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297发布日期:2019-04-20 04:28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切割上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



背景技术:

单向活门,也称作单向阀门或者止回阀,是流体只能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的方向控制阀。单向阀门还常与节流阀、顺序阀等组合成单向节流阀、单向顺序阀使用,大都应用于液体和气体输送设备中,但是现有的单向活门不能够对弹簧的弹力系数进行调节,控制效果性较差,导致单向活门的试用效果不理想,同时,现有的单向活门长时间使用时,单项活门与连接管道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降低单向活门的密封性,导致单向活门出现漏气等问题,影响单向活门的正常工作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解决了现有的单向活门连接不牢固、密封性较差、缺乏便捷的调节控制方式和使用不便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壳体的顶端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左端安装有销轴,且密封盖的右端安装有卡扣,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下端安装有伸缩柱,伸缩柱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端和密封盖的底端均设置有密封垫片。

优选的,连接管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连接管靠近壳体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密封盖的一端用过销轴与壳体的顶端相铰接,壳体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扣座,密封盖通过卡扣和壳体顶部右端的扣座与壳体相卡接。

优选的,螺纹杆的顶端穿过密封盖延伸至密封盖的上方,螺纹杆的顶端安装有调节把手,密封盖内中部设置有螺纹孔,螺纹杆通过螺纹孔与密封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固定板左端壳体的内壁顶端和固定板右端壳体的内壁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板底端的密封垫片与固定块相抵接。

优选的,伸缩柱顶端设置有固定柱,且固定柱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柱,固定柱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底端与活动柱的顶端相抵接,活动柱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两端设置的连接管,配合连接管外部设置的外螺纹,便于将连接管与相关设备进行螺纹连接,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防止后期连接不牢固影响单向活门的正常工作,通过连接管靠近壳体一端设置的密封圈,使得与连接管相连接的相关设备挤压密封圈,减小相关设备和连接管之间的间隙,提高单向活门连接的密封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与壳体顶端相铰接的密封盖,便于后期通过打开密封盖对壳体内部安装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操作,提高维修的便捷性,通过密封盖右端安装的卡扣和壳体顶部右端安装的扣座,配合密封盖底端设置有密封垫片,便于将密封盖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同时保证密封盖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螺纹杆和螺纹杆顶端安装的调节把手,转动调节把手,从而带动螺纹杆在密封盖内部的螺纹孔内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下端的活塞以及活塞下端的伸缩柱在壳体内部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调节伸缩柱顶端固定柱内的减震弹簧与固定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减震弹簧的弹力系数,便于根据流体的流动实际需求,调节流体在壳体内部通过的流量以及流速大小,提高对单项活门整体的控制调节效果和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垫片;2、调节把手;3、螺纹杆;4、密封盖;5、销轴;6、连接管;7、密封圈;8、壳体;9、外螺纹;10、扣座;11、卡扣;12、螺纹孔;13、活塞;14、固定板;15、固定块;16、伸缩柱;17、固定柱;18、活动柱;19、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控制的单向活门,包括壳体8,壳体8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外部均设置有外螺纹9,连接管6靠近壳体8的一端均设置有密封圈7,通过壳体8两端设置的连接管6,配合连接管6外部设置的外螺纹9,便于将连接管6与相关设备进行螺纹连接,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防止后期连接不牢固影响单向活门的正常工作,通过连接管6靠近壳体8一端设置的密封圈7,使得与连接管6相连接的相关设备挤压密封圈7,减小相关设备和连接管6之间的间隙,提高单向活门连接的密封效果,壳体8的顶端安装有密封盖4,密封盖4的左端安装有销轴5,且密封盖4的右端安装有卡扣11,密封盖4的一端用过销轴5与壳体8的顶端相铰接,壳体8的顶部右端安装有扣座10,密封盖4通过卡扣11和壳体8顶部右端的扣座10与壳体8相卡接,通过与壳体8顶端相铰接的密封盖4,便于后期通过打开密封盖4对壳体8内部安装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操作,提高维修的便捷性,通过密封盖4右端安装的卡扣11和壳体8顶部右端安装的扣座10,配合密封盖4底端设置有密封垫片1,便于将密封盖4固定安装在壳体8的顶部,同时保证密封盖4与壳体8之间的密封性,壳体8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顶端穿过密封盖4延伸至密封盖4的上方,螺纹杆3的顶端安装有调节把手2,密封盖4内中部设置有螺纹孔12,螺纹杆3通过螺纹孔12与密封盖4螺纹连接,通过设置的螺纹杆3和螺纹杆3顶端安装的调节把手2,转动调节把手2,从而带动螺纹杆3在密封盖4内部的螺纹孔12内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3下端的活塞13以及活塞13下端的伸缩柱16在壳体8内部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调节伸缩柱16顶端固定柱17内的减震弹簧19与固定板14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减震弹簧19的弹力系数,便于根据流体的流动实际需求,调节流体在壳体8内部通过的流量以及流速大小,提高对单项活门整体的控制调节效果和使用便捷性,螺纹杆3的顶端安装有活塞13,活塞13的下端安装有伸缩柱16,伸缩柱16顶端设置有固定柱17,且固定柱17的底端设置有活动柱18,固定柱17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减震弹簧19,减震弹簧19的底端与活动柱18的顶端相抵接,活动柱18的底端与固定板14的顶端相抵接,通过设置的固定板14,固定板14在受到壳体8内部流体的压力时,将压力传递到固定板14顶端的活动柱17上,对活动柱18顶端的减震弹簧19进行压缩,从而使得固定板14上升,保证流体在壳体8内部正常流动,伸缩柱16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左端壳体8的内壁顶端和固定板14右端壳体8的内壁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块15,固定板14底端的密封垫片1与固定块15相抵接,通过固定板14左端壳体8内壁顶端的固定块15,且固定板14左端壳体8内壁顶端的固定块15为L形,固定板14右端壳体8内壁底端的固定块15为矩形,使得固定板14底部左端与L形固定块15凸出的部位相抵接,固定板14底部右端与矩形固定块15的顶端相抵接,配合固定板14底端的密封垫片1,在减震弹簧19的压力下,固定板14底端的密封垫片1与固定块15相抵接,保证流体从壳体8的左端单向流往右端,保证单向活门的正常工作,固定板14的底端和密封盖4的底端均设置有密封垫片1。

