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9140发布日期:2019-06-26 01:0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片,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少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与逆变器之间的连线使用到汇流箱。结合多年防雷系统设计经验,研制出了多种型号汇流箱。用户可以将一定数量、规格相同的光伏电池串联起来,组成一个个光伏阵列,然后再将若干个光伏阵列并联接入光伏汇流防雷箱,在光伏防雷汇流箱内汇流后,通过控制器,直流配电柜,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配套使用从而构成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实现与市电并网。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在光伏防雷汇流箱里配置了光伏专用直流防雷模块、直流熔断器和断路器等,方便用户及时准确的掌握光伏电池的工作情况,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发挥最大功效。

现有的汇流箱,在进行铜排衔接定位的时候,需要采用诸如弹簧片能弹性部件进行辅助定位。但是,现有的弹簧片弹性形变较差,衔接行程长,占用了较多的连接空间,对空间需求要求较高。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包括有弹簧片本体,所述弹簧片本体上设置有中空造型的衔接圈,弹簧片本体呈环状外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本体向上突起,其正面构成突起面,反面构成内凹面,所述弹簧片本体的突起面上分布有若干防滑缓冲条,所述弹簧片本体的突起面的内圈与外圈均分布有平滑环。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衔接圈的直径为0.6至1.8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弹簧片本体向上突起的高度为0.02至0.2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防滑缓冲条的高度为0.01至0.03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防滑缓冲条的宽度为0.01至0.1厘米。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防滑缓冲条以衔接圈为圆心,呈放射状等距离分布。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衔接圈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弹簧片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其中,所述内凹面设置有标注区域。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独立使用,也可以构成双层结构,拥有较大的负荷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多数汇流箱内的铜排搭接结构使用需要。

2、存在突起面,衔接行程短,满足可控范围内的形变需要。

3、对空间需求度小,易于装配。维护期间也便于更换。

4、拥有圆弧倒角,不存在尖锐面,提升装配、使用安全。

5、制造便捷,实施成本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弹簧片本体 2 衔接圈

3 防滑缓冲条 4 平滑环

5 标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3的适用于汇流箱的碟形弹簧片,包括有弹簧片本体1,该弹簧片本体1上设置有中空造型的衔接圈2,弹簧片本体1呈环状外形,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弹簧片本体1向上突起,其正面构成突起面,反面构成内凹面。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可以让亮片弹簧片本体1反面结合后构成双层结构,满足某些大负荷、短行程的使用需要,尤其适应铜排的特殊搭接连接需要。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弹簧片本体1的突起面上分布有若干防滑缓冲条3。在各个碟形弹簧片的正面相互结合的时候,拥有较佳的防滑效果,避免出现圆周方向的过度旋转。并且,为了在后续穿设衔接的时候不会出现硬摩擦,亦不会在边缘部分存在尖锐部分而划伤其他器件,弹簧片本体1的突起面的内圈与外圈均分布有平滑环4。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适应目前常见的铜排搭接结构,实现顺利插入,衔接圈2的直径为0.6至1.8厘米。同时,考虑到正常的弹性形变需要,拥有适当的形变幅度,弹簧片本体1向上突起的高度为0.02至0.2厘米。并且,结合日常装配期间常见的铜排搭接结构的型号,防滑缓冲条3的高度为0.01至0.03厘米,宽度为0.01至0.1厘米,即可满足使用与装配需要,拥有较佳的承载负荷,且不占用额外的连接空间。并且,考虑到能够提升装配的紧密程度,防滑缓冲条3以衔接圈2为圆心,呈放射状等距离分布。

进一步来看,为了避免可能存在尖锐的边缘划伤铜排搭接结构,衔接圈2的边缘设置有圆弧倒角。同时,在弹簧片本体1的边缘也设置有圆弧倒角。并且,考虑到对于不同尺寸、规格的弹簧片本体1加以区分,实现装配期间的针对化选配,本实用新型在内凹面设置有标注区域5。

实际使用期间,可以根据装配需求,选用对应规格、尺寸的弹簧片本体1,反面结合后构成双层结构。同时,开采用若干对双层结构形成成组的弹簧构造予以限位。之后,根据铜排搭接结构的实际安装位置,与衔接圈2相连,实现定位装配。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拥有如下优点:

1、能够独立使用,也可以构成双层结构,拥有较大的负荷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多数汇流箱内的铜排搭接结构使用需要。

2、存在突起面,衔接行程短,满足可控范围内的形变需要。

3、对空间需求度小,易于装配。维护期间也便于更换。

4、拥有圆弧倒角,不存在尖锐面,提升装配、使用安全。

5、制造便捷,实施成本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