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逆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300发布日期:2019-04-20 04:2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逆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止逆控制阀。



背景技术:

目前,球阀在阀门的控制中被广泛应用,球阀一般包括一阀体,阀体内设置有一球阀芯,阀体上设有一阀杆,可以通过阀杆来控制球阀芯转动,球阀芯转动时可以将阀体内的流路中的液体阻断或释放,但目前的球阀在使用时,一般需要配合止逆阀使用,将止逆阀串接在球阀的后端,这样,就需要在流路中分别设置球阀和止逆阀,安装较为麻烦,止逆效果也不好,且需要分别制作球阀和止逆阀,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止逆控制阀,将止逆阀的功能集成到球阀上,即球阀具有止逆功能,不再需要额外安装止逆阀,减少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止逆效果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止逆控制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具有相连通的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

球阀芯,所述球阀芯设于所述阀腔内,所述球阀芯内设有球腔,所述球腔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止逆部件,所述止逆部件设置于所述球腔内,所述止逆部件包括一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设有一导杆、一压缩弹簧和一密封座,所述固定套筒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抵固定,所述固定套筒靠近第一开口处设有一导向套,所述导杆活动设置在导向套内,所述导杆远离导向套的一端与密封座连接,所述密封座位于第二开口处,所述密封座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用于将第二开口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压缩弹簧套设在导向套上,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导向套相抵,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密封座相抵。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靠近第二开口处为倒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座靠近第二开口处的中心开设有锥形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套上设有第一凸台,所述密封座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压缩弹簧卡设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形成的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球阀芯靠近第一开口处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嵌设有环形限位卡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靠近第二开口处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球阀串接在流体回路中,当球阀打开时,液体从入口通道流入阀体时,液体将密封座从球阀芯的第二开口上顶开,此时球阀芯的第二开口打开,液体可以正常流过球阀芯然后从出口通道流出;而当液体发生逆向流动时,液体从出口通道流入到球阀芯内,此时由于压缩弹簧将密封座顶压在球阀芯的第二开口上,使得球阀芯的第二开口被封闭,而且,此时密封座与固定套筒的倒锥形结构相抵,越是朝着压缩弹簧顶密封座力的方向对密封座使力,密封座上的第一密封圈被压得越紧,密封座的密封性就越好,这样,逆向流动的液体就无法从球阀芯的第二开口流出,起到止逆作用。这样,将止逆阀的止逆功能集成在球阀内,使得球阀具有止逆功能,不再需要在球阀后额外串接止逆阀,减少了安装工序,降低了制造成本,且止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止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阀体;11、阀腔;12、入口通道;13、出口通道;14、阀杆;2、球阀芯;21、球腔;22、第一开口;23、第二开口;24、环形限位槽;25、环形限位卡圈;3、止逆部件;31、固定套筒;311、倒锥形结构;312、第二环形凹槽;313、第二密封圈;32、导杆;33、压缩弹簧;34、密封座;341、第一环形凹槽;342、第一密封圈;343、锥形槽;344、第二凸台;35、导向套;351、第一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作具体阐述。

请结合图1至图2,示出了一种止逆控制阀,包括阀体1、球阀芯2和止逆部件3。

该阀体1内设有阀腔11,阀腔11具有相连通的入口通道12和出口通道13。

该球阀芯2设置于阀腔11内,该球阀芯2设有球腔21,球腔21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23。

阀体1上设有一阀杆14,可以通过阀杆14来带动球阀芯2转动,球阀芯2转动时,球阀芯2可以使入口通道12和出口通道13导通或被阻断。

该止逆部件3设置于球腔21内,具体的,止逆部件3包括一固定套筒31、一导杆32、一压缩弹簧33和一密封座34,其中,导杆32、压缩弹簧33和密封座34均设置在固定套筒31内。固定套筒3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22和第二开口23处相抵固定,即将固定套筒31固定安装在球阀芯2的球腔21内。固定套筒31靠近第一开口22处设有一导向套35,导向套35位于固定套筒31的中心,导向套35通过连杆与固定套筒31连接,导向套35没有将第一开口22完成覆盖,使液体可以自由流过第一开口22。导杆32活动设置在导向套35内,导杆32和导向套35同轴线设置,导杆32可沿导向套35轴向滑动,导杆32远离导向套35的一端与密封座34连接,密封座34位于第二开口23处,密封座34与导杆32之间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通过常规连接手段连接,如螺纹连接。压缩弹簧33套设在导向套35上,压缩弹簧33的一端与导向套35相抵,压缩弹簧33的另一端与密封座34相抵,也就是说压缩弹簧33将密封座34顶向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使密封座34覆盖在第二开口23上。固定套筒31靠近第二开口23处为倒锥形结构311,密封座34覆盖在第二开口23上时,密封座34与倒锥形结构311相抵,朝着压缩弹簧33顶密封座34力的方向,第二开口23的端部的开口变小,又在密封座34上设置第一环形凹槽341,第一环形凹槽341内嵌设有用于密封座34和倒锥形结构311相抵时起到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圈342,越是朝着压缩弹簧33顶密封座34力的方向对密封座34使力,密封座34与倒锥形结构311之间的密封性越好,也就起到了止逆效果,防止倒流。

当液体正向流动时,即液体从入口通道12流入阀体1时,液体将密封座34从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上顶开,此时压缩弹簧33被压缩,此时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打开,液体可以正常流过球阀芯2然后从出口通道13流出;而当液体发生逆向流动时,液体从出口通道13流入到球阀芯2内,此时由于压缩弹簧33将密封座34顶压在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上,使得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被封闭,而且,此时密封座34与固定套筒31的倒锥形结构311相抵,越是朝着压缩弹簧33顶密封座34力的方向对密封座34使力,密封座34上的第一密封圈342被压得越紧,密封座34的密封性就越好,这样,逆向流动的液体就无法从球阀芯2的第二开口23流出,起到止逆作用。

而且,在密封座34靠近第二开口23处的中心开设有锥形槽343,再结合入口通道12的锥形结构设计,整个入口通道12到密封座34的锥形槽343的这段通道为入口逐渐减小的通道,液体进入球阀芯2时,可以以最小的压力,顶开密封座34,打开第二开口23,从出口通道13流出。

此外,导向套35上设有第一凸台351,密封座34上设有第二凸台344,压缩弹簧33就卡设在第一凸台351和第二凸台344形成的凹槽内,凸台的作用即用于对压缩弹簧33的限位,保证压缩弹簧33的反作用力。

球阀芯2靠近第一开口22处设有环形限位槽24,环形限位槽24内嵌设有环形限位卡圈25,此环形限位卡圈25与固定套筒31相抵,限制了止逆部件3的轴线位置及轴线位移,将止逆部件3固定在球阀芯2的球腔21内。

固定套筒31靠近第二开口23处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12,第二环形凹槽312内嵌设有第二密封圈313,使得固定套筒31与球腔21内壁连接紧密,防止液体从固定套筒31和球腔21之间的空隙间流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