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缓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9070发布日期:2019-10-28 22:2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缓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缓速器,具体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利用液体阻尼产生缓速作用的汽车制动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618702.0)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空转强制润滑系统。该系统采用的液力缓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01、设置在壳体01内的转子02和转轴03,转轴03带动转子02转动。转轴03的一端连接螺纹泵04,另一端设置缓速器驱动齿轮05。

螺纹泵04包括螺纹泵体041和螺纹泵盖042,螺纹泵盖042与螺纹泵体04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06;螺纹泵体041外圆加工有螺纹,壳体01与螺纹泵体041的外圆面配合形成螺旋槽07,壳体01靠近安装螺纹泵体041处形成第二空腔08;第一空腔06经螺旋槽07与第二空腔08连通。转轴03旋转带动螺纹泵04转动,螺纹泵04将第一空腔06中的油液经螺旋槽07泵送至第二空腔08中,用于液力缓速器强制润滑。

为了保证缓速器安装驱动齿轮05一端的密封性能,转轴03与壳体01之间均设置油封051。但是,由于油封051仅在安装时手动进行了润滑,在缓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因润滑不良发生损坏、失效,导致缓速器内的介质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液力缓速器转轴连接驱动齿轮一端的油封容易因润滑不良,发生损坏、失效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和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螺纹泵,另一端设置驱动齿轮;螺纹泵包括螺纹泵体和螺纹泵盖,螺纹泵盖与螺纹泵体之间形成第一空腔;螺纹泵体外圆加工有螺纹,壳体与螺纹泵体的外圆面配合形成螺旋槽,壳体靠近安装螺纹泵体处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经螺旋槽与第二空腔连通;转轴设置驱动齿轮的一侧与壳体通过油封密封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转轴连接螺纹泵体一端设有转轴输油孔,转轴输油孔设有螺纹,通过螺栓将螺纹泵泵体与转轴固连;螺纹泵体外圆周设有垂直螺纹泵体中心轴线的泵体进油孔;螺栓的螺杆外圆周对应泵体进油孔设有垂直于螺栓轴线的螺栓进油孔;螺栓的螺杆对应转轴输油孔设有沿螺杆轴向的螺栓输油孔;螺栓进油孔、螺栓输油孔及转轴输油孔连通;转轴连接驱动齿轮的一端外圆周设有用于润滑油封的转轴出油孔,转轴出油孔与转轴输油孔连通。

进一步地,安装螺纹泵体的壳体内表面沿转轴轴向延伸形成用于导引油液的环形导流部;螺纹泵体对应环形导流部的外圆周朝向环形导流部延伸形成挡边,挡边与壳体之间预留用于节流油液的间隙。间隙起到节流作用,阻挡通过螺旋槽的大部分油液,将其挤入泵体的泵体进油孔,随后油液通过孔螺栓进油孔,螺栓输油孔,转轴输油孔,转轴出油孔强制润滑油封;小部分通过间隙的油液在导流环的导引下直接流入轴承,起到润滑轴承的作用。

进一步地,上述转轴输油孔的轴线和螺栓输油孔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上述油封采用材质为氟橡胶的高压油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原有缓速器强制润滑螺纹泵,通过对液力缓速器进行简单改造,向油封部引入润滑液,便可有效避免油封欠润滑损坏,有效避免了安装油封端缓速器介质泄漏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缓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1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01—壳体;02—转子;03—转轴;04—螺纹泵、041—螺纹泵体、042—螺纹泵盖;05—驱动齿轮;051—油封;06—第一空腔;07—螺旋槽;08—第二空腔。

图2至图4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

1—壳体;2—转子;3—转轴、31—转轴输油孔、32—转轴出油孔;4—螺纹泵、41—螺纹泵体、411—泵体进油孔,42—螺纹泵盖;5—驱动齿轮;51—油封;6—第一空腔;7—螺旋槽;8—第二空腔;9—螺栓、91—螺栓进油孔、92—螺栓输油孔;10—环形导流部,11—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1、转子和转轴3,转轴3的一端设置螺纹泵4,另一端设置驱动齿轮5;螺纹泵4包括螺纹泵体41和螺纹泵盖42,螺纹泵盖42与螺纹泵体41之间形成第一空腔6;螺纹泵体41外圆加工有螺纹,壳体1与螺纹泵体41的外圆面配合形成螺旋槽7,壳体1靠近安装螺纹泵体41处形成第二空腔8,第一空腔6经螺旋槽7与第二空腔8连通。转轴3设置驱动齿轮5的一侧与壳体1通过油封51密封连接。

参见图3,转轴3连接螺纹泵体41一端设有转轴输油孔31,转轴输油孔31设有螺纹,通过螺栓9将螺纹泵4泵体与转轴3固连;螺纹泵体41外圆周设有垂直螺纹泵体41中心轴线的泵体进油孔411;螺栓9的螺杆外圆周对应泵体进油孔411设有垂直于螺栓9轴线的螺栓进油孔91;螺栓9的螺杆对应转轴输油孔31设有沿螺杆轴向的螺栓输油孔92;转轴输油孔31的轴线和螺栓输油孔92的轴线均与转轴3的轴线重合。

螺栓进油孔91、螺栓输油孔92及转轴输油孔31连通;转轴3连接驱动齿轮5的一端外圆周设有用于润滑油封51的转轴出油孔32,转轴出油孔32与转轴输油孔31连通。

如图4所示,安装螺纹泵体41的壳体1内表面沿转轴3轴向延伸形成用于导引油液的环形导流部10;螺纹泵体41对应环形导流部10的外圆周朝向环形导流部10延伸形成挡边11,挡边11与壳体1之间预留用于节流油液的间隙。

参见图3、图4,转轴3带动转子2转动,螺纹泵体41随转轴3一同转动。只要缓速器转子转动,第一空腔6中的油液就会在螺纹泵4的作用下经螺旋槽7进入缓速器内部。螺旋泵4泵入的油液一部分被挡边11阻挡被挤入泵体进油孔411,随后经螺栓进油孔91、螺栓输油孔92、转轴输油孔31、转轴出油孔32润滑油封51;另一部分油液经挡边11与壳体1的间隙进入第二空腔8润滑轴承等零部件。

以上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限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