈的增强用0°预浸材料P6,缠绕一圈的0°预浸材料P7,缠绕一圈的90°预浸材料(以下为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缠绕一圈的0°预浸材料P9,缠绕一圈的0°预浸材料P10,三角预浸材料(增强预浸材料)P11,将它们热固化后拉出棒状心轴M。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其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正交。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和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P4、P5,其纤维方向相对于杆身长度方向呈对称(本实施方案中为±45°)。增强用0°预浸材料P6、0°预浸材料P7、0°预浸材料P9、0°预浸材料P10、以及三角预浸材料P11,其纤维方向与杆身长度方向呈平行。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0°预浸材料P7、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0°预浸材料P9、0°预浸材料P10由遍及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全长的全长层构成,以在卷绕于棒状心轴M时成为相同匝数的方式形成为从大径侧端部朝向小径侧端部变窄的梯形。一对增强用斜纹预浸材料P4、P5和增强用0°预浸材料P6仅卷绕在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小径侧端部附近(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用于增强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小径侧端部附近(长度方向的一部分)。三角预浸材料P11用于将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前端部制成与球杆杆头(未图示)的插口直径相对应的平直部。就高尔夫球杆杆身GS而言,未卷绕增强预浸材料P4~P6及三角预浸材料P11而仅卷绕有全长预浸材料P1~P3、P7~P10的部分成为其厚度方向上的最薄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在内层侧和外层侧分别设置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通过将这些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设定为最佳厚度,实现了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本实施方案中杆身总重量为31g)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和扭转强度)这两方的要求。条件式(1)规定了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D1[mm]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D2[mm]的比。由于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这两方的要求。如果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则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相对于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变得过厚,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1)的下限,则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相对于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变得过薄,杆身的强度(特别是弯曲强度)会变低而容易破损。条件式(2)规定了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D1[mm]。由于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这两方的要求。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则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变得过厚,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下限,则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厚度变得过薄,杆身的强度(特别是弯曲强度)会变低而容易破损。条件式(3)规定了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D2[mm]。由于满足条件式(3),从而能够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特别是弯曲强度)这两方的要求。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则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变得过厚,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下限,则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厚度变得过薄,杆身的强度(特别是弯曲强度)会降低而容易破损。如上述,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在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之间介设有作为全长层的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条件式(4)在该结构中规定了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各自的厚度D3[mm]。由于满足条件式(4),从而可以维持杆身的强度(特别是扭转强度),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的卷绕乃至于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制造。如果超过条件式(4)的上限,则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各自的厚度变得过厚,且由于在重量符合的情况下层数变少,所以杆身的强度(特别是扭转强度)会降低而容易破损。如果超过条件式(4)的下限,则难以进行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的卷绕乃至于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制造。如上述,就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而言,未卷绕增强预浸材料P4~P6及三角预浸材料P11而仅卷绕了全长预浸材料P1~P3、P7~P10的部分成为其厚度方向上的最薄部。条件式(5)在该结构中规定了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最薄部的厚度DT[mm]。由于满足条件式(5),从而能够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这两方的要求。如果超过条件式(5)的上限,则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最薄部的厚度变得过厚,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5)的下限,则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最薄部的厚度变得过薄,杆身的强度会降低而容易破损。如上述,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具有从其前端小径侧朝向握把大径侧直径逐渐变大的锥部T。条件式(6)在该结构中规定了锥部T在杆身长度方向上的长度LT[mm]。由于满足条件式(6),从而能够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并且在制造时能够容易地从棒状心轴M拉出高尔夫球杆杆身GS(容易脱芯),另外还能够防止杆身的握把大径侧(粗大端部分)极端地变粗。如果超过条件式(6)的上限,则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6)的下限,则在制造时难以从棒状心轴M拉出高尔夫球杆杆身GS(难以脱芯),另外,杆身的握把大径侧(粗大端部分)会极端地变粗。如上述,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具有从其前端小径侧朝向握把大径侧直径逐渐增大的锥部T。条件式(7)在该结构中规定了锥部T的锥度TA。由于满足条件式(7),从而能够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并且能够将杆身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设定在最佳范围。