使用时,通过壳体8两端设置的连接管6,配合连接管6外部设置的外螺纹9,将连接管6与相关设备进行螺纹连接,提高连接的牢固程度,通过连接管6靠近壳体8一端设置的密封圈7,使得与连接管6相连接的相关设备挤压密封圈7,减小相关设备和连接管6之间的间隙,提高单向活门连接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漏气现象影响单向活门的正常工作,流体通过壳体8左端的连接管6进入到壳体8内部,流体压力对壳体8的内壁顶端和壳体8的内壁底端上固定块15顶端的固定板14进行挤压,固定板14在受到壳体8内部流体的压力时,将压力传递到固定板14顶端的活动柱18上,对活动柱18顶端的减震弹簧19进行压缩,从而使得固定板14上升,保证流体在壳体8内部正常流动,当壳体8内没有流体通过时,通过固定板14底端的密封垫片1,在减震弹簧19的压力下,固定板14底端的密封垫片1与固定块15相抵接,防止流图从壳体8右端的连接管6内回流,通过与壳体8顶端相铰接的密封盖4,便于后期通过打开密封盖4对壳体8内部安装的相关部件进行检修操作,提高维修的便捷性,通过密封盖4右端安装的卡扣11和壳体8顶部右端安装的扣座10,配合密封盖4底端设置有密封垫片1,便于将密封盖4固定安装在壳体8的顶部,同时保证密封盖4与壳体8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的螺纹杆3和螺纹杆3顶端安装的调节把手2,转动调节把手2,从而带动螺纹杆3在密封盖4内部的螺纹孔12内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3下端的活塞13以及活塞13下端的伸缩柱16在壳体8内部进行升降运动,从而调节伸缩柱16顶端固定柱17内的减震弹簧19与固定板14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减震弹簧19的弹力系数,便于根据流体的流动实际需求,调节流体在壳体8内部通过的流量以及流速大小,提高对单项活门整体的控制调节效果和使用便捷性。

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密封垫片1、调节把手2、螺纹杆3、密封盖4、连接管6、密封圈7、外螺纹9、螺纹孔12、活塞13、固定板14、固定块15、伸缩柱16、固定柱17、活动柱18和减震弹簧19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单向活门连接不牢固、密封性较差、缺乏便捷的调节控制方式和使用不便等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