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注油组件及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4450发布日期:2019-05-11 00:5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注油组件及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注油组件及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螺旋传动是靠螺旋与螺纹牙面旋合实现回转运动与直线运动转换的机械传动。螺旋传动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运动准确性高,工作平稳,噪声较小,可以传递很大的轴向力,在机械传动中使用较为广泛。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螺旋牙面的旋合处进行润滑,以延长螺旋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螺旋传动中,螺母作直线运动时,会把涂在螺杆与螺母旋合处的润滑脂刮到螺母或螺杆的两个端部,而螺杆主体上润滑脂不断的减少,影响润滑效果。为了增加螺旋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对螺杆与螺母旋合处人工补充润滑脂,不仅浪费人力,也对润滑脂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注油组件及传动装置,能够利用固定油量通过螺母在螺杆上的每个往返过程完成注油,更好的增加了螺杆与螺母间的润滑,延长螺杆和螺母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注油组件,包括外管座、外管套、螺杆和螺母,所述外管座与所述外管套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非螺纹端穿过所述外管座的中心,并伸入所述外管套内,在所述螺母与所述外管座之间设置有储油器,所述螺母端部设置有多个储油孔,多个所述储油孔与所述储油器连通,并且所述储油孔与所述螺母内侧导通,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杆螺接,所述螺母可沿所述螺杆做往返运动。

可选地,所述储油器包括抵持部和储油部,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外管座抵接,所述储油部朝向所述螺母。

可选地,所述螺母外侧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在所述外管套内壁对应设置多个凹槽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部配合,使所述螺母沿所述螺杆往返运动中,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凹槽部内。

可选地,所述储油孔深度为螺母厚度的1/5-3/5,所述储油孔的侧壁与所述螺母的螺牙根部连通。

可选地,所述储油器为弹性材料制作。

可选地,所述自动注油组件还包括导套,所述导套套设在所述螺杆的所述非螺纹端。

可选地,所述自动注油组件还包括轴承以及套设在所述轴承外圈的轴承套,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导套上。

可选地,所述外管座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外管座中空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可选地,在所述螺母设置有储油孔的端面设置有锥形斜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注油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注油组件及传动装置,通过与外管座固定连接的外管套,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动注油组件内部的稳定性和可靠度。通过螺母与外管座之间设置的储油器,能够存储润滑所需的油脂,也可以收集螺母在螺杆上运动时,挤压到端部的油脂,做到重复利用的效果。通过螺母端部设置的多个储油孔,能够使储油器内的油脂顺利的进入到螺母内侧,增加了润滑效果,延长了螺母与螺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注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注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外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自动注油组件;110-外管座;115-加强筋;120-外管套;125-凹槽部;130-螺杆;140-螺母;143-凸起部;145-储油孔;150-储油器;153-抵持部;155-储油部;160-导套;170-轴承;180-轴承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注油组件100,包括外管座110、外管套120、螺杆130和螺母140,外管座110与外管套120固定连接,螺杆130的非螺纹端穿过外管座110的中心,并伸入外管套120内,在螺母140与外管座110之间设置有储油器150,螺母140端部设置有多个储油孔145,多个储油孔145与储油器150连通,并且储油孔145与螺母140内侧导通,螺母140与螺杆130螺接,螺母140可沿螺杆130做往返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外管座110和外管套120的固定连接形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在外管座110与外管套120的连接处可设置有凹槽,使外管套120与外管座110的固定端可插入外管座110部分长度再进行固定,这样一来,安装时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可以使固定连接处更加的稳定可靠。

第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螺杆130上的螺纹的形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把螺杆130上的螺纹设置为矩形螺纹、梯形螺纹或锯齿形螺纹,螺母140内侧对应设置为相配合的螺纹即可。

第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储油孔145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可以在螺母140端部均布设置有3个储油孔145,以满足润滑的需求。同样的,也可以设置为4个储油孔145,使润滑效果更好。但是,为了保证螺母140结构的稳定性以及防止润滑过渡造成油脂的浪费,储油孔145的数量也不能无限度的增加。

