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934发布日期:2019-05-24 21:46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塑转换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转换接头在管路系统中发挥转换连接作用,是连接上部管路与下部管路的主要工具之一,转换接头的材料有铸铁、不锈钢、合金钢、可锻铸铁、碳钢、有色金属及塑料等。与管子连接的方式有,直接焊接、法兰连接、热熔连接、电熔连接、螺纹连接及承插式连接等,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焊接接头、冲压接头、推制接头、铸造接头、对焊接头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用水及天然气管道的不断铺设,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连接头的密封一旦松动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大多数连接头的密封的结构比较复杂,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

2、大多数连接头在长时间的使用下,转换头本体会被空气或者地面里的水的作用下,对连接头腐蚀,不能保证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具有便于安装、耐腐蚀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包括转换头本体,所述转换头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转换头本体上设置有螺纹,且转换头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转换头本体包括金属基材,所述金属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镀层,所述金属基材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镀层,所述第二电镀层的一侧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防腐层的材质为环氧防腐涂料。

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质为非离子型乳化沥青防水涂料。

优选的,所述螺纹位于凹槽和挡板中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螺纹和凹槽的作用下,增加了管道与转换头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密封的更加严密,使转换头本体的密封效果更佳,而且不需要借助其他零件进行密封,使操作变的简单便捷,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

2、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电镀层和第二电镀层的共同作用下,对金属基材进行了保护,保证了金属基材的使用寿命,在防腐层和防水层的作用下,可以避免腐蚀性或者其他物质对金属基材的腐蚀,进一步保证了金属基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头本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槽;2、螺纹;3、档板;4、转换头本体;41、防水层;42、防腐层、43、第二电镀层;44、金属基材;45、第一电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弯管式钢塑转换接头,包括转换头本体4,所述转换头本体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所述转换头本体4上设置有螺纹2,且转换头本体4上设置有凹槽1,在螺纹2和凹槽1的作用下,增加了管道与转换头本体4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密封的更加严密,使转换头本体4的密封效果更佳,而且不需要借助其他零件进行密封,使操作变的简单便捷,减轻了安装人员的工作强度,所述转换头本体4包括金属基材44,所述金属基材4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镀层45,所述金属基材4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镀层43,在第一电镀层45和第二电镀层43的共同作用下,对金属基材44进行了保护,保证了金属基材44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二电镀层43的一侧设置有防腐层42,所述防腐层42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41,在防腐层42和防水层41的作用下,可以避免腐蚀性或者其他物质对金属基材44的腐蚀,进一步保证了金属基材44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防腐层42的材质为环氧防腐涂料,环氧防腐涂料具有坚硬、耐磨性好和附着力强的特点,保护了第二电镀层43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防水层41的材质为非离子型乳化沥青防水涂料,非离子型乳化沥青防水涂料在防腐层42上,经固化后形成的一层防水薄膜,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保护作用。

具体的,所述螺纹2位于凹槽1和挡板3中间,挡板3的设置,对与转换头本体4连接的管道进行限位固定,保证了转换头本体4与管道固定时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