如果超过条件式(7)的上限,则杆身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变得过高,并且会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7)的下限,则杆身的弯曲刚性和扭转刚性会降低而容易破损。条件式(8)规定了将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重量相加所得的重量W1(加热固化前的预浸材料的状态)与高尔夫球杆杆身GS的总重量W2(加热固化后的杆身完成状态)之比。由于满足条件式(8),从而能够满足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和杆身的强度维持这两方的要求。如果超过条件式(8)的上限,则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重量过重,极难实现杆身的轻量化(例如总重量为35g以下)。如果超过条件式(8)的下限,则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重量过轻,杆身的强度会降低而容易破损。表1表示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的条件式(1)~(8)相对应的值(条件式对应数值)。自表1表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满足条件式(1)~(8)。[表1]条件式条件式对应数值(1)2.0≤D2/D1≤4.02.65(2)0.01≤D1≤0.050.023(3)0.04≤D2≤0.100.061(4)0.01≤D3≤0.030.023(5)0.3≤DT≤0.50.422(6)900≤LT≤1100960(7)7.5/1000≤TA≤8.5/10008.0/1000(8)0.1≤W1/W2≤0.30.182表2表示0°层(相当于预浸材料P6、P7、P9~P11)、45°层(相当于预浸材料P2~P5)及90°层(相当于预浸材料P1、P8)相对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的杆身总重量(31g)所占的重量及比率。如表2所示,就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而言,在设杆身总重量为100%时,0°层、45°层及90°层的重量所占的比率为大致50%(50±3%)、大致30%(30±3%)及大致20%(20±3%)。[表2]角度重量(g)比率(%)0°16.252.145°9.229.790°5.618.2合计31.0100.0在以上的实施方案中,示例将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配置在最内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未必需要配置在最内层,也可以在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的内层侧配置未图示的其它最内层预浸材料。(用于确认本发明的杆身的强度的性能优点的论证实验)本发明者们实际制作了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及第一~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1~GS4,通过进行制作出的高尔夫球杆杆身的论证实验,确认了本发明的杆身的强度的性能优点。从公平地进行后述的三点弯曲强度试验及扭转破坏强度试验的观点出发,第一~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1~GS4的总重量为31g,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相同。图2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1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高尔夫球杆杆身GS1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中为如下结构:代替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厚度为0.023[mm])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厚度为0.061[mm]),设有其厚度为0.047[mm]且完全相同的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1。就该高尔夫球杆杆身GS1而言,D2/D1=0.047/0.047=1,不满足本申请发明的条件式(1)。图3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2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高尔夫球杆杆身GS2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中为如下结构:代替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厚度为0.023[mm]),设有其厚度为0.061[mm]的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2,代替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厚度为0.061[mm]),设有其厚度为0.023[mm]的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2。即,高尔夫球杆杆身GS2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中为如下结构:切换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的位置来设置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2和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2。就该高尔夫球杆杆身GS2而言,D2/D1=0.023/0.061=0.38,不满足本申请发明的条件式(1)。图4是表示第三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3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高尔夫球杆杆身GS3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中为如下结构:省略了外层侧90°预浸材料P8(厚度为0.061[mm]),而且,代替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厚度为0.023[mm]),设有其厚度为0.081[mm]的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3。该高尔夫球杆杆身GS3由于仅存在内层侧90°预浸材料P1-3,而不存在外层侧90°预浸材料,所以不能算出本申请发明的条件式(1)的对应数值。图5是表示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4的预浸材料叠层构造的图。高尔夫球杆杆身GS4在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图1)中为如下结构:代替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P3(各自的厚度为0.023[mm]),设有各自的厚度为0.047[mm]的一对斜纹预浸材料P2-4、P3-4。就该高尔夫球杆杆身GS4而言,D3=0.047[mm],不满足本申请发明的条件式(4)。(强度测试数据1)本发明者们对所制作的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及第一~第三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1~GS3进行了三点弯曲强度试验。具体而言,在距杆身前端90mm(T-90)、175mm(T-175)、525mm(T-525)的位置和距杆身握把175mm(B-175)的位置施加负荷,测定杆身折损时的负荷。表3、表4表示三点弯曲强度试验的结果。自表3、表4表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与第一~第三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1~GS3相比,能够获得高的三点弯曲强度。[表3]测定数据[表4]强度比率(将本申请发明设为100%的情况)(强度测试数据2)本发明者们对所制作的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及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4进行了扭转破坏强度试验。具体而言,测定遍及杆身全长产生了扭转破坏时的破坏力A和破坏角B。表5、表6表示扭转破坏强度试验的结果。自表5、表6表明,本实施方案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与第四比较例的高尔夫球杆杆身GS4相比,能够获得高的扭转破坏强度。[表5]强度数据[表6]强度比率(将本申请发明设为100%的情况)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高尔夫球杆杆身及使用其的高尔夫球杆例如适用于高尔夫比赛。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