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4027发布日期:2020-01-18 04: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传递装置,该动力传递装置向驱动对象装置(2)传递从驱动源(6)输出的旋转驱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磁铁(12),该电磁铁通过通电来产生电磁吸引力;

转子(11),该转子通过所述旋转驱动力而以旋转轴(cl)为中心旋转;

电枢(14),在向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连结而和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不向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该电枢与所述转子分离;以及

轮毂(15),该轮毂将所述电枢与所述驱动对象装置的轴连结,

在所述电枢沿着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形成有槽部(141),

所述电枢具有内侧板(143)和外侧板(142),该内侧板与所述槽部相比位于内侧,该外侧板与所述槽部相比位于外侧,

所述轮毂构成为包含外轮毂(16)、内轮毂(17)以及第一弹性部件(181),该内轮毂连结于所述轴,该第一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内轮毂和所述外轮毂之间,并且该第一弹性部件对所述外轮毂向远离所述转子的方向作用弹性力,

所述外轮毂具有外侧连结部(161),该外侧连结部与所述外侧板及所述内侧板相对配置且与所述外侧板连结,

所述轮毂具备第二弹性部件(183),该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为夹在所述外侧板及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连结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呈板状,

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至少一方的面形成有凹凸(183a、183b),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为以被压缩的状态夹在所述外侧板及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连结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分体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由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不同的材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有突起部(183c),该突起部向一面侧突出,

所述突起部插入于所述槽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有第一区域(1831)和第二区域(1832),该第一区域具有第一厚度,该第二区域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多个突出部(1811),所述多个突出部向所述轴的径向外侧突出,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多个突出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弹性部件具有凹部(1812),该凹部与以所述轴的轴为中心的圆形相比向径向内侧凹陷,

所述第二弹性部件配置于所述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构成为,将该第一弹性部件向与所述轴的轴向正交的面投影而得到的形状呈多边形或圆角多边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