第四,如图2和图4所示,储油孔145与储油器150并不是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在螺母140靠近外管座110时,螺母140与储油器150接触,储油孔145与储油器150连通,使储油器150内的油进入到储油孔145内,在螺母140远离储油器150的过程中,对螺杆130与螺母140的旋合处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注油组件100,通过与外管座110固定连接的外管套120,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动注油组件100内部的稳定性和可靠度。通过螺母140与外管座110之间设置的储油器150,能够存储润滑所需的油脂,也可以收集螺母140在螺杆130上运动时,挤压到端部的油脂,做到重复利用的效果。通过螺母140端部设置的多个储油孔145,能够使储油器150内的油脂顺利的进入到螺母140内侧,增加了润滑效果,延长了螺母140与螺杆130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储油器150包括抵持部153和储油部155,抵持部153与外管座110抵接,储油部155朝向螺母140。

具体的,抵持部153与储油部155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储油器15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高。另外,储油部155具有内凹的过渡容腔,可以容纳更多的润滑脂,使润滑的实效更加持久,减少了拆装维护的次数,增加了运行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螺母140外侧设置有多个凸起部143,在外管套120内壁对应设置多个凹槽部125,凸起部143与凹槽部125配合,使螺母140沿螺杆130往返运动中,凸起部143位于凹槽部125内。

具体的,凸起部143可以沿着凹槽部125形成的路径滑动,并且可以限制螺母140随着螺杆130旋转,避免影响传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螺母140的外形和凸起部143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凸起部143可以根据外管套120的形状来更改凸起部143的宽度和厚度,来满足不同位置的匹配需求。

另外,在螺母140的外侧还可以设置外螺纹,使螺母140在于螺杆130配合的同时可以与其他零部件之间形成配合关系,以带动其他零部件的运动,同样的,在螺母140外侧也可以设置其他卡接的形式以使其与其他零部件配合。

可选地,储油孔145深度为螺母140厚度的1/5-3/5,储油孔145的侧壁与螺母140的螺牙根部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储油孔145的直径大小不做具体限制。示例的,储油孔145的直径大小可以根据螺母140的大小和壁厚灵活配置,只要不影响螺母140与螺杆130之间的正常旋合均可。另外,储油孔145直径的大小对螺母140的强度也不能产生影响。

另外,储油孔145的深度设置为螺母140厚度的1/5-3/5,可以在保证润滑螺母140与螺杆130的同时,减小螺母140在螺杆130上移动时,油脂被刮涂到远离储油器150一端的几率,增大了油脂的利用率。

可选地,储油器150为弹性材料制作。这样一来,在螺母140端部与储油器150接触时,储油器150因为受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存储在储油部155的润滑脂因受力挤压,更容易的压进储油孔145内,使润滑的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自动注油组件100还包括导套160,导套160套设在螺杆130的非螺纹端。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螺杆130,减小了螺杆130摩擦损耗的几率,同时增大了螺杆130转动时的同心度,使螺杆130与螺母140之间旋合传动更平稳。

进一步地,自动注油组件100还包括轴承170以及套设在轴承170外圈的轴承套180,轴承170的内圈套设在导套160上。这样一来,采用滚动摩擦,大大的减小了螺杆130的磨损,增加了螺杆130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小了螺杆130转动时因摩擦产生的噪音。

如图5所示,外管座110为中空结构,在外管座110的中空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15。

这样一来,可以大幅的减轻外管座110的重量,同时节省了原材料的使用,另外,在中空连接处设置多个加强筋115,可以使中空外管座110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外管座110自身不易弯折变形,使用时牢固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加强筋115的个数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满足外管座110的强度均可。示例的,如图5所示,在外管座110的中空连接处的四角及各边均设置有加强筋115来满足连接的强度。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螺母140设置有储油孔145的端面设置有锥形斜台。

这样一来,在锥形斜台处可以存储少量被刮涂到端部的油脂,在螺母140运行到外管座110的一端时,可以更好的使油脂在储油器150的作用下受力压回储油孔145内,实现油脂的循环利用,减小了油脂因受力被挤压到螺母140外侧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的自动注油组件100。该传动装置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自动注油组件100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自动注油组件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